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五四)版数学三年级下3—信息窗1课件(31张ppt)+习题+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五四)版数学三年级下3—信息窗1课件(31张ppt)+习题+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19 20:52:55

文档简介

《年月日》信息窗1拓展练习

1.用不同的计时方法写出自己喜欢的两个影视节目的放映时间表
节目名称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夏季,购物中心的营业时间是6:30—22:30。那购物中心夏季的营业时间有多长?(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3.小明8:50从家里出发去小刚家,小明在9:10到小刚家。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明家离小刚家多远?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安排时间,提高做事效率呢?请你为自己设计一张“一日生活时间表”





(共31张PPT)
24时计时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学习准备
13
14
15
16
20
19
18
17
24
23
22
21




钟表模型

























0
1
2
3
4
5
6
7
12
14
15
16
17
8
9
10
11
13
19
20
21
22
18
23
2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时间尺
学习任务单
一、
二、
三、
知识回顾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认识了钟表,能通过观察钟表来确定时间。认识了解了整时和半时。


请先写出下面各钟面上的时间。
4:00
12:30
6:00
10:00
脑筋急转弯
明明和强强约好周六8时到电影院门口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院门口,但是却没有见到面。你知道为什么吗?
情境导入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开馆时间
8:30~16:30
9:00《宇宙旅行》
10:30《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
15:00《奇妙的星空》
15:45《小丽访问哈勃》
开馆时间
8:30~16:30
9:00《宇宙旅行》
10:30《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
15:00《奇妙的星空》
15:45《小丽访问哈勃》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5:00是几时?
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自主探究
15:00是几时?




13
14
15
16
20
19
18
17
24
23
22
21
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钟面外圈的数表示时针在转第二圈时的时刻。外圈上的数都比内圈的数大12。
自主探究




13
14
15
16
20
19
18
17
24
23
22
21
1日=24时
24时是夜里12时,
也是第二天的0时。
自主探究
一日中的24时有两种表示方法。
(1)12时计时法。
(2)24时计时法。
13
14
15
16
20
19
18
17
24
23
22
21




一天有24小时,把一天分成两段来数,上午和下午各12小时。每次都是从1数到12,所以就叫12时计时法。但为了区分具体的时刻,需要在时间的前面加上“上午”或“下午”等时间词。

12时计时法
上午7:00
下午7:00
一天里,时针正好走两圈,是24个小时,我们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叫做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15:00用的是24时计时法。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间?


生活中的数学


营业时间
夏季:7:30—19:00
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计时,

为了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

到24时的计时方法。
你知道吗?
合作探索
15:00是几时?

























0
1
2
3
4
5
6
7
12
14
15
16
17
8
9
10
11
13
19
20
21
22
18
23
2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
19
18
17
24
23
22
21

15时就是下午3时。
时间尺
第一圈

第二圈

自主探究
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6:00 ( )
9:00 ( )
10:30 ( )
11:30 ( )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上午8:00 ( ) 早晨7:00 ( ) 凌晨3:30 ( ) 凌晨1:30 ( )
相同点:中午12:00之前。
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只要加上或去掉时间词就可以互相转换。并且在转换时只变换整时刻。
上午6:00
上午10:30
上午11:30
上午9:00
3:30
7:00
8:00
1:30
我的发现:
自主探究
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13:00 ( )
15:00 ( )
20:30 ( )
21:30 ( )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下午4:00 ( ) 下午6:00 ( ) 晚上10:30 ( ) 晚上7:30 ( )
相同点:中午12:00之后。
12时计时法的时刻加上12,去掉时间词就转换 成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去12,加上时间词就转换成12时计时法。
下午1:00
下午3:00
晚上9:30
晚上8:30
19:30
22:30
18:00
16:00
我的发现:
(1)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基本相同。(12时计时法前面要加“上午”、“下午”等时间词)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
(2)中午12:00以后,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小时。
12时计时法的时刻加上12,去掉时间词就转换 成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去12,加上时间词就转换 成12时计时法;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
方法最优化

