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在叠加场和组合场中的运动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磁场、力学、电场等知识的综合应用,高考往往以计算压轴题的形式出现.
2.学习本专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审题能力、推理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可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难题、压轴题的信心.
3.用到的知识主要有:动力学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观点、能量观点(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电场的观点(类平抛运动的规律)、磁场的观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规律).
1.叠加场
电场、磁场、重力场共存,或其中某两场共存.
2.无约束情况下的运动
(1)洛伦兹力、重力并存
①若重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重力和洛伦兹力不平衡,则带电粒子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由此可求解问题.
(2)电场力、洛伦兹力并存(不计重力的微观粒子)
①若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不平衡,则带电粒子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可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
(3)电场力、洛伦兹力、重力并存
①若三力平衡,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重力与电场力平衡,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若合力不为零且与速度方向不垂直,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可用能量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求解问题.
3.有约束情况下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受轻杆、轻绳、圆环、轨道等约束的情况下,常见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此时解题要通过受力分析明确变力、恒力做功情况,并注意洛伦兹力不做功的特点,运用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例1 (2017·全国卷Ⅰ·16)如图1,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a、mb、m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图1
A.ma>mb>mc B.mb>ma>mc
C.mc>ma>mb D.mc>mb>ma
答案 B
解析 设三个微粒的电荷量均为q,
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则
mag=qE①
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力平衡,则
mbg=qE+qvB②
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力平衡,则
mcg+qvB=qE③
比较①②③式得:mb>ma>mc,选项B正确.
变式1 (多选)(2019·山东济南市上学期期末)如图2所示,两竖直平行边界内,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平行纸面)向下,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负电小球从P点以某一速度垂直边界进入,恰好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增大小球从P点进入的速度但保持方向不变,则在小球进入的一小段时间内( )
图2
A.小球的动能减小
B.小球的电势能减小
C.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
D.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答案 ACD
解析 带负电的小球受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电场力F和向下的洛伦兹力F洛,这三个力都在竖直方向上,小球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受到的合力一定是零,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球的入射速度增大时,洛伦兹力增大但不做功,电场力和重力不变,小球将向下偏转,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向上,则它们的合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动能减小.电场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的机械能减小,电势能增大.重力对小球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故A、C、D正确,B错误.
1.组合场:电场与磁场各位于一定的区域内,并不重叠,或在同一区域,电场、磁场交替出现.
2.分析思路
(1)划分过程:将粒子运动的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阶段选取不同的规律处理.
(2)找关键:确定带电粒子在场区边界的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3)画运动轨迹:根据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大致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图,有利于形象、直观地解决问题.
模型1 磁场与磁场的组合
例2 (2017·全国卷Ⅲ·24)如图3,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xOy平面)向里的磁场.在x≥0 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x<0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λB0(常数λ>1).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向射入磁场,此时开始计时,当粒子的速度方向再次沿x轴正向时,求:(不计重力)
图3
(1)粒子运动的时间;
(2)粒子与O点间的距离.
答案 (1)(1+) (2)(1-)
解析 (1)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在x≥0区域,圆周半径为R1;在x<0区域,圆周半径为R2.由洛伦兹力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得
qB0v0=m①
qλB0v0=m②
设粒子在x≥0区域运动的时间为t1,则
t1=③
粒子在x<0区域运动的时间为t2,则
t2=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所求时间为
t=t1+t2=(1+)⑤
(2)由几何关系及①②式得,所求距离为
d=2(R1-R2)=(1-)
变式2 (2019·江苏南京市六校联考)如图4所示,在矩形区域ABCD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BC右侧Ⅰ、Ⅱ两区域存在匀强磁场,虚线L1、L2、L3是磁场的边界线(BC与L1重合),宽度相同,方向如图所示,区域Ⅰ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重力不计)从AD边中点以初速度v0沿水平向右方向进入电场,粒子恰好从B点进入磁场,经区域Ⅰ后又恰好从与B点同一水平高度处进入区域Ⅱ.已知AB长度是BC长度的倍.
图4
(1)求带电粒子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区域Ⅰ磁场的宽度L;
(3)要使带电粒子在整个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求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B2的最小值.
答案 (1) (2) (3)1.5B1
解析 (1)设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与水平方向成θ角,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由类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关系有:tan θ==,则θ=30°,根据速度关系有:v==;
(2)设带电粒子在区域Ⅰ中的轨道半径为r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1=m,轨迹如图甲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L=r1
解得:L=;
(3)当带电粒子不从区域Ⅱ右边界离开磁场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设区域Ⅱ中最小磁感应强度为B2m,此时粒子恰好不从区域Ⅱ右边界离开磁场,对应的轨迹半径为r2,轨迹如图乙所示:
同理得:qvB2m=m
根据几何关系有:L=r2(1+sin θ)
解得:B2m=1.5B1.
模型2 电场与磁场的组合
例3 (2019·全国卷Ⅰ·24)如图5,在直角三角形OPN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带正电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加速后,沿平行于x轴的方向射入磁场;一段时间后,该粒子在OP边上某点以垂直于x轴的方向射出.已知O点为坐标原点,N点在y轴上,OP与x轴的夹角为30°,粒子进入磁场的入射点与离开磁场的出射点之间的距离为d,不计重力.求:
图5
(1)带电粒子的比荷;
(2)带电粒子从射入磁场到运动至x轴的时间.
答案 (1) (2)
解析 (1)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加速后的速度大小为v.由动能定理有qU=mv2①
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洛伦兹力提供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②
由几何关系知d=r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④
(2)由几何关系知,带电粒子射入磁场后运动到x轴所经过的路程为s=+rtan 30°⑤
带电粒子从射入磁场到运动至x轴的时间为t=⑥
联立②④⑤⑥式得t=⑦
变式3 (2019·河南平顶山市一轮复习质检)如图6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二、三象限内有方向沿y轴正向的匀强电场,第一、四象限内有圆形有界磁场,有界磁场的半径为L,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里,磁场边界与y轴相切于O点,在x轴上坐标为(-L,0)的P点沿与x轴正向成θ=45°角斜向上射出一个速度大小为v0的带电粒子,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粒子经电场偏转垂直y轴射出电场,粒子进入磁场后经磁场偏转以沿y轴负方向的速度射出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图6
(1)粒子从y轴上射出电场的位置坐标;
(2)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及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粒子从P点射出到射出磁场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答案 (1)(0,L) (2) (3)+
解析 (1)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的逆运动,
水平方向:L=v0cos θ·t1,
竖直方向:y=v0sin θ·t1,
解得:y=L,
粒子从y轴上射出电场的位置为:(0,L);
(2)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a=,
竖直分位移:y=at12,
解得:E=;
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以沿y轴负方向的速度射出磁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得:A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
AD=y=L,
因此AC刚好为圆形有界磁场的直径,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L,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
其中,粒子的速度:v=v0cos θ,
解得:B=;
(3)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1==,
粒子离开电场进入磁场前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x=L-L,
粒子做直线运动的时间:t2==,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时间:t3=T=×=,
粒子总的运动时间:t=t1+t2+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