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春季部编语文七下第六单元质量验收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古诗文默写。(6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 ,贾生才调更无伦。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比喻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重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约客》中用梅雨,蛙声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语段,回答(1)-(4)题。(7分)
日子一页一页地被撕去,散乱地布满房间,像秋天里的落叶。生命是一棵扎根在大地上的植物,难道从一开始,迎接的就是yì( )无反顾的凋零?日子, , , , 。即使岁月把日子砍伐成一株轰隆倒塌的大树,但也会有泥土下斩不断、挖不绝的根系,会重新繁zhí( )出新的苗圃来;还会有顽强的种子,用它们独特的旅行方式,走遍世界,去繁衍成理想的部落,美的风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繁zhí( 殖 ) ②yì(义)无反顾 ③嫩(A. lùn B.nèn)绿B ④酝酿(A. niàng B. liáng)A
(2)文段横线处应填上的句子正确的语序是( D )(2分)
①把乳白的芽儿拱出土层 ②把嫩绿的叶子一片一片地张开
③把果实酝酿成希望的彩色,甜柔的收成 ④ 把花朵一枝一枝地释放出香味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③
(3)缩写句子主干(1分)
句子:生命是一棵扎根在大地上的植物。主干:生命是植物。
(4)仿写:(2分)
例句:日子一页一页地被撕去,散乱地布满房间,像秋天里的落叶。
仿写:时间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4分)
(1)样子与车_________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_______。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 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 ,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4.某校七(1)班同学正在举行“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到其中来。(9分)
(1)【趣解汉字】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下面汉字中的任意一个。(2分)
备选汉字:出 沙 劣 碑
示例:梦,趣解: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
汉字:__,趣解:________________。(出 出群“山”之上的“山”,脱颖而出成就卓越。)
(2)【语文纠错】下面是从小明作文中摘抄的部分,其中有一些语病,请你帮助他修改。(4分)
【A】那一年夏天,我和妈妈一起到莫愁湖去赏荷。【B】这里的荷花真是婀娜多姿、千姿百态。【C】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望着这美丽的湖面。【D】她们在微风中尽情地翩翩起舞。【E】水中的鱼儿开心地在荷叶下嬉戏玩耍,自由自在。【F】荷叶挨挨挤挤的,就像一把把油绿的大伞。【G】它们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亭玉立,似层层绿浪,又如片片翠玉。【H】在这么美的景色面前,使我不禁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来。
①句【H】是一个病句,正确的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删去“使”
②上述语段中有一句写景顺序不当,应将【_E___】句放在【_G___】句之后。(2分)
(3)【鉴赏文学】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举一篇你熟悉的作品,说说你对这一文学作品的认识。(3分)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精练而又富于形象美。《木兰诗》虽然篇幅短小,不足400字,却记叙了木兰从军12年的事情,而且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气韵流畅。
示例:《登幽州台歌》尽管篇幅不长,只有四句22个字,却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悲怆的情绪,而且语言苍劲、音节顿挫、意境悲壮。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课内语段阅读(10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5.文中画线的“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的“这一事业”指的是什么?(2分)第一个到达南极点。
6.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3分)
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 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
7.文中加点的“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8.“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3分)这是斯科特的观点。 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
(二)三角梅(14分)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喟叹,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4分)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 __________A憧憬→B沮丧→C痛恨→D惊喜
10.“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为什么?(2分)
本以为将要死亡的三角梅竟然开放出如此美丽的花朵,出乎意料,让她感到惊喜,因此“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11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描写的角度:花的颜色和形态,写出了三角梅花色的美丽和花朵形状的动态之美;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比作张开翅膀扇动、奋争、翩飞的蝴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角梅的花形、动态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之情。
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4分)
“奥秘”指高深神秘不易了解的事理,“潜能”指潜在的还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或能量。文中三角梅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有时并不被我们察觉,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静静地等待;只有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拼搏,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回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杜处士好画》)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山门圮于河( 倒塌 ) (2)一日曝书画(晒 )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处士笑而然之 / 濯清涟而不妖 B.今乃掉尾而斗 / 乃石性坚重,
C.但知其一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D.有牧童见之 / 马之千里者
1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2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
