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0 21:5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初步了解专题研究这一阅读的基本方法;
2.学习赏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及性格分析,体味艺术手法;
3.感受保尔的精彩人生,探讨英雄的价值,领悟生命的意义和小说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一、新课导入 —— 名著同期声
1.作品评价
“索 引 法”
※这个人的一生展示了精神对肉体的胜利。
——高尔基:转引自李彦春文章《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北京青年报》,2004年5月10日

※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注意、献身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张洁:摘自综合报道《一本书,两国事,三代人》,《北京青年报》,2000年2月26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除苏联以外,中国是出版该书次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家,它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198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喜爱的中外文学作品中,该书位居第三;1989年,在团中央选出的10本“人生的路标”畅销书中,该书排在首位;1999年国庆50前夕,在北京举办的“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的群众投票评选活动中,该书名列第一。
2000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又一次出版了该小说,特别是2月2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人策划、投资、编导、制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中国大地上又掀起了新一波“钢铁”热,它使老一代人又一次感动,年轻一代则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熏陶和激励。
2017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入全国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推荐书目,截止2017年11月,仅人民文学出版社印刷37次。
那么,这部小说究竟在那些方面俘获了人民的芳心,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2.热传递——“钢铁”热持续升温
“专题研究法”
1. 专题一:题目

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参读1—关于小说标题
书名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钢铁”比喻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信念、意志的象征,“炼”形容“保尔”一生经历了童年的黑暗、战争的搏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艰辛以及疾病的摧残等磨炼。主人公保尔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
审稿过程中,青年近卫军出版社的副主编曾建议将书名改一改,比如改作《保尔·柯察金》,既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一部小说,同时又突出了主人公;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标题,容易使读者误认为是一本讲述炼钢方面的技术性的书。但奥斯特洛夫斯基没有同意这样的改动,理由有两个:

其一,这样的标题最贴切地反映了保尔等人的成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是艰苦卓绝的环境铸造了保尔这样一批钢铁战士。作者后来在一篇论文中这样解释书名:“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于是它才变得坚固,而什么都不怕。”
其二,以《保尔·柯察金》作书名只突出了一个人,而作者的用意是要塑造整个一代杰出的苏维埃青年。他说:“在这本书中,我写的不是保尔·柯察金一个人,而写的是千百万柯察金,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的千百万男女!”
参读2——长篇小说的两种结构样式
在西方,长篇小说最常见的结构样式有两种,一是绳线结构,二是网状结构。 绳线结构 这种小说结构的特征是,以主人公的足迹、见闻经历为线索,把许多小的故事串连起来,就像在一根线上串起许多小珠子一样;这些小故事往往可以各自独立。这是最早出现的小说结构样式,现在也还经常被人使用。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它基本上是单线向前推进的,而且常常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读者容易把握;
专题二:结构
另外,它还很灵活,作家写什么故事,写多少故事,有比较大的自由,只要愿意,甚至可以一直写下去。这种结构的小说又被称为“流浪汉小说”,它得名于16世纪西班牙的一部叫做《小癞子》的小说,因为主人公小癞子是一个流浪汉。现在说“流浪汉小说”,是取其形(故事随主人公的足迹而展开),舍其意(主人公不一定非得是流浪汉)。许多著名的小说,都是用这种结构写成的,比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就是根据主仆二人的三次出游来组织故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这种结构形式的小说。
网状结构 顾名思义,这种结构的小说,是把各种故事、各种人物像网一样交叉连结起来。它不像绳线结构那样,故事单线向前发展,而是同时展开多个故事,多线索齐头并进,当然这多个故事有主次、轻重之分。如果说绳线结构的小说注重纵的延伸,那么,网状结构的小说则重视横的联系。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逻辑联系更强。网状结构的小说出现的时间较晚,大体在19世纪中、后期才日渐成熟。这种结构的小说比较典型的如法国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作品中一共有8个较为完整的故事,它们互相交织纠缠在一起,其中以高里奥老头的悲剧为中心故事。
专题三:主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宏伟的时代,描写了这个时代里一批革命青年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 从主题的角度看,有以下几个突出方面。
主题1——壮阔的时代画卷
主题2——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主题3——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奉献
主题4——形象的象征意义
主题5——……



