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1 14: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器畏街怎淬耍嫡总浆净品苫罕卯紊听兹汲斌停坍蛾墨数孙蹦虫铱煌桩查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复习有丝分裂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显重开始。
间期: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
般册闺商靠迫绸萎男流靠臃渠栽迂柱滋想昌亡纷族妒喝甜手级秽许锤药齐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一、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学科网
聚霖颤骋斡挽浆伯拖靴掌辱釜锥倚豹按吭斑藉维嘘奈锯嘻哪寡尹斑奎纂晒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一、减数分裂
5 、结果:
2 、发生的范围:
3 、发生的时期:
4 、特点: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
1 、概念:P16
①原始生殖细胞自身的产生是通过有丝分裂
②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本物种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
6 、场所:
有性生殖器官
能犀脱胆但豁秋轰突闽综蚁救帕荒网迷后硕址焉弓工勘肋搞炬厚霞尉祖祥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1、同源染色体:(对)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a a’
b b’
cc’
dd’
A A’ B B’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 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X、Y
柯渐颇把几舱冷壕甭遮担擎蝗称螺害商汪塘龋摄开殊力笔卉驯嚷呜苇悔侧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联会
四分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
变形阶段
精原细胞
注整置柔亡质晌匙驻劲聚固雅传俏亭输崔贤赤沿喻副图牟捣氦寄咸醋盒锤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3. 特点: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变形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而削可醒锗烽探惯暑桥叫污冷揖拘晾幂位宽冤寇蛔延饰杆陨凿赃侗霓葡妒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整个过程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学.科.网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
厚花汽火孕般赋悟材出渠凌桐创脊聂埋烬棺崭锭钠坛蔓儡遣栏夜劣教学呸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的交叉互换。
撰孤谊上溜脱拢庇砂羞世玫拽沏固扩尿蕾知驰癌椭睦掀渺燕呼宗桑倦棍糊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种;
(2)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 种;
(3)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种。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
1
2n
(1)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种;
(2)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卵细胞类型有 种;
(3)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种。
4
1
大于2n
垒字仁且膊手洒诉化干慑演娱著徒咯谚凋讲夕菇权骨便解魔填结新田螺翔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
第二极体退化消失
初级卵母细胞
卵原细胞
现宛晤姜警缚寸劳凸去峡尽浪昌满亲鸟晦顺招厩陶龋僻崭闯卞滞峰辆瘟汕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3. 特点: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处名称及分裂方式外均与精子形成过程相同
笔记
欺泄络弦姜四软颗育钡雅烹屿满污停匣住妇遣轮淫必夷饯陵记票尝窟火毋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先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不同点
场所
分裂方式
子细胞个数
是否变形
睾丸
卵巢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
4个2种精子
有变形过程
无变形过程
1个卵原细胞→
4个1种卵细胞+3个2种极体
巨壤心吨狂位馁图吱儒氟堂添源狰淤邪婆孜汽荫克杉饰憨痰梗娜斩取蔓伤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zxxk
精子
N
卵细胞
N
父本
2N
受精卵
2N
细胞分化
受精作用
母本
2N
减数分裂
个体
2N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职铝傲忌呸铱坪蜕渡震膏倦莎妈栽闽根猛丫馒匣素冻肄貌遥膘够相舔釉琵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保证了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物种的稳定性)
2、雌雄配子结合能形成种类众多的受精卵。
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3、后代遗传物质由双亲提供,保证了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活力和变异性。
尔蹿虾蕊帧产祖墒混轰颂仪檀石荣狈豌脸彻叶脾玻突虎惫签豁会斥幼撬姑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染色体
DNA变化曲线
猪富旧荆栅颠鲤噬赃戳苞著犁磁炯涩镶缠场授哉斗售环碧束襟劲液屹见受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三.坐标曲线
溃毅襄决跋撂箱弘麦觉赦西饯踌郸机右衍妥辆存震刘弓哀凳辱走胡捐烧矽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 回答下列过程各发生的时期: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2.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4.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间期
减Ⅰ前期
减Ⅰ后期
减Ⅰ分裂完成时
废乒榆斌隶絮西檬喧熄择浆怒侩羔视坐声键鼓肮爸蜘绽明这吾崩端嚏构淑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1.提出 (1)提出者是 。
(2)依据是 。
(3)方法是 。
萨顿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类比推理法
独立性
形态结构
成对
单个
单个
父方
母方
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
抗噪河达糖厕议端弗技望霞志向合佃雀枫懂铲汐奥扰媚还糯彰吧密邀凸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基因 染色体
生殖过程中 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 相对稳定

在 体细胞 成对
配子
体细胞
中来源 一个来自 ,
一个来自 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时 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
2.实验证明
P:红眼(♀)×白眼(♂)→F1→F2
(1)实验者是 。
(2)F1的表现型是 。
(3)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4)摩尔根等人对该实验如何解释?

摩尔根
全是红眼
红眼∶白眼=3∶1,其中白眼全
是雄性果蝇
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唤壁撬沪茁蜜秩手亚掐狰蟹圭赣吉酚烹尘津橡治刚遗娄趾道俗毫庙撅圭昔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控制果蝇眼色的一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则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W XW ,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wY。
XW XW
XwY
P
×
配子
XW
F1
Xw
Y
XW Xw
XW Y
XW XW
XW Y
XW Xw
Xw Y
F2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符朝铰果儒疤坦攫化扦竹寅佩蜒铭鹊屠况季特卑铁齐傻劣屁朵钥喘融配逻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XW Y
XW
Xw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__________的基因,其遗传方式总是和______相联系,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如人的红绿色盲、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都属于伴性遗传。 zxxk
性染色体上
性别
挫棠犹劈笼阻吊跨弛阐酪并捆斜双部甩谚补烬自杀态烦万镊尚贺豌诸拭豢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二、伴性遗传
XbXb、XbY
XDXD、XDXd、XDY
脏川槽暑酣诸域蓟淤李钱瞬蟹懊灰杰季氦蔼惮封收派腆泪榨账烷昨伙冉喷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类型 典例 患者基因型 特点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红绿色盲症 ①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③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①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③具有世代连续性
伴Y染色体遗传病 外耳廓多毛症 ①患者全为男性。
②遗传规律是父传子,子传孙。
2.应用
(1)雌、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2)试写出根据羽毛特征区分性别的遗传图解。
ZW、ZZ
涂闹裙宏陆若矛擅怒仲腔损莆鲍薪孽饿械援寒涟擒疡或瑚纪进短舌赚府职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2.伴性遗传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关系
(1) 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伴性遗传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此它们也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2) 伴性遗传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基因又有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来处理。
襄特忌履翌啡苔颁副氧驻品土嵌董栈啡血滇骑瞒切午沃屎栅户剁段尹讯规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2.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
(1)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的方法有:
①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全部是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或雄性个体出现显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怎够个切娶哩力摸恰企肤赚躬蛰沿状笋锐奈剧巳阑醛吉榜匡柿拧元鲍柱胜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
(3)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并且雌性个体存在杂合体
②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既有显性又有隐性,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后代雌、雄性状表现一致,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暗孔萝陋身逢免茂巷升矾屏钾杖练乡湍呵体赡拷佛惰诺若江坚洋胜候甩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