苏科版八下物理 10.6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下物理 10.6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20 21:4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单元 压强和浮力
课 题 10.6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1. 简易密度计的设计原理和制作
教学目标 1.制作简易密度计并分析其工作原理。2.结合二力平衡和浮力知识解决密度计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二力平衡和浮力等知识进行分析,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对密度计的构造。
教学方法 实验 推理
教学具准备 PPT、多媒体、密度计、筷子、细铜丝、水、浓盐水、塑料水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控制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目标预设
课题引入 回顾发现 结合密度知识回顾测量方法 问题:1.物体密度如何测量? 2.你是如何测量? 3.有没有可以直接测量密度的工具? 密度能否直接测量?学生认为只能通过间接测量
探究活动 探究玻璃密度计构造和使用 1.观察在液体中的密度计 问题: 1.密度计所处状态?2.密度计此时受力情况分析 ? 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的密度计受到重力与浮力,这时处于二力平衡由F 浮=ρ 液 V 排 g可知,在密度不同液体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根据它浸入液体的深度就可以读出液体密度
2.尝试测量读数 1.读出液体密度并分析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3.观察密度计的构造 1.密度计的形状特征? 2.密度计下端的铅丸作用? 3. 密度计的刻度线分布特点? 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 降低重心,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刻度线分布上疏下密 刻度值分布上小下大
4.练习 用质量为10g的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如图所示,它的重力为 和浮力为 ;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密度计的位置也就越 (高/低)
探究活动 自制简易密度计 1.利用简易密度计测量牛奶密度 1. 选择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表面均匀地涂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能漂浮在水中,利用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测量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 1.用刻度尺量出细木棒的长度L2.将自制密度计放置在水中漂浮,记下露出水面的长度L13.将自制密度计放置在牛奶中漂浮,记下露出液面的长度L2ρ牛奶=(L- L 1)ρ水 /(L- L 2)
2. 小张在家中自制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根据上面的你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密度计是利用浮力   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水)
3.练一练小明选择一根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加适当配重(加一些细铁丝或铜丝),并将这一端封闭起来(用石蜡或橡皮泥),使其分别漂浮在液体密度ρ甲和ρ乙的液体中,如图所示,从甲、乙两个容器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甲 ρ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 m乙 (均选填“<”“=”或“>”)。
探究活动 密度计的刻度为何是不均匀的 1. 密度计的刻度为何是不均匀的? 设密度计的总重力为G,截面积为S,长度为L当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根据漂浮,F浮=G 可得:ρ×Sh×g=G则:ρ×h=G/Sg即液体的密度与密度计浸入的深度成反比所以密度计的刻度不均匀
当堂检测 课堂反馈
小结巩固 回顾课程 加强记忆
作业布置 课本 P98 课时作业 P113—P114 1—9
板书设计 10.6综合实践活动 一、密度计构造: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 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或水银 降低重心,竖直漂浮在液体中密度计刻度线分布特点:刻度线分布上疏下密;刻度值分布上小下大二、利用简易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三、密度计的刻度为何是不均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