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
周次 5 时间 3.30 编号 21
课题 体积与容积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际,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体积和容积。2.通过操作、交流,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3.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意义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区别 意义不同,测量方法不同,大小不同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完成上面知识导图。3.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二、选一选三、判一判1.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都变小了。( )2.物体的体积越大,容积也越大。( )四、练一练五、试一试一桶水可以装满12个碗或15个杯子,同时把3碗水和5杯水倒入空桶中,桶内水面高度占桶的高度的多少?(桶上下一样粗,碗相同,杯子相同)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5 时间 3.31 编号 22
课题 体积单位(1)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再次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实际意义。3.通过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对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对生活中的物体使用正确的体积和容积单位。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一、知识层次1.体积单位:常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2.棱长为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3.梳理对应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二、梳理方法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小明身高136( ),在实验小学上学,开学时他背了一个重2( )的书包,书包里装着一本体积约是0.6( )的《新华字典》还有一支体积约是15( )的铅笔。二、算一算三、试一试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5 时间 4.1 编号 23
课题 体积单位(2)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再次了解容积单位有升、毫升;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容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
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一、知识层次1.容积单位:常用容积单位有升、毫升,容积较大时用立方米。2.棱长为1厘米(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积是1毫升(1升),1升=1000毫升。3.建立容积和体积的对应单位。1L=1dm3 1mL=1cm3 二、梳理方法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二、判一判三、估一估四、算一算五、试一试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5 时间 4.2 编号 24
课题 长方体的体积(1)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再次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 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重点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计算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促使学生从一维到三维的发展,让学生深切感悟体积度量单位 的实际意义。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长方体体积(1)长方体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追问: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长乘宽乘高来计算呢?长乘宽计算什么?再乘高又计算什么?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完成上面知识导图。3.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二、算一算三、练一练四、试一试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5 时间 4.3 编号 25
课题 长方体的体积(2)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公式的统一,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熟练地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 的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长方体体积(2)长方体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完成上面知识导图。3.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V=Sh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二、算一算 三、练一练四、做一做五、试一试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6 时间 4.6 编号 26
课题 体积单位的换算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并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通过对比学习,理解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 体积单位的进率及换算。
推导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相邻体积单位间 1m3=1000dm3体积单位 的进率是1000 1dm3=1000cm3的换算 相邻容积单位间 1L=1000mL的进率是1000 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完成上面知识导图。3.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二、求下面长方体容器中的水有多少升。三、算一算四、练一练五、试一试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6 时间 4.7 编号 27
课题 有趣的测量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 ?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 ?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完成上面知识导图。3.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二、做一做三、练一练 四、思一思五、试一试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6 时间 4.8 编号 28
课题 练习四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改写。2. 进一步能正确地进行体积换算和进行有关计算。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单位间名数的改写。
综合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完成上面单元知识导图。3.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二、选一选三、做一做四、练一练五、试一试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6 时间 4.9 编号 29
课题 整理复习1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回顾第一、三单元的知识内容,不同角度交流学习体会。2.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进行交流,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等学习活动,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进行交流,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完成上面第一、三单元知识导图。3.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二、判一判三、算一算四、练一练五、试一试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6 时间 4.10 编号 30
课题 整理复习2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回顾第二、四单元的知识内容,不同角度交流学习体会。2.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进行交流,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等学习活动,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此环节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知识梳理 1.学生先自主梳理。2.师生共同完成上面第二、四单元知识导图。3.师生共同交流、完善知识点。
即时练习 一、填一填二、算一算三、练一练四、做一做五、试一试 练习题数量、难易度、题型,可根据本班学情做调整。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周次 7 时间 4.13 编号 31
课题 整理与复习3(略)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前面四个单元所学的知识。2.通过巩固应用,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巩固应用,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复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授等
环节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堂再现 选播网络在线课堂教学。 略
知识梳理 同整理与复习1、2 略
即时练习 同整理与复习1、2 略
课堂小结 生谈学习收获和疑惑,师生共同解疑。
作业布置 自主选择(课后习题、基础训练或自选作业)
教后反思
体积与容积
2.
1.
解决问题
类比
底面积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