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A ;
B 年;C 。
唐玄宗前期
907
安史之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一目
安史之乱
第二目
黄巢起义
与
唐朝灭亡
第三目
五代十国的
更迭与分立
篇 目
乱
衰
亡
续
安史之乱—乱
忆 昔
(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唐)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为什么?
一、安史之乱
学习与探究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
是指755—763年安禄山、史思明等人为夺取中央政权而发动的叛乱。对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对唐朝来说,是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1.何为“安史之乱”?
历史故事新讲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是我惹的祸吗?
美色误国?
唐玄宗在位44年
以开元为年号29年
以天宝为年号14年
752年
734年
742年
姚崇
宋璟
755年
李林甫
姚崇、宋璟等贤臣,
协助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713年
楊国忠
玄宗怠政
材料一: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长恨歌》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2.背景
(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材料二:朱门酒肉臭( xiù),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材料三:从 713—755 年,唐对吐蕃用兵 26 次,对突厥用兵 12 次,对契丹用兵9 次,对奚用兵 2 次,对南诏用兵 6 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材料四: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材料五: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新唐书》中保留了有关节度使权力的记载: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3)节度使集权,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安禄山
一人担任范阳、河东、平卢三地节度使,拥兵15万人
渔阳鼙(pí)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白居易《长恨歌》
观看视频,记录下重要信息:
时间、叛军首领、结果。
2.安史之乱经过
时间
叛军首领
结果
755-763
安禄山
史思明
叛军被平定
2.经过
材料一:安史之乱前,全国户数890多万,乱后仅剩190多万。
材料二:“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主要是指黄河流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后唐书》
(1)造成人口锐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2)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四: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又增设了许多的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是独立的小王国。
(3)节度使权势加大,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3.影响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衰亡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战争频繁;
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农民大起义
1.原因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知识小链接:唐朝末年8个皇帝,有7个是宦官根据自己的需要拥立的。“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 宦官专权,加深了政治的黑暗,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衰与亡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2.概况
起义军将领朱温投降唐朝,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大起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3.起义的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4.唐朝灭亡
⑴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⑵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朱温
评价安史之乱和黄巢大起义
事件 性质 影响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它是一场叛乱,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它是一场农民起义,是一场反抗统治者残暴统治的阶级斗争。
战乱使唐朝社会遭受了空前浩劫,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历史评价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续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南方出现哪些政权先后并存?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续
2.五代十国持续的时间 年。
907—960
3.从上图能看出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国君主大致有什么特点吗?五代十国出现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掌握兵权的武将出身;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材料: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北方社会存在什么问题?
政权更迭,动荡不安。
北方
4.影响
南方
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原因?)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5.发展趋势
春秋战国
隋朝时期形势图
隋朝
秦朝
统一是主流
北宋
五代十国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有所获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朱温夺权
由盛转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巧助记
五代有更替:梁、唐、晋、汉、周,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天下乱。
如果再给唐玄宗一次机会,回到安史之乱前,他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避免历史重演?
以史为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谢观看!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