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教学目标
1.树立提纲挈领读整本的理念
2.培养提取主要信息,整体把握一本书主要内容的能力,
3.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
一、新课导入 —— 经典永流传
1.一个经典成语: 投笔从戎
2.一部经典小说:
以笔为枪
在这座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一件十分珍贵的藏品——一本被子弹打穿的书皮已经烧焦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卫国战争结束25年后,在曾经发生过血战的莫吉廖夫城下,被摧毁的掩壕中的一个炮弹壳里找到的,书页上死者生前的题字仍清晰可见:
“我们是四个步兵战士:俄罗斯人费奥多尔·涅兹瓦诺夫,乌克兰人尼古拉·皮利片科,莫尔多瓦人瓦西里·叶罗姆金,哈萨克人尤苏波夫。我们宁肯战死,也不撤退!祖国是不会忘记我们的。消灭希特勒!”
很显然,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这部小说也极大鼓舞了浴血奋战的勇士们,许多苏联战士,曾携带着它一同与法西斯侵略者战斗。
4.一本书奇特的经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5.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览馆
一件事:买书→买同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辈子:20岁开始→40年→2021年(65岁)1500册
一本书: 跑遍2000多个县→200多家出版社→ 1200册
“钢铁”情节
参读1: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全名是(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前面的“尼古拉”是本人的名字;中间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父称;最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姓。
俄罗斯人姓名一般由三节组成。如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伊万为本人名字,伊万诺维奇为父名,伊万诺夫为姓。妇女姓名多以娃、娅结尾。妇女婚前用父亲的姓,婚后多用丈夫的姓,但本人名字和父名不变。俄罗斯人一般口头称姓,或只称名。
2.先睹为快,初步感受经典的温度
内容梗概:整部小说分成上下两部,每部又分成九个章节:第一部主要以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写少年保尔的苦难经历及其走上革命道路后,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的表现;第二部是全书主题全面展开的部分,主要以经济回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写保尔以全部热情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之中以及与病魔做顽强抗争,从而实现了灵魂的涅槃。
为什么读整本书
致广大 而尽精微——
重 点:全书的架构
名 称:结构笔记
方 法:画思维导图
读梅版
1.《导读》
2.《知识链接》
3.《译后记》
读袁版
《主要人物表》
1.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用符号法
2.抓主要信息——手绘自己的第一张思维导图
3.提纲挈领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先判断,再找根据。
阅读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虽然成功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布尔什维克”革命英雄形象,可是在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B书中的故事取材于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 所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传记。
C小说的作者在卷后说:“书稿寄往出版社后几天就得到了回电:‘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成功祝贺!’”所以说这部小说的写作、出版、译介都很顺利。
D保尔精神的实质是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战胜困难、与厄运抗争坚韧勇气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A.关于作品影响及主题的理解
什么是“布尔什维克”
参读2 “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的音译,是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与之相对的是“孟什维克”,俄语意指“少数派”。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宣告诞生。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是俄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推动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它不但对俄国革命历史的进程而且对后来的整个国际共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维埃俄国建立后在1918年改名为共产党,因此俄国共产党也叫布尔什维克党,即俄共。
“保尔那种反对压迫、反对以强凌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假公济私,见义勇为、知难而上、不怕艰苦,忠于职守、为公众的利益勇于献身而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操”和高贵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自译介到中国以来,一直盛传不衰。“它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被一代代读者承传”。两届(二、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洁曾写道:“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一本书,两国事,三代人》)”
“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人们谈物质多了,谈精神少了,而一个人文精神失落的社会,它是不健全的,甚至是危险的。”(《导读》1、15段,《知识链接》P3页)
B.关于自传、小说、自传体小说
自传:传记文学的一种,叙述个人生平,近似回忆录。
小说:叙事性文学体裁之一。以人物的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它不同于传记文等其他叙事性作品,不限于个人生平,他可以运用各种描写、叙事方式和各类表现手法来生动地表现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质,作者可歌可泣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言行、道德情操是小说主人公保尔性格表现的现实依据,但并非作者简单的生平传略。作者说:
1.“我这个长篇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在这个长篇里我使用了虚构的权力。”目的“是要在作品中创造一种典型,一种在我们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青年革命者的典型。”(对这类体裁的作品,我们通常称作‘自传体小说’。)
(《知识链接》P3-4页)
2.作者指出的:“这是小说,不是什么人的传记”。“我在书中描写的不是某一个保尔·柯察金,而是千千万万个柯察金,千千万万个为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的男女青年”。小说中除了保尔柯察金,还有对他的成长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朱赫来,阿尔焦姆,以及冬妮娅,谢廖沙和丽达,赖雅等一代人。 ’
(《导读》P4页11段)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不易
生活不容易:作者生平经历
写作不容易:写作过程
出版不容易:出版过程
译介不容易:翻译过程
阅读《导读》3-10段;《知识链接》作家介绍(一)《译后记》10段
阅读《导读》11段;
阅读《译后记》1-7段;
以笔为枪,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以笔为枪,记录了一段灿烂的历史;
以笔为枪,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以笔为枪,铸就了一部不朽的名著。
四、当堂检测
1.沙里淘金——摘抄词语
边陲 罕见 赞赏 病榻 镂空 座标 校勘 《牛虻》
桀骜不驯 如饥似渴 骁勇过人 溘然长辞 耳熟能详
人生箴言 光阴荏苒 无怨无悔 千锤百炼
2. 浪花集锦——抄记名句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
★ 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小说主人公身上凝聚 的美好精神品质。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班意志和顽强奋斗
3.保尔·柯察金没有经历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十月革命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国内战争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体裁属于( )
A短篇小说 B中篇小说
C长篇小说 D以上都不是
C
C
五、作业:一句话推荐
1.根据示例,试着用一句话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写一句推荐广告。示例:
为什么要读《论语》?它教我们做君子,而远离小人。
为什么要读《道德经》?它以极少的语言,蕴极深之义,使每个汉字重似千钧,让中国语文,达到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
为什么要读《红楼梦》?它最大的魅力,是全方位的探寻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
为什么要读《安徒生童话》?它会告诉你什么是同情,什么是良知。
为什么要读《巴黎圣母院》?它可以引导你区别美丑,把握善恶。
为什么要读《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这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和思想:生命是一种意志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是幸福而不是痛苦的。它把人类所有的美德,如顽强、勇敢、坚韧、善良、同情、合作、创造、机智等,演绎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要读《致加西亚的信》?它把一切都说了:忠诚、敬业、服从、信任等美德,受人之聘,为人做事,服从安排,尽职尽责,完成任务是天经地义的。
为什么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例1.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例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类的教科书。
2.再读推荐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导读》部分,完成比读——结合语境辨析词语
【承传与传承】
A、它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被一代代读者承传着。
B、保尔所处的那个烽火年代已过去了大半世纪,而保尔精神仍被一代代地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