主题1——壮阔的时代画卷
作品描写了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像史诗般雄浑壮阔。翻开小说,徐徐舒张开的是苏维埃政权最初一段时期疾风暴雨般的斗争画卷。画幅首先从铁路枢纽——个叫谢佩托夫卡的乌克兰小镇开始:十月革命后,红军在这里建立了地方政府;但不久德军来了,德国人统治了小镇;德国人走后,盘踞在这里的是彼得留拉匪帮;小镇的政权走马灯般频繁更迭。随后,画卷以保尔等人为中心,呈现出波澜壮阔的雄浑画面:
红军战士为保卫新生政权在乌克兰大地上与白卫军浴血奋战,画面上英勇搏杀、壮烈牺牲、前仆后继等场景凸现得最为鲜明。接着,画卷描绘出火热的经济建设的斗争场面,这里的斗争同样惊心动魄,有与破坏经济建设的残匪斗争的画面、与走分子及投机商人斗争的画面、与党内官僚主义者和托洛茨基分子斗争的画面,更有与自然博斗的画面。这幅雄阔的画卷,真实地展现了时代的基本矛盾和冲突。把国内战争的主题与经济恢复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结合起来,在苏联文学中这是第一次。
主题2——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在这壮阔的画卷中,活跃着一群新生共和国的年轻儿女,其中心人物是保尔·柯察金。作者从三个方面展示了他们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风貌。一是枪林弹雨的战争环境。战场上,保尔机智勇敢、出生入死,哪里有硬仗打他就往哪里去,直到颅骨被弹片穿透。谢廖沙、瓦莉亚等人更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二是经济恢复时期艰苦卓绝的劳动建设。那是百废待兴的时期,那是关乎共和国存亡的建设,保尔和他的伙伴们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新生活的坚定信念,迸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而且以战场上打硬仗的精神,哪里需要往哪里去,哪里艰苦往哪里去。参加铁路工地建设就是这种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这是人的意志与自然的一次较量。
三是与疾病的顽强抗争。瘫痪、失明,以及其他各种伤病,对保尔而言,委实是更为可怕的敌人,是对人的精神品质的更为严峻而残酷的考验。医生早就宣布了他的残废,但他一次次顽强地站了起来,一次次重新投入了生活。最终病魔将他摁在了病床上,但他的精神没有倒下,在精神上他始终笑傲病魔。这种英雄主义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支撑的,小说借一个人物之口点出了这一点:“这就是说,世界上真有那样的人。本来是谁都不能忍受的,但是当一个人获得了什么主义支持的时候,他真的就能忍受了。”
主题3——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奉献

小说把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保尔在烈士墓前的那段格言,就是一个革命者关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最好注脚。保尔把生命的最大意义定位为奉献,这是一种毫无保留、心甘情愿、不计报酬的付出。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保尔和他的伙伴们才那样舍生忘死地战斗、工作、学习,一句话,他们是以整个生命去实践这种理解的。
小说写到保尔一次想自杀的情节,很值得玩味。他想结束生命,并不是出于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而是觉得这样一付病体已无法为党工作了,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谴责自杀为“假英雄”,则由于自杀无异于逃避责任,因为以残疾之躯去工作,当然要比常人承受更多艰辛和痛苦,而作为新生活的主人,是必须一息尚存,坚持到底的。所以,不论是结束生命还是顽强活下去,保尔思考的中心都是工作,权衡的标尺都是奉献。
主题4——形象的象征意义
西方有一类小说叫“成长小说”,这类小说通常从主人公的幼年时代写起,一直到他长大成人;而且主人公通常具有反叛性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它具有这类小说的一般模式;主人公的少年经历(特殊出身、反叛性格)——离家投身于广阔世界(开始成长)——成长过程中的帮助者(启蒙者)和反对者(阻挠者)——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在爱情、事业等人生战场)——长大成人(终获幸福或成为杰出人物、英雄人物)。特别要注意的是,“长大成人”并不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它更重要的是指思想和性格方面的成长,而且,这种成长又往往与时代或民族、国家的成长同步。
换句话说,时代或民族、国家的成长是通过主人公的成长来展现的,于是,主人公的形象就获得了象征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发现,保尔的经历不仅代表了他那一代革命青年的成长历程,而且他的成长是与苏维埃的成长相一致的,或者说同步的,保尔与苏维埃国家一样,历经了“烈火与骤冷”的锻铸,保尔百炼成钢的过程正是苏维埃百炼成钢的过程。这是作品的象征主题。 值得指出的是,小说在主题展示的过程中作者的主观倾向性过于直露,有过多的说教,固然这是作品的风格,但从艺术效果的角度说,它造成的伤害是以作者的主观判断代替了读者的独立思考,限制或干扰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最好的小说,其主题是在情节的演进发展中、在人物的命运遭际中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
专题四:成就
一、保尔的成长轨迹——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保尔,出身极其普通,却用那平凡的出身,造就了段不平凡的人生。在这段充满荆棘的人生旅途中,他曾是个年少无知、惹是生非的幼稚男孩儿,饱尝了那个年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所有苦难,最终,他终于勇敢地拿起武器,与恶势力做斗争,内心开始萌发革命意识,就如同一团熊熊烈火,把一切的不平等和黑暗点燃。从此他开启了新的人生,以最大的热情投身于他毕生的共产事业中。
而这,意味着等待他的是一场场更为艰苦的磨难。他从不畏惧,凭借着那份坚韧顽强的信念,树立了一心期盼着能够为人们开拓出一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未来的目标,他不断地挑战自己,穿过风走过雨,成为了那个最耀眼的年轻革命战士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和同志们冒着暴雨泥泞、大雪、冻土……在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他们的情况下,铁路如期修通了。这时的省委委员朱赫来被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他说:“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然而,革命道路上也潜伏着致命的危机。
当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时,他依然凭着顽强的毅力、胸怀崇高的理想与病魔对峙,与死神抗衡,终于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一书的创作。他的一生,从始至终都在紧紧地抓着有限的生命,从未放弃。他用他平凡而又传奇的一生教会了无数年轻人“拼搏”的意义,带给人们无尽的奋斗力量。
放眼今天,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中的我们,或许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活贫困所带来的压迫,死亡也从未被我们提上日程。可我们依然应该记住这个叫保尔的战斗英雄,牢记他那钢铁般的意志。这种精神,是我们新时代的接班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专题二、保尔的人生宣言——只有一次的生命,造就出了不平凡

