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2019·四川绵阳市第三次诊断)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物体速度增大,则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增大
C.物体的温度或者体积变化,都可能引起物体内能变化
D.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加一定相同
E.绝热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增大,其内能一定减少
答案 ACE
解析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A正确;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温度,与宏观速度无关,B错误;物体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的动能与所有分子势能的和,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而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所以物体内能与温度和体积有关,C正确;根据C选项的分析,升高相同温度,但体积关系未知,所以内能变化无法判断,D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容器绝热,Q=0,气体体积增大,所以气体对外做功,W<0,所以ΔU<0,内能减少,E正确.
2.(多选)(2020·山西吕梁市第一次模拟)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1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
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
E.b和c两个状态中,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的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
答案 ADE
解析 在ab过程中体积不变,则W=0,但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即ΔU>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气体一定吸热,故A正确;过程bc中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即ΔU=0,但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Q>0,气体吸热,则B错误;过程ca中温度降低即ΔU<0,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故C错误;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的温度最低,故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则D正确;b和c两个状态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c状态体积大分子密集程度小,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的气体分子撞击次数少,故E正确.
3.(多选)(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2所示的循环,图线由两条绝热线和两条等容线组成,其中,a→b和c→d为绝热过程,b→c和d→a为等容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a→b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C.b→c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增多
D.c→d过程中,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减少
E.d→a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答案 ACD
解析 a→b过程为绝热过程,Q=0,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所以内能ΔU>0,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故A正确,B错误;b→c过程中,体积不变 ,由=C可知,当压强变大时,温度升高,故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c→d过程为绝热过程,体积变大,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减少,故D正确;d→a过程中,为等容变化,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可知ΔU<0,W=0,ΔU=W+Q,故Q<0,气体放热,故E错误.
4.(多选)(2019·福建龙岩市3月质量检查)如图3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的p-V图像,图线1、2是两条等温线,A、B是等温线1上的两点,C、D是等温线2上的两点,图线AD、BC均与V轴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等温线1对应的气体温度比等温线2对应的气体温度高
B.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气体一定吸收热量
C.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气体吸收的热量比气体对外界做功多
D.从状态C变化到状态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大,但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E.从状态D变化到状态A,气体放出的热量比外界对气体做功少
答案 BCD
解析 从C→B为等压变化,由公式=C可知,等温线1对应的气体温度比等温线2对应的气体温度低,故A错误;从状态A到状态B为等温变化,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Q+W,所以气体一定吸收热量,故B正确;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Q+W,所以气体吸收的热量比气体对外界做功多,故C正确;从状态C到状态D为等温变化,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体积减小,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大,故D正确;从状态D变化到状态A,温度降低,内能减小,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ΔU=Q+W,所以气体放出的热量比外界对气体做功多,故E错误.
5.如图4所示,曲线为某理想气体在p-V图像中的两条等温线,现该气体分别从状态A到达状态B、C,其中A→B过程气体内能减少35 J,A→C过程气体对外做功20 J.
(1)若状态A的温度为900 K,求状态B的温度;
(2)定量分析A→C过程中吸放热情况.
图4
答案 (1)300 K (2)放出热量15 J
解析 (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解得:TB=300 K.
(2)B、C所在曲线为等温线,则状态B与状态C内能相同,A→C过程:ΔU=W+Q,解得Q=-15 J,即放出热量15 J.
6.(2019·福建莆田市5月第二次质检)如图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C的状态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35 J,外界对气体做了90 J的功.已知状态A时气体的体积VA=600 cm3.求:
图5
(1)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热交换的热量;
(2)状态A时气体的压强pA.
答案 (1)吸收热量45 J (2)1.5×105 Pa
解析 (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W+Q①
由①代入数据得Q=+45 J②
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45 J.
(2)从状态A到状态B为等容变化过程,根据查理定律有=③
从状态B到状态C为等压变化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④
从状态A到状态B,外界对气体不做功;
从状态B到状态C,外界对气体做功,W=pBΔV⑤
又ΔV=VB-VC,VB=VA⑥
由③④⑤⑥式代入数据得:pA=1.5×105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