(2)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2分)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
16.读了这两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启示:看问题不可片面,不可主观臆断,要实事求是,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任选一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三、写作(40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在2015年5月30日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以9秒99获得第三,成为首个跑进10秒大关的中国“飞人”。在现场观赛的前110米栏奥运冠军刘翔表示,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当日,苏炳添在第一道出发,起跑稳健,如一袭红色闪电,划过海沃德田径场。9秒99,冲过终点,中国“飞人”盯紧大屏幕,攥紧双拳仰天长吼。“我感觉我做到了,中国人也能破10秒!”苏炳添情不自禁地吼道。
请以《我也能创造奇迹》为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5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春季部编语文七下第六单元质量验收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古诗文默写。(6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
(2) ,贾生才调更无伦。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比喻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重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约客》中用梅雨,蛙声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语段,回答(1)-(4)题。(7分)
日子一页一页地被撕去,散乱地布满房间,像秋天里的落叶。生命是一棵扎根在大地上的植物,难道从一开始,迎接的就是yì( )无反顾的凋零?日子, , , , 。即使岁月把日子砍伐成一株轰隆倒塌的大树,但也会有泥土下斩不断、挖不绝的根系,会重新繁zhí( )出新的苗圃来;还会有顽强的种子,用它们独特的旅行方式,走遍世界,去繁衍成理想的部落,美的风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繁zhí( ) ②yì( )无反顾
③嫩(A. lùn B.nèn)绿 ④酝酿(A. niàng B. liáng)
(2)文段横线处应填上的句子正确的语序是( )(2分)
①把乳白的芽儿拱出土层 ②把嫩绿的叶子一片一片地张开
③把果实酝酿成希望的彩色,甜柔的收成 ④ 把花朵一枝一枝地释放出香味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③
. (3)缩写句子主干(1分)
句子:生命是一棵扎根在大地上的植物。
主干: 。
(4)仿写:(2分)
例句:日子一页一页地被撕去,散乱地布满房间,像秋天里的落叶。
仿写:时间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4分)
(1)_________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 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4.某校七(1)班同学正在举行“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到其中来。(9分)
(1)【趣解汉字】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下面汉字中的任意一个。(2分)
备选汉字:出 沙 劣 碑
示例:梦,趣解: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
汉字:__,趣解:________________。
(2)【语文纠错】下面是从小明作文中摘抄的部分,其中有一些语病,请你帮助他修改。(4分)
【A】那一年夏天,我和妈妈一起到莫愁湖去赏荷。【B】这里的荷花真是婀娜多姿、千姿百态。【C】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望着这美丽的湖面。【D】她们在微风中尽情地翩翩起舞。【E】水中的鱼儿开心地在荷叶下嬉戏玩耍,自由自在。【F】荷叶挨挨挤挤的,就像一把把油绿的大伞。【G】它们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亭玉立,似层层绿浪,又如片片翠玉。【H】在这么美的景色面前,使我不禁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来。
①句【H】是一个病句,正确的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上述语段中有一句写景顺序不当,应将【____】句放在【____】句之后。(2分)
(3)【鉴赏文学】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举一篇你熟悉的作品,说说你对这一文学作品的认识。(3分)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精练而又富于形象美。《木兰诗》虽然篇幅短小,不足400字,却记叙了木兰从军12年的事情,而且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气韵流畅。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课内语段阅读(10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5.文中画线的“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的“这一事业”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加点的“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角梅(14分)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喟叹,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4分)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 __________
10.“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回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杜处士好画》)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山门圮于河( ) (2)一日曝书画( )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处士笑而然之 / 濯清涟而不妖 B.今乃掉尾而斗 / 乃石性坚重,
C.但知其一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D.有牧童见之 / 马之千里者
1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这两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在2015年5月30日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以9秒99获得第三,成为首个跑进10秒大关的中国“飞人”。在现场观赛的前110米栏奥运冠军刘翔表示,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当日,苏炳添在第一道出发,起跑稳健,如一袭红色闪电,划过海沃德田径场。9秒99,冲过终点,中国“飞人”盯紧大屏幕,攥紧双拳仰天长吼。“我感觉我做到了,中国人也能破10秒!”苏炳添情不自禁地吼道。
请以《我也能创造奇迹》为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500字。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 eq \o\ac(○,不)…………… eq \o\ac(○,要)…………… eq \o\ac(○,在)………… eq \o\ac(○,密)………… eq \o\ac(○,封)…………… eq \o\ac(○,线)………… eq \o\ac(○,内)……………… eq \o\ac(○,答)……… eq \o\ac(○,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