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新版导学案 选择性必修 第2 册第 3 章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新版导学案 选择性必修 第2 册第 3 章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21 17: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一、理想变压器
1.构造
如图1所示,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
图1
(1)原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
(2)副线圈:与负载连接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
2.原理
电流磁效应、电磁感应.
3.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
理想变压器 (1)没有能量损失(绕线无电阻、铁芯无涡流) (2)没有磁通量损失(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中)
基本关系 功率关系 根据能量守恒可得: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即P入=P出
电压关系 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其匝数之比,公式:=,与负载、副线圈的个数无关
电流关系 (1)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2)有多个副线圈时:由P入=P出得I1U1=I2U2+I3U3+…+InUn或I1n1=I2n2+I3n3+…+Innn
频率关系 f1=f2(变压器不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4.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1)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如图2甲(降压作用)、乙(升压作用)所示.
图2
(2)互感器
自测1 关于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压器只对变化的电流起作用,对恒定电流不起作用
B.变压器不但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还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C.正常工作的变压器,当副线圈与用电器断开时,副线圈两端无电压
D.变压器副线圈并联更多的用电器时,原线圈输入的电流随之减小
答案 A
二、电能的输送
如图3所示,发电站输出电功率为P,输电电压为U,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P′,用户的电压为U′,输电电流为I,输电线总电阻为R.
图3
1.输电电流
I===.
2.电压损失
(1)ΔU=U-U′
(2)ΔU=IR
3.功率损失
(1)ΔP=P-P′
(2)ΔP=I2R=()2R
4.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方法
(1)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由R=ρ知,可加大导线的横截面积、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做导线.
(2)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在输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根据P=UI,要减小电流,必须提高输电电压.
自测2 (多选)(2019·山东菏泽市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如图4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恒定、输电线上的电阻不变,假设用户所用用电器都是纯电阻用电器,若发现发电厂发电机输出的电流增大了,则可以判定(  )
图4
A.通过用户的电流减小了
B.用户接入电路的总电阻减小了
C.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减小了
D.加在用户两端的电压变小了
答案 BD
解析 如果发电机输出电流增大,输送电流增大,通过用户的电流增大,A项错误;由于输电线上的损失的电压增大,因此降压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均减小,即加在用户两端的电压变小了,D项正确;由I2U2=I22R+(I2)2R用户可知,输送电流增大,是由于R用户减小引起的,B项正确;当用户总电阻减小时,即用户所用用电器增多,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增大,C项错误.
例1 (2016·全国卷Ⅰ·16)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5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和4 Ω,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图5
A.2 B.3 C.4 D.5
答案 B
解析 开关断开时,电路如图甲所示,原、副线圈的电流比=,通过R2的电流I2=,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I2(R2+R3)=,由=可得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5I2,则U=U1+IR1=5I2+3I;开关闭合时,电路如图乙所示,原、副线圈的电流比=,通过R2的电流I2′=,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I2′R2=,由=可得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4I2,则U=U1′+4IR1=4I2+12I,联立解得=3,选项B正确.
变式1 (多选)(2016·全国卷Ⅲ·19)如图6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和b.当输入电压U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9∶1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9
C.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9∶1
D.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9
答案 AD
解析 设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所以原线圈输入端电压为U1=9U0,副线圈两端电压为U2=U0,故=,==,A正确,B错误;根据公式=可得,=,由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根据公式P=UI可得,灯泡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9,C错误,D正确.
变式2 (多选)(2019·河南郑州市第一次模拟)如图7甲所示,变压器原、副线圈上有L1、L2、L3、L4四只灯泡,它们的规格均为“9 V 12 W”,当在该变压器cd端输入交变电压u(u-t图像如图乙所示)时,四只灯泡都正常发光,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a、b端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27sin 100πt(V)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
C.流过灯泡L2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D.电流表的示数为4 A,ab端输入的功率Pab=48 W
答案 BD
解析 由输入端交变电压u-t图像可求出电压有效值为27 V,灯泡规格均为“9 V 12 W”,四只灯泡都正常发光,所以a、b端输入电压的有效值是27 V+9 V=36 V,由题图乙知交流电的周期是0.02 s,所以a、b端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 100πt(V),故A错误;四只灯泡都正常发光,所以副线圈电压为9 V,根据理想变压器电压比规律得出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故B正确;由题图乙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则流过灯泡L2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100次,故C错误;电流表的示数为I=3× A=4 A,a、b端输入的功率Pab=4×12 W=48 W,故D正确.
1.匝数比不变的情况(如图8)
图8
(1)U1不变,根据=,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不论负载电阻R如何变化,U2不变.
(2)当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I2变化,输出电流I2决定输入电流I1,故I1发生变化.
(3)I2变化引起P2变化,P1=P2,故P1发生变化.
2.负载电阻不变的情况(如图9)
图9
(1)U1不变,发生变化,故U2变化.
(2)R不变,U2变化,故I2发生变化.
(3)根据P2=,P2发生变化,再根据P1=P2,故P1变化,P1=U1I1,U1不变,故I1发生变化.
例2 (2018·天津理综·4)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供电,电路如图10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I、U,R消耗的功率为P.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则(  )
图10
A.R消耗的功率变为P
B.电压表V的读数变为U
C.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2I
D.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答案 B
解析 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由E=知,原线圈中输入电压变为原来的,频率变为原来的.根据=,知U2变为原来的,即U2=U,则通过R的电流变为原来的,R消耗的功率P2==P,根据=,原线圈上的电流也变为原来的,即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I,故选B.
