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学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B (2a-2e)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年学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B (2a-2e)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0-05-20 21:2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
一 整体设计思路及指导思想依据
1.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面对新课程对“任务型”教学的倡导,我校提出了“三维”教学方法,即“合作”,“探究”,“展示”,本节课 也是对这一教学理念的应用与实践。
2整体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B (2a---2e)(reading)的教学。根据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任务型教学方法,把枯燥乏味的阅读课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提高学生阅读的参与度与课堂效率,我精心的设计了这节阅读课。首先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网路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利用网络搜索有关新加坡的信息,然后再课上交流。课上,我根据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和第二语言学习的渐进性规律,通过任务的形式,把阅读过程设计为由泛读到精读,阅读任务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期间学生通过自读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并参与课堂,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后,通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式来感知‘做笔记’这一学习策略对阅读的帮助。语法部分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例句由学生自己总结并发现规律,然后通过相关的习题加以巩固,促进其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最后让学生运用目标语言写一篇介绍新加坡的短文,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贯穿“轻松阅读”的主题,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阅读和写作体验,在相互沟通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将语言知识学习、阅读能力培养和交际表达训练有机结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之中。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有趣的地方”,在此语境下继续学习现在完成时。通过本单元前四课时的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用“have been to ”描述过去曾经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参观过哪些旅游景点,学习了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并能区别“have been to ”和“have gone to ”的不同;本节课是这单元的第五课时内容,属于阅读课,阅读语篇从语言、食物、动物园、天气四个方面介绍了新加坡,是重点语言点的灵活运用,强调阅读与写作等综合能力的提升。2a是阅读前的活动,让学生利用搜集到的信息来谈论对新加坡的了解,为阅读作一些铺垫。2b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去新加坡的八个理由。2c是句子纠错,考查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2d要求学生根据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完成对话,这既是对阅读理解的考查,也是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在语境中的应用。2e训练学生读后记笔记,这与本部分重点突出的学习策略是相联系的,该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阅读的内容。这一课时是重点语言点的灵活运用,强调阅读与写作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2.学生情况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了解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关键。对于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听说读写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简单英语知识,形成一定的表达能力,对世界各国情况的也有些粗略的了解等,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知识都很有帮助。但是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本课知识,部分学生可能难以一时熟练掌握。面对这些问题,我想可以这样解决。首先,对于本节课大量的词汇我提前在上一节课学习,降低阅读难度,然后再通过这一节课的阅读学习中加以巩固练习,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对于分数表达法的学习,我会采取举例归纳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在通过习题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而对于阅读中可能出现的理解问题,我会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三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能理解文章大意及文章结构;
(2)掌握有关新加坡的相关信息,并能写一段介绍新加坡的短文????
(3)掌握阅读策略“making notes”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预习任务的完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合理分工,共同进步,并增进友谊。
(3)通过学习新加坡的语言、食物、气候和特色文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动力,培养跨文化意识。
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词(thousand ,safe ,simply,fear,whether,Indian,Japanese,fox)、短语(thousands of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all year round ,three quarters)。
(2)理解文章大意,掌握重点信息
(3)掌握“making notes”这一阅读策略
2 教学难点
(1)阅读技巧的渗透
(2)新授词汇与短语的记忆与应用
(3)用本节课的知识点写一篇介绍新加坡的短文
五 教学过程设计
1 时间安排:45 分钟
2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录音机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通过多媒体出示上节课所学万里长城,鸟巢,秦始皇兵马俑及故宫的图片,让学生认读(who can tell m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 Let’s practice in pairs. ) 学生认读图片,然后就图片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GreatWall? How was it?(活动时间大约2分钟) 1复习上节课所学单词及句式。2锻炼学生说的能力3创设英语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新加坡的一些代表性图片,如 国旗,鱼尾狮等,让学生猜测这是哪一个国家,(look at the pictures .which country can you guess?)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课下利用网络搜集到的有关新加坡的资料。受农村学生知识与能力各方面的限制,允许学生用汉语表述一些有关新加坡的内容,老师可给予恰当的指导,并及时表扬鼓励积极参与讨论的同学们。 学生根据图片猜出这个国家是新加坡,(It’s Singapore.)并把自己搜集的新加坡的资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相互补充,共同增长知识,比如爱好地理的同学给大家准备了地球仪,向大家形象地展示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顿时浓厚起来。(3分钟) 1.检查预习作业,并引出本课的内容。2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把英语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新加坡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营造轻松愉悦的上课氛围。
