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20 14:5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中国传统聚落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四川盆地东部宝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读宝胜村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优化聚落空间布局的基本出发点是
A.增加耕地面积 B.控制人口增长
C.提高生活品质 D.改善交通条件
2.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宝胜村的布局有利于
A.汇聚坡面径流 B.增加大气降水
C.扩大耕地资源 D.预防洪涝灾害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判断小题。

3.据考证: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据此可推知该城的地域形态是 ( )
A.集中式 B.组团式
C.分散式或块状 D.条带式或放射状
4.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
A.a﹥b﹥c B.a﹤b﹤c C.a﹦b﹥c D.a﹥b﹦c
5.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6.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下图为某都市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变化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该都市区在发展的II阶段可能会出现(  )
A.城市总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人口由边缘区向核心区集聚
C.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D.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
8.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  )
A.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B.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C.新兴产业不断兴起 D.城市居住环境恶化

“半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我国在2010年前后进入了“半城市化”阶段,随之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至少需要20年时间才能逐步解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半城市化”给乡村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老龄化程度加剧 B.农业发展缓慢
C.用地紧张 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0.在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过程中
A.城市人口比重会短暂下降 B.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C.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增加 D.城市住宅用地面积会扩大

14+94.5+4=112.5,这是一道简单算术题,算的是姜女士从河北沧州到北京跨省上班单程所花的路费。她说每天在路上往返花约5小时,每天花费225元,每月交通费大约5000元,是可以承受的。下表为姜女士一日行程(单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影响姜女士跨省上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交通的发展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策因素
12.研究表明,跨省上班人群数量近几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该现象对北京的直接影响是
A.流动人口增加,导致北京社会秩序混乱 B.增大北京市区公共交通的压力
C.导致北京失业率上升 D.外来人口增加,住房紧张

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发达便利的交通线 B.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14.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A.种类 B.成本
C.新鲜度 D.品质
15.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A.完善了服务功能 B.扩展了地域范围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改变土地利用类型

16.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A.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发展缓慢
C.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各题。

17.图中M、N城所在国的国民主要信仰(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犹太教 D.基督教
18.N城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沿河、沿海的位置 B.丰富的石油资源
C.便利的管道运输 D.活跃的宗教活动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关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化起步较早 B.城市化水平较高
C.当前城市化速度加快 D.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1.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
③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④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居住建筑用地所占的比重要小于工业建筑用地
B.工业建筑用地所占比例最大
C.一般情况下,道路广场用地要小于居住建筑用地
D.一般情况下,公共绿地要大于工业建筑用地
读“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2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4.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25.该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式属于(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分散模式
二、综合题
26.读城市内部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图例①代表_______用地,④代表_______用地。
(2)图中英文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①B>D>C>A ②A>C>D>B ③A>B>C>D ④D>C>B>A
(3)图中B处地租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
27.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了 过程。
(2)该图的内容反映了该过程的哪一个标志?
(3)图中a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a、b两类国家现在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是 (填字母)
(4)下图EF反映了 现象,原因是

28.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
(2)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 ?? 。
(3)未来该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可能是向________和向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B 6.A 7.D 8.C 9.A 10.D 11.A 12.B 13.B 14.D 15.A 16.A 17.A 18.B 19.D 20.C 21.A 22.C 23.D 24.D 25.B
26.(1)①商业中心 ④住宅
(2)③
(3)地处公路干线与城市外环路的交汇处,交通通达性较好
27.(1)城市化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发达 b
(4)逆城市化
大城市中心环境污染现象严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周围的农村、小城镇环境较好且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28.(1)水运便利 取水方便
(2)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3)东 北 有高速公路、铁路通过,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