当保尔战胜伤寒,又一次死里逃生,病愈后即将回基辅,他一个人来到烈士墓前缅怀烈士,回忆起曾经与自己多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的战友,他思绪万千,发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段话成为后来代表青年精神追求的一种誓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是的,保尔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他是当之无愧的“钢铁战士”。对于他来说,他生命的每分每秒都没有浪费,即使卧病不起,他仍然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的一生,真正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人类。
他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保尔是时代的英雄,可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也是平凡人中的一员,他的伟大不在于他立了多少功,而在于他始终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他启发我们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不要因为挫折而胆怯,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于无限的挑战、拼搏,而且要有不屈的斗争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献!这样的人生才没有遗憾。
三、课堂小结—— 名著之名
“专题研究法”
专题一:题目
专题二:结构
专题三:主题
专题四:成就
专题五:人物
专题六:语言
专题七:写作特色
专题……
四、读后交流—— 思想碰碰车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每每读起这段熟悉的文字,我的心中便会荡起万丈波澜.是的,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中的话.文中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坚强,敢于为理想奋斗的人.   主人公保尔就犹如那千锤百炼的钢铁,经过了无数的磨练,才成为了一块“钢铁”.我们在生活中,如果想成为钢铁,成为佼佼者,也必须如保尔一样,不断磨练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保尔在遇上了人生中最大的困难的时候,没有低下头,没有放弃希望,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才使他成为一块“钢铁”.一个生活中的强者,也必须拥有钢铁般的意志,才能成为佼佼者. ???????????????????? ?2019.4.18??梁静怡.
今天,在语文课中,我们小组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是一本激励了很多青年的杰作,它自问世以来长盛不衰。 ????????这不仅仅是描写了我俄国革命前乌克兰的扩张生活画卷,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经典形象。他执着于革命信念而坚忍不拔的崇高的人格已经跨越了时空,让更多人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曹文婷
保尔


生长在俄国和法西斯战争极其艰苦的环境,他的一生是与挫折、困难作斗争的一生。 保尔,因不满的学校牧师的精神统治,而在神父为圣诞节准备做蛋糕的发面里撒下了烟末,导致自己被学校开除。初入社会的保尔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他卖力地干活,却因一场失误被暴打一顿,赶出了车站食堂。他的哥哥阿尔乔姆为他出头,不仅揍了打他的人,最后还替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红军战士出现了,镇上的市民得到了红军发的枪支。不久后,红军撤退,留下了朱赫作为秘密联络人。保尔在电厂遇到了朱赫,并结为朋友,朱赫还教他学习拳击。德国人来了,他们要挟全体居民交出所有的枪支及其他为武器。被保尔的哥哥知道之后,将枪支摧毁,躲过了德军的搜查。一段时间后保尔禁不住枪的诱惑,偷来了德国中尉的手枪,只因这件事,保尔的家里被人翻了个底朝天。
——庄晓云
话题1:简述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经过。
话题2:保尔的四次受伤分别在什么时候?
话题3:如何看待保尔对待前两次爱情的态度?
话题4:你认为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那些精神?
话题5:结合保尔的故事,我们应当怎样磨砺自己的意志,做生活的强者?
五、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话题,同组在微信群里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