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 目标 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和平解放的史实。
教学 重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
教学 难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 1.毛主席进京的第一个考试就是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为什么要召开此次会议?此时,政协有何作用? 小组回答: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二)政协会议的会议内容 1.说说政协会议通过的几项主要内容。 小组回答: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展示史料: 材料: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3.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内容体现了《共同纲领》中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的哪些内容? 小组回答:我国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4.史料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5.通过这则材料,请同学们分清楚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几个时间概念代表的时间段。 小组回答:碑文中的“三年”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三十年,“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阶段。 (三)政协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教师讲述:分清历史阶段后,我们接着学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 (一)过程 1.史料展示(或者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 材料: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2.你们知道此时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吗? 小组回答:54代表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共领导革命的28个春秋。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不过,54门炮,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当时确定的只有54个民族,后来才确定,中国有56个民族;28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走过的28年历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令无数的国人感到民族终于有了希望,有了前途,人们彻夜狂欢。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小组回答: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 1.简要地介绍一下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过程。 提示: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做简要的回答。 3.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小组回答: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教师小结: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用语“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因为我国还有港澳台在当时还没有实现统一,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激趣导入,引入变态发育的话题。
板 书 设 计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开国大典 三、西藏和平解放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