拨一拨




13
14
15
16
20
19
18
17
24
23
22
21

画一画

算一算
10:30 (        )
16:00 (        )          20:45 (        )
探究新知
下午6:00 (          )
晚上12:00 (          )
上午8:00 (          )
3.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8:00
24:00或0:00
8:00
上午10:30
下午4:00
晚上8:45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 1日= ( )时
从0:00到 24:00的计时方法叫做( )
24
24时计时法
自主探究
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你会计算吗?试试看!
自主探究
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13
14
15
16
20
19
18
17
24
23
22
21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5小时
6小时
7小时
8小时
自主探究
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 16:30












8小时
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自主探究
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经过时间
(8:30)
(16:30)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时间尺
























0
1
2
3
4
5
6
7
12
14
15
16
17
8
9
10
11
13
19
20
21
22
18
23
24


自主探究
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答: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是 8 小时。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6时30分-8时30分=8(小时)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画线段

拨一拨

算一算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课本P27第1题)
5:00
13:00
18:20
自主练习
。。。。。。。。。。。。。。。。。。。。。。。。。。。。。。。。。。。。。。。。。。
中午12:00之前只需要去掉时间词。
中午12:00以后要去掉时间词,并用显示时刻加12。
自主练习
上午7时30分是7:30 下午2时30分是14:30
14时30分—7时30分=7(小时)
30×7=210(海里)
答:这两个港口之间的水路长210海里。
2.(课本P28第7题)
自主练习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安排时间,提高做事效率呢?请你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张“一日生活时间表”。
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脑筋急转弯
明明和强强约好周六8时到电影院门口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院门口,但是却没有见到面。你知道为什么吗?
没有约定好具体时刻。
知识总结
1.学习了24时计时法,并能用它表示准确的时刻。
2.知道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可以进行互相转换。并学习了具体的转换方法。
3.学习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课外实践(课本P28)
调查你所在省的省会城市去年夏至和冬至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1)夏至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夏至日照时间是 小时 分 。冬至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冬至日照时间是 小时 分。
(2)该年夏至和冬至的日照时间相差 小时 分。
(3)想一想,夏天昼长还是夜长?冬天呢?
同学们 再见!
《年月日》信息窗1数学阅读“24时计时法的由来”
中国从宋代以后,每个时辰又细分为「初」和「正」两部分,比如「子初」指的是 23:00 到午夜 0:00之间的一个「小时 (较小时辰)」,「子正」指的是午夜 0:00 到凌晨 1:00 之间的一个小时。
便携式的赤道日晷就是将正午到次日正午的时间按「初」和「正」分为 24 个时段,与现今时刻的制度是不谋而合的,「小时」之称也由此而来。 公元 1504 年,西洋人华耳 (walther) 发明了给地球划分了24个时区,这就是24时计时法的根本由来。
人们利用蜡烛燃烧的速度计时的蜡烛钟,还有沙漏和水漏,利用沙子和水滴从容器上部以一定速率流入容器下部标出1小时的长短。到了17世纪中叶,荷兰物理学家格里斯蒂安·惠更斯制作出利用钟摆工作的时钟,其精度已足以将小时细分成分钟。这是17世纪很了不起的成就。(现在,我们已经能制造出利用铯或氢的原子振动原理制成的原子钟,其精度已达到每1亿年误差不到1秒。此外,利用激光和超低温技术还可以制造出更精确的时钟。)
后来出现了铁路。有了火车,人们就能作长途旅行,铁路将许多相距遥远的城镇连接起来。可惜,当时人们虽然可以准确地知道某地的时间,但各个城镇都有自己的地方时。例如纽约市的时间与其邻近城市(如纽瓦克或南安普顿)不同。这个原因很好理解。按照定义,中午(12∶00)就是太阳出现在天空中最高位置的时间,所以东西相邻的两个地区不可能时间一样。在纽约的正午时刻,纽约以西还是上午,而纽约以东则刚刚进入下午。
这些事实虽然很好理解却很难接受--特别是在坐火车旅行时,而电报的发展又加剧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到了1884年,这一问题已经很突出,于是召开了一次国际性会议,旨在实现时间标准化。时区的划分应运而生。
时区是其所在的所有地区的时间完全相同的区域。时区是地球表面上由北极向南极的名叫子午线的经线界定的。子午线将地球像桔子那样分成24个大小相等的时区。为什么分成24个时区呢?因为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将地球分成24段所产生的时区各异,它们分别各为1小时的倍数。

关于时间你还知道那些知识?把它补充在下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