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质量评估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质量评估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21 21:3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质量评估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  )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搅拌
答案 B
解析 海水晒盐应用了蒸发的原理。
2.下列有关化学与自然的开发利用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冶炼金属铁通常用热还原法
B.要使海水淡化通常有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
C.用H2作为燃料的优点之一是燃烧后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D.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D
解析 高炉炼铁、铝热法炼铁均属热还原法,A项正确。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B项正确。H2作为燃料,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C项正确。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得到煤焦油,焦炭等产物,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
3.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答案 C
解析 A项,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正确;B项,铁的活泼性强于铜,该过程属于湿法炼铜,发生了置换反应,正确;C项,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方法,错误;D项,铁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强,剂钢是铁与碳的合金,正确。
4.我国湘黔渝三地交界地区是中国电解锰企业最集中的地区,被称为中国的“锰三角”。金属锰的熔点很高,常用铝热法制得粗锰,再用电解法制得纯的金属锰。铝被用于冶炼金属锰,是因为铝 (  )
A.熔点低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两性 D.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 D
解析 铝能用于冶炼难熔金属(如Mn、W等),是因为铝是一种活泼金属,还原性强,可将较不活泼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同时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使被还原出的金属熔融析出。
5.如图所示为人类使用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这个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人类使用金属的时间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共同决定的,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
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通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
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碳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煤是由非常复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 A
解析 煤的干馏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正确;煤是由非常复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不是化合物,D错误。
7.“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出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除硫酸厂尾气: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答案 C
解析 C项产物中有SO2生成,SO2是大气污染物,可导致酸雨等现象。故答案为C。
8.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验
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 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答案 D
解析 A项,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缺少了氧化过程,萃取后还要分液;B项,从海水中获取NaCl不需要化学变化(蒸发结晶);C项,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使用的量必须严格控制;D项,甲基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的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9.低碳经济的内容包括节能减排、推广无碳替代能源等。下列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推广无碳能源,发展核电和可再生能源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禁止以煤作为燃料
D.改变资源利用率低下和严重污染环境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
答案 C
解析 A项属于节能减排措施,正确;B项森林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正确;D项提高能效,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短时间内禁止以煤作为燃料是不切实际的措施,所以选C。
10.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等资源,如图所示是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氮、磷废水排入海洋,易引发赤潮
B.③中加入盐酸溶解得到MgCl2溶液,再直接蒸发得到MgCl2·6H2O
C.④⑤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答案 A
解析 含有大量氮、磷等元素的废水排入海洋能引发赤潮,A正确;MgCl2溶液直接蒸发得不到MgCl2·6H2O,得到的是Mg(OH)2,B错误;反应⑤为Br2+SO2+2H2O===H2SO4+2HBr,溴元素被还原,C错误;粗盐提纯的顺序中要注意两点,一是Na2CO3溶液在BaCl2溶液后加入,二是盐酸最后加入,D错误。
11.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水体污染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
D.CO2和氟氯代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答案 C
解析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机体缺碘引起的,与环境污染无关。
12.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用过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
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
C.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
D.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
答案 B
解析 A项,氯气有毒,倡导进行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B项,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提高了原子的利用率;C项,溴水易挥发,溴蒸气有毒,萃取操作时用碘水代替溴水能减少实验室的环境污染;D项,用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减少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所以新教材中采用铜丝和浓HNO3进行实验。绿色化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化学思想之一,也是化学研究的新方向。本题以几个常见反应为例,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原则,从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中学化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把下列各物质的制取、加工方法或反应类型填写在各题后的横线上:
(1)煤→焦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焦油→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蜡→汽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煤→水煤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油→汽油、煤油、柴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烯→聚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煤的干馏 (2)分馏 (3)裂化 (4)煤的气化 (5)石油的分馏 (6)加聚反应
解析 煤干馏后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酚类、萘、沥青等。
14.(12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的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②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产生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石灰乳,过量;
(2)过滤;
(3)盐酸,Mg(OH)2 + 2H+ = Mg2++ 2H2O;
(4)MgCl2(熔融) Mg+Cl2↑.
解析 (1)工业上常加入廉价的石灰乳使海水中的硫酸镁转化为氢氧化镁,为了使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应加入过量的石灰乳;(2)加入石灰乳产生Mg(OH)2,通过过滤将Mg(OH)2分离出来;(3)用盐酸溶解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 + 2H+ = Mg2++ 2H2O;(4)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 Mg+Cl2↑
15.(14分)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操作⑥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代反应的范畴很广,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然而,这种材料造成的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馏
(2)①②③
(3)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H3CH2OH
nCH2==CH2
(4)白色污染
解析 根据“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知E为乙烯。一方面,乙烯可以转化成F,另一方面,乙烯与水反应生成B。结合“B、F都是家庭中常见的物质”的信息,推断B是乙醇,F是聚乙烯。观察框图,C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得到乙醇,说明C是某种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的酯。是什么酸呢?既然这种酸是家庭中常见的物质,则A是乙酸。其他答案可依次推出。
16.(14分)2011年9月29号,“天宫一号”顺利升空,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奔向“天宫一号”,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第一次对接,接下来,我国将发射“神九”、“神十”,并与“天宫一号”对接,到时候我国将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空间站中必须保持空气成分的稳定性,空间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下面的方案就是其中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镁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备氧化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
(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氯气溶解于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得到方案中的HCl、O2,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4)反应④的反应条件 是“加热”和“HCl”氛围,如果该反应没有HCl这个条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在HCl氛围中进行的目的是使该反应向________移动。
(5)方案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Mg、HCl、________等。
答案 (1)点燃 二氧化碳或CO2
(2)MgCl2
(3)Cl2+H2O===HClO+HCl 光照
(4)MgCl2+2H2OMg(OH)2+2HCl 左(或逆反应方向)
(5)Cl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