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1)《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均选自余嘉锡的
(2)《世说新语》是由 时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是六朝小说的杰出代表。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咏雪》被编入书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书中“”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全书语言简练,以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
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③俄而雪骤:( )。
④公欣然曰( )⑤白雪纷纷何所似( )⑥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⑦未若柳絮因风起( )⑧陈太丘与友期行( )⑨期日中( )
⑩过中不至( ) (11)太丘舍去( ) (12)去后乃至( )
(13)尊君在不( )( )(14)相委而去( )
三.课文导读。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咏雪》:雪日论诗→ ( )→胡儿作答:( )→?兄女作答:( )→?赞赏才气。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一事的始末,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表达了 。
(2)《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友过期不至:无信,陈太丘友对子骂父: 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本文主要记叙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四.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遵君在不?B.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故。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与人期行,相逶而去。
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
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六.选出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咏雪》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B.《陈太丘与友期》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的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以见出父子亲情。
C.《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元方和友人,元方是个聪明、据理力争的孩子;友人是一个不守信、没礼貌,但知错能改的人。
D.《咏雪》中谢太傅觉得这两个比喻都用得好,这从文中“公大笑乐”可以看出。
七.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君/与家/君期日中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与儿女/讲论/文义D未若/柳絮/因风起
八.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公欣然曰欣然接受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不期而遇
C.友人惭,下车引之抛砖引玉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后面练习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凭借)(2)俄而雪骤( )(急)
(3)相委而去( )(丢下、舍弃) (4)太丘舍去( )(离开)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3.(甲)文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乙)文中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
5.(甲)文中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两个孩子都不聪明,但都尽力了,说出了他想要的答案。
6.作者为什么只客观地描述咏雪一事?而不直接对咏雪语句的好坏做评价?
答:
7.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欣赏谁的才气?为什么?
答:
8.文中友人?下车引之?有什么用意?
答:
9.对于友人,元方为什么会入门不顾?
答:
10.请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元方的性格特点?
答:
11.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主题?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答: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②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 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16.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与群臣饮酒( )
(3)而天雨( ) (3)命驾将适野(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2)乃往,身自罢之。
18.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2010年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1)《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均选自余嘉锡的
《 世说新语笺疏 》。
(2)《世说新语》是由 南朝宋 时 刘义庆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是六朝志人 小说的杰出代表。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咏雪》被编入书中“ 言语 ”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全书语言简练,以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太傅寒雪日内集( ) 家庭聚会。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 讲解诗文。
③俄而雪骤:( )( )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 急,紧。
④公欣然曰( ) 高兴的样子。
⑤白雪纷纷何所似( ) 像什么。
⑥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大致,差不多。拟: 相比。
⑦未若柳絮因风起( ) 不如,比不上。
⑧陈太丘与友期行( ) 约定。
⑨期日中( ) 正午时分。
⑩过中不至( ) 到。
(11)太丘舍去( ) 不再等候就走了。
(12)去后乃至( ) 才。
(13)尊君在不( )( )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 同“否”,不在。
(14)相委而去( )委: 丢下,舍弃。
三.课文导读。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咏雪》:雪日论诗→ ( )以雪命题→胡儿作
答:( )空中撒盐→?兄女作答:( )柳絮因风起→?赞赏才气。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 ”“咏雪”一事的始末,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
和结果,表达了 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气的赞赏 。
(2)《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友过期不至:无信,陈
太丘友对子骂父: 无礼 。
《陈太丘与友期》:本文主要记叙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 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 ,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 “礼”的重要性。
四.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遵君在不?B.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故。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与人期行,相逶而去。
答案C【解析】A.“遵”改为“尊”,B.“故”改为“顾”,D.“逶”改为“委”。
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
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
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作风
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
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解析】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
太傅的子侄辈的人。
六.选出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咏雪》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B.《陈太丘与友期》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的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以见出父子亲情。
C.《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元方和友人,元方是个聪明、据理力争的孩子;友人是一个不守信、没礼貌,但知错能改的人。
D.《咏雪》中谢太傅觉得这两个比喻都用得好,这从文中“公大笑乐”可以看出。
【解析】D.从“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可以看出谢太傅觉得兄女这个比喻用得好
七.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与儿女/讲论/文义D未若/柳絮/因风起
解析:A正确停顿应为:君/与家君/期日中
八.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公欣然曰欣然接受B陈太丘与友期行不期而遇
C.友人惭,下车引之抛砖引玉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解析:C.第一个引是拉牵拉之义;第二个引是招来之义.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后面练习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凭借)(2)俄而雪骤( )(急)
(3)相委而去( )(丢下、舍弃)(4)太丘舍去( )(离开)
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12.(甲)文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
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示例1:用“撒盐空中”一喻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更好。
示例2:用“柳絮因风起”一喻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
13.(乙)文中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
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来反驳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在两个方面,父亲的友人都做得不对,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14.(甲)文中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两个孩子都不聪明,但都尽力了,说出了他想要的答案。
答案:D
15.作者为什么只客观地描述咏雪一事?而不直接对咏雪语句的好坏做评价?
因为这两个咏雪的语句哪个更胜一筹一望而知?如果再做评价就显得多余了
16.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欣赏谁的才气?为什么?
从文末特意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而不交代胡儿的身份来看?作者更倾向于欣赏谢道韫的才气?
17.文中友人?下车引之?有什么用意?
从原文友人惭可知友人意识到自己错了,引之是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8.对于友人,元方为什么会入门不顾?
因为在元方看来?友人是一个?无信无礼的人,不值得交往。
19.请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元方的性格特点?
元方指责客人是无信无礼的人,可见他懂道义:而他入门不顾则又体现了他直率、情感外露的性格特点、
20.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主题?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为人一定要讲诚信?感受?诚信是我们的为人之本?不讲诚信也许可以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丑陋的面目定会露出来,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16.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2)是日与群臣饮酒(这)
(3)而天雨(下雨)(3)命驾将适野(往)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2)乃往,身自罢之。
(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打猎的约定。
18.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饮酒乐,天又雨。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
参考译文: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日期打猎。到了那天,文侯跟群臣喝酒,饮得正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文侯将要出行,身边的人说:“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日期,虽然高兴,怎能不如期相会呢!”就动身前往,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魏国于是逐渐强大起来
7.答案:①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
8.答案: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评分:共4分。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评分:共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