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1)五年级下册1.3斜坡的启示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01)五年级下册1.3斜坡的启示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0 20:4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3.斜坡的启示
神奇的机械
3.斜坡的启示
神奇的机械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准备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四、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3课。课文大体由四个版块的内容组成:

第一认识生活中的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第二引导学生“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

第三引导学生认识变形的斜面;

第四引导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生活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树立“学科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科学”的思想。
地位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的生活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新课标的要求,本课我将设计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且 能省力
◆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关系
◆知道螺旋也是一种变形的斜面及斜面的作用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证明斜面是省力的
◆学生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这一实验提出假设、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等
◆通过科学实验,学生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关注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变形。

论教法与学法
情 景
问 题
猜 想
实 验
交 流
结 论
探究学习的教学思想

(实验法)
谈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有:测力计、小车、钩码、斜面,三角形纸片、实验记录表 、书籍若干本、铅笔




应用知识
拓展提高
1.导入新课
工人叔叔想把这个大油装到这辆大卡车上,谁能帮他出出主意呢?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一头高,一头低)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实验探究
工人叔叔为什么要用斜面呢?与直接搬油桶用力一样吗?为什么?
斜面能够省力?
探究斜面作用
的实验计划
我的问题:
实验猜想: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探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提升小车 我的发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直接提升小车的力(N)
沿斜面提升小车的力(N)
小组间讨论交流实验结果:
各个小组分别到展示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表格及数据,从而讨论得出结论:斜面能省力。
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的关系

A
B
C
木板一:2米 木板二:3米
木板三:4米
建议工人叔叔用哪块木板呢?为什么呢?
斜面坡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有什么影响?









搭建不同坡度的斜面
垫1本书
垫3本书
垫5本书
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斜面坡度

小车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 力(N) 我们的发现
1本书
2本书

3本书

第一次
拉小车 ? ?
?
第二次
拉小车 ? ?
第三次
拉小车 ? ?
小组间讨论交流实验结果:
各个小组分别到展示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表格及数据,从而讨论得出结论: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太陡了
我们怎样爬上这座高山?
三、拓展提高
盘山公路修成“S”型,就是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为什么不修成像滑梯一样的斜面呢?
S型是斜面的变形
斜面还能怎样变形的?(这是本节 课的难点)
实践操作活动:
拿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边贴在一只铅笔上,然后将斜面围着铅笔绕了起来。
螺纹就是螺旋,它是斜面的变形。
四、应用知识



再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或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汇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从斜坡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斜面的知识你了解得怎么样?做做习题吧。
(完成随堂测验纸上的习题,通过习题的统计数据,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五、课堂总结
说板书设计
斜坡的启示
斜面
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总结
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自己动手实验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而且聚焦了探索问题,学生自然而然的获取了新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