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1 05:2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情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烦恼: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材料一: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到0.13元,有2.7亿人每天能挣到0.14元。—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报表
材料一、二反映了农村当时的什么状况?
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普遍缺乏生产积极性。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状况?
由于政社合一,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导致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收入少,积极性不高。
1978年以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是有名的贫困村。
小岗村的农民是如何做的?
材料:“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基础
重点解析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土地私有
土地公有
背景:
开始时间及地点:
基础:
形式:
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土地公有
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一、农村的改革之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请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意义: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农业生产的方向:
专业化 商品化 社会化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首创:改革先从 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 村农民实行 _____________,自负盈亏的 ________________责任制。随后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_______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深化: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分田包干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
生产力
乡镇企业
农村
我们工厂的情况有点糟。“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一个厂长的烦恼????
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
请大家帮帮忙:
如何解决工人生产积极性低和企业没有自主权的烦恼?
整体感知
城市改革
背景:
措施:
展开:
单一公有制
政企不分
平均分配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1984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作用: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必须指出,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平均主义严重,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未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材料研读:(讨论)
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企业和职工的“大锅饭”思想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超市中琳琅满目
的商品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政策推广: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______________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5.改革形式: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经济;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__,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6.中心环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_。
7.成果: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 1978年______________。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
多种所有制
政企分开
按劳分配
增强企业活力
翻了一番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政策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___________________ 体制。
9.政策推广:199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________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________作用。
10.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______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市场
基础性
协调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8
课堂小结
推进
深化
开始
1. 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A. 农村 B. 城市 C. 行政机关 D. 事业单位
2.1980年~1982年凤阳县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实行(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
A.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A
D
练习巩固:
C
开始时间及地点:
基础:
形式:
影响:
测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化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一中反映了当时农村怎样的生产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民公社时期,人们生产积极性不高。
平均分配(吃大锅饭)造成的。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怎样的影响?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提高了积极性。
8.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3)材料三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农村中的一系列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小 测
1、我国的改革是从 开始的,最早在 地
方实行,后来发展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制。
2、《中共中央关于_____________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____________经济;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_ 分开。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
5、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制。
6.《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________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________作用。
农村
安徽凤阳小岗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
多种所有制
政企
增强企业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
基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