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 4.9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下)课件(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 4.9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下)课件(5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1 08: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高一年级 历史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下)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美国内战(1861-1865年)
印第安人从100万锐减到24万,仅1802年到1822年,被掠夺土地就达到了1500万英亩。
美国北部 资本主义工商业
美国南部
奴隶制 种植园经济
英 国




原料 劳动力 市场
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1860年代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总统。林肯曾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美国内战形势图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的《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林肯审阅《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内战的转折
1865年南方叛军指挥官罗伯特·李将军
向北方指挥官格兰特将军投降
啊,船长,我的船长!
我们艰苦的航程已经终结,
这只船安然渡过了一切风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经获得。
港口在望,我听见钟声在响,人们都在欢呼,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它显得威严而英武。
可是,啊,心啊!心啊!心啊!
啊,殷红的鲜血长流,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节选
这位维护了国家统一、为此后美国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基础的总统,令美国人民深切缅怀。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美国内战(1861-1865年)
2.意大利的统一(1859-1870年)
读图,指出推动意大利统一的核心区域及主要力量。
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的首相,实施各种政策发展经济,并设法取得法国的支持,打击主要的敌人奥地利。
传奇英雄加里波第
加里波第进军西西里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美国内战(1861-1865年)
2.意大利的统一(1859-1870年)
3.德意志的统一(1864-1871年)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9世纪
上半期的德意志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纺织厂
德意志重工业发展的状况(以1846年为10)
俾斯麦(1815年—1898年)
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决议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
——俾斯麦
1864-1871年,普鲁士发动了对丹麦、奥利地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1月18日)
分析《德国君主立宪制示意图》,思考: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英国有何不同?
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统一后的德国,仅用大约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英国用100余年才完成的工业革命。
德国逐渐从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工业生产在1874年超过法国,1895年又超过了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美国内战(1861-1865年)
2.意大利的统一(1859-1870年)
3.德意志的统一(1864-1871年)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封建农奴制的危机
农奴制: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关系。农奴耕种份地(没有所有权),交纳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可以买卖,但不能随意处死。
时 间 农奴起义次数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0年~1861年 591次
1801-1861年,俄国农奴起义频发
俄国人口比例
俄国机器与手工生产比例
沙俄与英国生铁产量的比较
克里米亚战争示意图
克里米亚半岛
俄国的士兵非常勇敢。但是,他们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的步枪射程的1/3。他们用帆船来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克里米亚半岛上没有铁路,他们不得不用大车来拉军需品。
农奴出身的士兵长期营养不良,疾病、饥饿和寒冷交困,使俄军非战斗性减员严重。
恩格斯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一个生产方式落后的民族对几个具有现代生产方式的民族的一场无望的战争”。
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 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人与人关系的变化)
农奴得到高价赎买的份地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改变封建 生产关系
1864-1872年俄国经济发展的几项指标
工人数量增长了1.5倍
国内贸易总额增长了1.6倍
私人银行从1家增至33家;对内发放贷款额增长18倍
领域 改革内容 评价
政治体制
司法制度
军事
教育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
地方和城市的实权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里
废除了等级审判制度,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促进军队的近代化
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推动教育近代化
沙俄在
其它领域的改革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美国内战(1861-1865年)
2.意大利的统一(1859-1870年)
3.德意志的统一(1864-1871年)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5.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幕府封建军事专制
政治制度:幕藩制
阶级关系:等级身份制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生产关系 :封建土地所有制
19世纪中期日本的纺织工场图
1853年美国军舰入侵日本
阶 级 矛 盾 激 化
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
工场手工业发展
中下级武士不满增强
生产关系的变化
美国军舰叩关
民 族 矛 盾 激 化
统 治 阶 级 分 化
劳动人民贫困反抗
幕府统治危机

明治天皇
1868年初,倒幕派发动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后来很快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明治维新政策
废藩置县、近代天皇制
闭关锁国政策
世袭武士——
武士道
汉学,儒家文化
幕府封建统治
幕藩体制(割据)
领主土地所有制
重农抑商政策
等级身份制
政 治
经 济
对 外
政 策
军 事
文 化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
第二条 皇位,依皇宗典范之规定,由皇族男系子孙
继承之。
第三条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第五条 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
第十条 天皇规定行政部门之官制及文武官员之俸给,
任免文武官员……
第十一条 天皇统率陆海军。
——摘自《大日本帝国宪法》
天皇至高无上,不可侵犯;议会、内阁、军部等机构相互牵制,在天皇控制下代行权力






明治维新政策
废藩置县、近代天皇制
土地私有,统一地税
引进技术,殖产兴业
闭关锁国政策
世袭武士——
武士道
汉学,儒家文化
幕府封建统治
幕藩体制(割据)
领主土地所有制
重农抑商政策
四民平等,废等级身份制
等级身份制
政 治
经 济
对 外
政 策
军 事
文 化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引进西方国家铁路技术






明治维新政策
废藩置县、近代天皇制
土地私有,统一地税
引进技术,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闭关锁国政策
世袭武士——
武士道
汉学,儒家文化
幕府封建统治
幕藩体制(割据)
领主土地所有制
重农抑商政策
脱亚入欧
四民平等,废等级身份制
武士道
等级身份制
征兵制(义务兵役制)
政 治
经 济
对 外
政 策
军 事
文 化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新式学校
明治时期日本教育普及率
明治时期的音乐会






明治维新政策
废藩置县、近代天皇制
土地私有,统一地税
引进技术,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闭关锁国政策
世袭武士——
武士道
汉学,儒家文化
幕府封建统治
幕藩体制(割据)
领主土地所有制
重农抑商政策
脱亚入欧
四民平等,废等级身份制
武士道
等级身份制
征兵制(义务兵役制)
政 治
经 济
对 外
政 策
军 事
文 化
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和军国主义传统。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君主立宪制
美国内战






意大利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展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早期资产
阶级革命
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思想解放变革先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