变式3 (2019·贵州毕节市适应性监测(三))如图11所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电流表A1内阻不可忽略,其余的均为理想的电流表和电压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沿c→d的方向滑动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电压表V1、V2示数不变,V3示数变小
B.电压表V1、V2示数变小,V3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A2的示数都增大
D.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增大
答案 C
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从c向d滑动的时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副线圈的总电阻减小,假设副线圈的总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的总电流I2=增大,变压器的电流关系=可知原线圈的总电流I1增大,则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U0-I1RA减小,又=,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3=U2-I2R0减小,而电压表V1测量值是U1;电压表V2测量值是U2,电压表V3测量值是U3,电流表A1测量值是I1,电流表A2测量值是I2,故A、B、D错误,C正确.
1.理清三个回路
图12
远距离输电电网间的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输电过程的电路被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回路,即电源回路、输送回路和用户回路.在每个回路中,变压器的原线圈是回路的用电器,而相应的副线圈是下一个回路的电源,每个回路均可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而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关系则是联系不同回路的桥梁.
2.抓住联系
(1)理想的升压变压器联系了电源回路和输送回路,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可得:线圈1(匝数为n1)和线圈2(匝数为n2)中各个量间的关系是=,P1=P2,I1n1=I2n2.
(2)理想的降压变压器联系了输送回路和用户回路,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可得:线圈3(匝数为n3)和线圈4(匝数为n4)中各个量间的关系是=,P3=P4,I3n3=I4n4.
3.掌握一个关系
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导线将能量输送给线圈1,线圈1上的能量就是远程输电的总能量,在输送过程中,先被输送回路上的导线电阻损耗一小部分,剩余的绝大部分通过降压变压器和用户回路被用户使用消耗,所以其能量关系为P1=P线损+P用户.
例3 (多选)(2019·广东深圳市4月第二次调研)如图13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发电厂输出电压U1=104 V,输出功率P1=109 W,两个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分别为n1∶n2=1∶100、n3∶n4=100∶1,输电线总电阻r=50 Ω.则(  )
图13
A.U4=U1
B.I4=I1
C.通过电阻r的电流I2=2×104 A
D.电阻r损耗的电功率为5×107 W
答案 BD
解析 I1==105 A,根据=可得,I2=I1=×105 A=103 A,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103 A,故C错误;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r=I2r=103×50 V=5×104 V,根据=可得,U2=U1=100×104 V=106 V,则U3=U2-Ur=106 V-5×104 V=9.5×105 V,U4=U3=×9.5×105 V=9.5×103 V,则U4≠U1,故A错误;由于I2=I3,I4=I3=×103 A=105 A,则I4=I1,故B正确;电阻r损耗的电功率Pr=I22r=(103)2×50 W=5×107 W,故D正确.
变式4 (2019·广东清远市期末质量检测)如图14所示,一个小型水电站,其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 一定,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1 和理想降压变压器T2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T1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1和P1,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2和P2;T2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3和P3,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4和P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4
A.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U2减小,U4减小
B.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P1增大,P3减小
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ΔP=
D.要减小线路的损耗,应增大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同时应增大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答案 D
解析 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一定,匝数不变,根据=,知U2不变,故A错误;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则输入功率增大,即P3变大,故B错误;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ΔP=2R,故C错误;输送功率一定时,根据P=UI和P损=I2R知,要减小线路的损耗,应增大输送电压,又U1一定,根据=知,应增大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U3=U2-I2R,U2增大,I2减小,所以U3增大,用户电压U4不变,根据=知,应增大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故D正确.
1.自耦变压器
自耦变压器(又称调压器),它只有一个线圈,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另一个线圈,当交流电源接不同的端点时,它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对自耦变压器均适用,如图15所示.
图15
2.互感器
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两者比较如下: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原理图
原线圈的连接 并联在高压电路中 串联在交流电路中
副线圈的连接 连接电压表 连接电流表
互感器的作用 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 将大电流变为小电流
利用的公式 = I1n1=I2n2
例4 如图16所示的调压器,滑动触头P和Q都可以调节,在输入交变电压一定的条件下,要使输出电压增大,输入电流增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图16
A.Q不动,P向下移动
B.Q不动,P向上移动
C.P不动,Q向上移动
D.P不动,Q向下移动
答案 A
解析 Q不动,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不变,P向下移动,原线圈匝数n1减小,输入电压U1不变,副线圈匝数n2不变,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知,副线圈的电压增大,即输出电压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输出电流增大,输入电流随之增大,故A正确;Q不动,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不变,P向上移动,原线圈匝数n1增大,输入电压U1不变,副线圈匝数n2不变,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知,副线圈的电压变小,即输出电压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输出电流减小,输入电流随之减小,故B错误;若P不动,则原线圈的匝数不变,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知,副线圈的电压不变,输出电压不变,Q向上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输出电流变大,则输入电流随之变大,故C错误;若P不动,则原线圈的匝数不变,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知,副线圈的电压不变,输出电压不变,Q向下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输出电流减小,则输入电流随之减小,故D错误.
变式5 (2019·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钳形电流表由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组合而成,常用来测量电流强度很大的电流,其原理如图17.若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500,电流表A的示数为1 A,则(  )
图17
A.钳形电流表的钳口是电流互感器的铁芯
B.钳形电流表能够用来测量直流电的电流
C.被测电路电流的平均值为500 A
D.被测电路电流的最大值为500 A
答案 A
解析 钳形电流表的钳口是电流互感器的铁芯,A正确;互感器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的互感原理,不能用于测量直流电,故B错误;由=得:I1== A=500 A,因为电流表测的是有效值,故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