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答案 B
2.(多选)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答案 CD
解析 光电流的大小只与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光电子数目有关,而与光照时间的长短无关,选项A错误;无论光照强度多大,光照时间多长,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选项B错误;遏止电压即反向截止电压,eU0=hν-W,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则遏止电压越大,故选项C正确;无论光照强度多小,光照时间多短,只要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就能产生光电效应,即一定能产生光电子,故选项D正确.
3.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答案 C
解析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A错误;电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有确定的静止质量,是一种物质实体,速度可以低于光速,光子代表着一份能量,没有静止质量,速度永远是光速,故B错误;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故C正确;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故D错误.
4.(2019·云南第二次统一检测)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结合图像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入射光的频率小于ν0也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B.该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C.若用频率是2ν0的光照射该金属,则遏止电压为
D.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入射光的频率必须要大于等于ν0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选项A错误;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选项B错误;若用频率是2ν0的光照射该金属,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2hν0-hν0=hν0=U0e,则遏止电压为U0=,选项C正确;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遏止电压越大,选项D错误.
5.(2019·重庆市4月调研)如图2,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某种金属板连接,用一束蓝光照射金属板时验电器金属箔片未张开,下列措施中可能使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是( )
图2
A.换用强度更大的蓝光照射
B.换用红外线照射
C.换用极限频率较大的金属板
D.换用极限频率较小的金属板
答案 D
解析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选项A错误;红外线的频率小于蓝光的频率,则换用红外线照射仍不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错误;根据Ek=hν-hν0可知,换用极限频率较小的金属板可发生光电效应,验电器金属箔片会张开,选项C错误,D正确.
6.(2019·陕西渭南市教学质检(二))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只要所接收到的功率不低于2.3×10-18 W,眼睛就能察觉.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光速为3×108 m/s,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每秒至少接收到的绿光光子数为( )
A.6 B.60 C.600 D.6 000
答案 A
解析 绿光光子能量E=hν=h≈3.8×10-19 J,所以每秒内最少接收光子数n==≈6,B、C、D错误,A正确.
7.(2019·辽宁大连市第二次模拟)用一束绿光和一束蓝光照射某种金属的表面,均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蓝光照射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更大
B.用蓝光照射金属时,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更多
C.增加光照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D.如果换用红光照射,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 A
解析 因为蓝光频率更高,根据Ek=hν-W,所以用蓝光照射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更大,A正确;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光强有关,由于不知道光的强度,所以无法确定,B错误;根据Ek=hν-W,可知最大初动能与光强无关,C错误;因为红光的频率比绿光的小,但无法比较红光的频率与该金属极限频率的大小关系,故无法确定是否会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
8.(2019·陕西汉中市下学期模拟)用如图3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某一位置,开关S闭合时,用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用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则( )
图3
A.a光的强度一定大于b光的强度
B.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阴极K的极限频率
C.b光的频率一定小于阴极K的极限频率
D.开关S断开后,用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一定不会发生偏转
答案 B
解析 用某种光照射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光的强度无关,所以无法判断a、b光的强度,故A错误;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知a光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故B正确;由于在光电管两端加了反向电压,用b光照射时,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所以无法判断是否发生光电效应,即无法判断b光的频率与阴极K的极限频率大小关系,故C错误;由于在光电管两端加了反向电压,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即电子能从阴极运动到阳极,所以断开开关即不加反向电压时,电子一定能从阴极运动到阳极,即电流计G的指针一定发生偏转,故D错误.
9.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就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他通过如图4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0与入射光频率ν,作出图乙所示的U0-ν图像,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普朗克常量h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图4
A.h= B.h=
C.h= D.h=
答案 A
解析 根据Ek=hν-W及动能定理eU0=Ek,得U0=ν-,所以图像的斜率k==,则h=,故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