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六年级数学上册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皇甫学校
生活中的比
1.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与地球上水总量的比为3:100。
2.安利洗涤剂与水的正常比是1:8。
3.我们喝的鲜橙多中橙汁与水的比是1:9。
4.妈妈做米饭时米与水的比是1:3。
5.一种咖啡奶,咖啡和奶的比为2:9。
有甲、乙两个读书小组,老师把20本书分给这两个小组,可以怎样分?
20÷2=10(本)
平均分
如果甲组有6人,乙组有4人,把这20本书,也用平均分的方法分给两个小组,每组各10本。你认为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应该怎样分才公平?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把
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
通常叫按比分配。这也是比在日常中应用的
一个方面。
学习目标
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这一类应用题的特点。
2.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不同解法。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4页的内容,重点看蓝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
1.按1:4的比例配制稀释液,意思是配制的稀释液中( )和( )的体积比是1:4。
2.方法一:把比看作分得的( ),稀释液中浓缩液的体积占( )份,水的体积占( )份,稀释液的总体积就是( )份,先求( )是多少毫升?再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各是多少毫升?
3.方法二:把稀释液看作单位“1”,其中浓缩液占它的( ),水占它的( )。
4.我们可以用( )的体积与( )的体积比检验这道题的正确性。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检测(一)试试学会了吗?
六(1)班和六(6)班订《少年智力开发报》的人数比是3:4,两个班共订49份。两个班各订了多少份?
检测(二)活学活用
1.小明读一本书,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4:5,可以把已读的页数看作( )份,未读的就是( )份。这本书共有( )份,已经读的占全本书的( ),未读的的占全本书的( )。
2.一条路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7:5,已修的占这条路总长度的( ),未修的占这条路总长度的( )。
3.五年级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它们的差是20,甲数是( ),乙数是( )。
1.有甲乙两个读书小组,老师把20本书分给这两个小组,其中甲组有6人,乙组有4人,应该怎样分才公平?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1:3:5
它的最大角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按角分类是什么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有什么特征?)
一种铝铜合金是按铝和铜的重量3:2合制而成的,现在有这种合金100千克。合金中铝有多少千克?
下列解法哪个对?( )
B、100÷(2+3)×3
A
、B
平均分是不是按比分配?如果是,又是按照几比几分配的?
1:1
全课小结
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之比,求部分量
方法一:归一法
方法二:按比分配
先求出每份是多少?
每份×对应份数=对应量
⑴
⑵
⑴
⑵
当堂训练(必做题)
1.红白粉笔共有36支,红粉笔与白粉笔的比是4:5。红、白粉笔各有多少支?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它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60分米,长、宽、高的比是3:1:1。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
当堂训练(选做题)
1.六年级三个班共有95人。六(1)班有33人,六(2)班和六(3)班人数的比是16:15。六(2)班和六(3)班各有多少人?
2.六年级三个班共有86人,一班与二班人数的比是5:4,二班与三班人数的比是3:4。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作业
课本55页1、2、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