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空气课件(2课时,24+27张PPT+1份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空气课件(2课时,24+27张PPT+1份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21 14:33:55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染物的来源,知道防治污染的方法。
02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知道各气体的用途。
01
讲授新课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01
1.氧气
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氧气有哪些用途呢?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动植物呼吸
炼钢
航天
医疗急救
化工
气焊
潜水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不活泼,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
2.氮气
①用氮气做灯泡或食品包装的填充气;
②液态氮气用于医疗手术(冷冻细胞,杀伤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
③用氮气制氮肥(人工固氮,工业制氨气)。
用途
食品充氮防腐
3.稀有气体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作为保护气;
②制成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③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④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不会发生爆炸。
用途
保护空气
02
(1)污染物:
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易错警示:
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
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1.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污染源:
①工厂废气:含多种有害气体
②汽车尾气: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③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烟尘、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引起“酸雨”)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2.危害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利用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③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汽车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防治措施
4.空气质量日报
(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
①空气污染指数;
②首要污染物;
③空气质量级别;
④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和臭氧等。
(2)空气质量分级标准:
污染
指数 50以下 51~
100 101~
150 151~
200 201~
250 251~
300 300
以上
质量
级别 Ⅰ Ⅱ Ⅲ(1) Ⅲ(2) Ⅳ(1) Ⅳ(2) Ⅴ
质量
状况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保护空气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作保护气、制氮肥
作保护气、霓虹灯
污染物
危害
防治措施
有害气体、烟尘
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全球气候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课堂小结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飞船舱中需提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B
B
随堂训练
3.下列做法会加剧大气污染的是(  )
A.风力发电  B.焚烧秸杆  C.处理尾气  D.植树造林
B
4.有五种物质,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A.②④ B.①②⑤ C.②⑤ D.①③④
B(共24张PPT)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熟悉它的组成吗?人类在探索空气成分的道路上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一起开始探究之旅吧!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各成分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
02
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
01
03
知道物质的组成;明确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讲授新课
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01
为了弄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拉瓦锡,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近代化学之父。
拉瓦锡
实验步骤
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现象
一部分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实验一
曲颈甑
玻璃钟罩
汞槽
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拉瓦锡的实验结论
实验二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受当时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拉瓦锡当时并不能确定不支持燃烧的剩余4/5气体的成分,误认为剩余的气体都是氮气,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认识到空气中除氧气外,还有其他的成分。
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02
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
原理









实验
用品
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
②药品:红磷、水。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③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
步骤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
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
现象
实验
分析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点燃
实验
结论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①红磷要过量; ②装置必须密封;
③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④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要快;
⑤弹簧夹要夹紧; ⑥塞塞子要迅速;
⑦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
⑧实验所用药品一般为红磷,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
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待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哪些因素会导致结果偏小?哪些又会导致结果偏大呢?
偏小
偏大
弹簧夹未夹紧、塞塞子动作太慢。
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N2) 78%
氧气(O2)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CO2)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2. 空气的成分
氮气78%
氧气21%
其他成分1%
纯净物和混合物
03
物质按组成成分的多少如何划分?
1.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不能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空气,矿泉水等。
2.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O2、CO2等。红磷(P)和五氧化二磷(P2O5)也是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特性
表示方法
举例
联系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可用化学符号表示
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氧气(O2)、硫(S)、一氧化碳(CO)、水(H2O)等
纯净的空气、稀有气体、海水、糖水等
混合物 纯净物
分离、提纯
混合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纯净物和混合物易错提醒



1.纯净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2.带“混合”字样的不一定是混合物,如:冰水混合物(纯净物);带“纯净”字样的不一定为纯净物,如:纯净的空气(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易错提醒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空气的成分
物质的简单分类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原理
现象
结论
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纯净物
混合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课堂小结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氮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C
2.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物质的种类繁多,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飘香的奶茶 D.冰水共存物
D
随堂训练
3.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