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运动场上的
“化学大夫”
氯乙烷
局部冷冻止痛、麻醉剂
第一节卤代烃
1、定义:
2、卤代烃的分类:
F、Cl、Br、I代烃
一卤、二卤、多卤代烃
饱和、不饱和卤代烃
卤代烃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
按卤素原子种类分:
按卤素原子数目分:
根据烃基是否饱和分:
完成学案填空
学案填空
(1)少数是气体,大多为液体或固体。
(2)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4)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一氯代物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的大,密度一般随烃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3、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62页第一段,并归纳完成学案填空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一、溴乙烷的结构
CH3CH2Br
或 C2H5Br
C2H5Br
电子式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怎么体现
二、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
密度比水大,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沸点低(38.4?C)。
完成学案填空
三、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水 解 反 应
消 去 反 应
①溴乙烷在水中能否电离出Br-?
它是否为电解质?请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一:
现象:
无明显变化
原因:
溴乙烷不是电解质,不能电离出Br-
(1)水解反应
条件:NaOH的水溶液
(取代反应)
②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填写学案
实验二:
现象:
产生黑褐色沉淀
原因:
未反应完的NaOH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Ag2O
实验三:
现象:
产生淡黄色沉淀
HNO3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防止生成Ag2O黑褐色沉淀,影响X-检验
2
1、写出下列卤代烃的水解方程式
有沉淀产生
2、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有如下操作,
其中合理的是 ( )
A、取氯代烃少许,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B、取氯代烃少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再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C、取氯代烃少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D、取氯代烃少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再加硝酸酸化,然后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D
思考:如何由乙烯制得溴乙烷? 如果要由溴乙烷制得乙烯,如何断键?
(2)消去反应
定 义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条 件
①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②“邻碳有氢”
完成学案填空
对消去反应的理解
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消去反应?
CH3CH2CH2Br
CH3Cl
√
√
2、下列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CH3Cl
CH3CHBrCH3
(CH3)3CCl
结论:
①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只有邻碳有氢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CH3CH2Br
CH3CH2Br
NaOH水溶液、加热
NaOH醇溶液、加热
C-Br
C-Br,邻碳C-H
CH3CH2OH
CH2=CH2
溴乙烷和碱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
小结:
比较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物
反应
条件
断键
生成物
结论
卤代烃的功与过
2000
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2840万平方公里
80年代末的2000万平方公里
2006年2950万平方公里
2008
2745万平方公里
DDT
? P.H.米勒
(瑞士化学家)
(? P.H.M Muller)
DDT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有机农药,1939年,米勒发现DDT具有优异的广谱杀虫作用,因此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
DDT在某地区土壤中的残留
练习
请写出CH3Cl、CH2Cl2、CHCl3、CCl4的水解方程式。
已知
,
练习
1、下列物质与NaOH醇溶液共热可制得烯烃的是:
C6H5CH2Cl B. (CH3) 3CBr
C. CH3CHBr CH3 D. CH3 Cl
2、写出由CH2BrCH2Br与NaOH醇溶液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
√
CH2BrCH2Br
NaOH、△
CH3CH2OH
CH≡CH+2HBr
3.以CH3CH2Br 为主要原料制备CH2BrCH2Br
4.怎样由乙烯为主要原料来制CH2OHCH2OH(乙二醇)?
CH2=CH2+Br2→CH2BrCH2Br
CH2=CH2+Br2→CH2BrCH2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