三、阅读前 让学生打开课本124页,复习新词。OK. Let’s learn a passage about Singapore. first, let’s review the words we learned yesterday. Now open your book on page 124.老师纠正读音 由两到三个同学示范朗读,老师纠正后,全班齐读。(2 分钟)? 复习所学词汇,为下面的阅读打好基础。
四、阅读中 Step1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有关新加坡的表格,包括language, location, food ,zoo ,and temperature,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任务相对简单。 带着问题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3分钟) 1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2 任务简单,有助于大多数同学的参与,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同学。
Step2 老师组织学生5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读课文完成2b(how many reasons can you find for visiting Singapore),由小组长汇总同学们的讨论结果,为了节省时间,组长可以在课本上做简单的记录,最后派代表向全班作汇报。小组之间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展示,看哪一组总结的最全面。老师在黑板上做简单记录比一比 学生五人一组仔细阅读课文,并商讨归纳答案。组长会及时关注基础薄弱的同学,并把结果做简单的汇总,最后派代表做总结发言。各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比一比哪一组总结的最全面。(10分钟) 1发挥优秀学生的领头作用,帮助弱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增进同学友谊3小组竞赛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Step 3让学生再读课文完成2c,纠正所给句子的错误。如果有疑问可就近与同学们讨论。 学生再读课文,并迅速找到答案,个别基础弱的同学可通过同学的帮助解决难题。(3分钟)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Step4 让学生独立完成2d .请两个学生分角色逐句朗读对话,全班核对答案。然后把全班分成男女两组分角色朗读对话。(let’s practice 2d in groups. Boys read A. Girls read B.)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并朗读对话。(5分钟) 1训练学生读的能力2 复习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及构成
?五、阅读后 Step 1 让学生听磁带,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并提醒学生注意单词读音。 学生听,并及时纠正读音。(2分钟) 1回顾全文内容,加强听力能力的训练。2为下面做笔记的教学任务做铺垫。
Step 2让学生完成2e。Don’t look at the article. Write down anything that you remember. Then let’s talk about it freely.完成后学生无须举手回答,一个同学读完另一个可以自由补充回答。. 学生不看课本,写下至少两条有关新加坡的笔记。然后一个接一个踊跃而有序的进行展示。Singapore is a wonderful place to take a holiday. Singapore is that the temperature is almost the same all year round.(3分钟) 1加强阅读策略的渗透,鼓励学生多说,尤其是弱势学生,提高课堂的参与度。2.自由回答问题,使学生不受点名的限制,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
六、 语言点的讲解 Step 1通过多媒体出示讲解have problems doing sth 以及seem 的用法.Step 2 出示含有分数的英语句式,由学生两人一组探究归纳出分数的表达法以及用法。Please look at these sentences. Can you find out the rules and their differences? 1学生认真听并记笔记,积极思考相关习题2学生两人一组共同归纳分数表达法以及句子中谓语动词的不同(8分钟)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七、小节 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小节,并以习题的形式巩固小节的内容。Let’s do some exercises to summarize this lesson.鼓励学生要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本节课所学短语及其用法,并完成习题。(3分钟) 1通过习题对本节课进行回顾与总结,使其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更客观的检验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2由学生小节,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八、 家庭作业 1 复习背诵新授词汇与短语2写一篇介绍新加坡的短文(80—100词). 学生认真记下(1分钟)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夯实英语学习的基础。2 注意课后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把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九、 板书设计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Section B 2a—2eLanguage group1 group5Food group 2Zoo group 3Temperature group 4
4教学反思
从上课的情况以及课后的反馈看,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热情也比较高。.课前搜集资料的任务,使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掌握单词短语和理解内化课文,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提前学习生词及相关短语的用法,有效的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使阅读课变得更为轻松。同时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从听说读写等方面锻炼了学生能力。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新词quarter 的读音掌握的不扎实;对于整节课的时间驾驭能力有所欠缺,个别环节时间有些紧张。

六 教学评价设计
1.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会及时运用Welldone!Good!Excellent!等评价语言以及亲切的肢体语言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评价,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激发其学英语的积极性。
2.课堂中练习题的设计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与评价,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调整自己的教学。
3.课后我用表格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使评价多元化,拓宽了评价的维度,让我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发展。





学生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评一评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D
自评 课上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否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小组合作是否愉快
组长评 能否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小组成员互帮互助。
老师评 表现是否进步;对目标语言的运用是否熟练;积极参与课堂;小组合作默契;作业的完成;是否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
老师我想对你说(学习困难及建议)
老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