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古诗二首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学会16个生字及新词。
情感目标: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是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识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粗解字义。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继续学习预习的方法,培养预习的习惯和方法。
情感升华: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 学 具:新华字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今天,我们再学一首他的《绝句》
二、自学《绝句》。
1.提出自学要求:
(1)利用生字表自学生字和认读字,读准字音,记住生字字形。
(2)读古诗,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检查读音.
鹂 鹭 窗 含 泊
按照要求自学古诗《绝句》
汇报自学结果
读生字
(2)指名学生读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问题。
读诗
看注释知道“黄鹂”“白鹭”指的什么“西岭” “东吴”在哪儿。“含”“泊”是什么意思。
一起打开字典,结合上下文想想哪个意思更合适
查字典知道:“鸣”有取“叫”的意思。
“上”“青天”什么意思
(3)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两个黄鹂在脆绿色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将要去遥远的东吴的船只。
自读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指名说
三、深入理解。
1.想一想《绝句》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想象黄鹂的颜色、叫声。白鹭展翅高飞的样子。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
想象情景,试着朗读。试着讲给大家听
朗诵给大家听。
或者画一画
四、指导背诵。
想象情景,试着背诵
五、默写诗句。
1.学习四个生字,试着写写。
2.试着默写《绝句》。
然后对照原诗自我检查。
板书设计: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2课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咏柳》描绘的柳树样子。
教 学 具:课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写景唐诗,这首诗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呢?
二、自学古诗。
1.自学提示。
(1)利用生字表自学生字和认读字,读准字音,记住生字字形。
按照要求自学古诗《咏柳》
汇报自学结果
读生字
(2)读古诗,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检查读音.
咏 章 妆 绦 裁 剪
(2)指名学生读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问题。
读诗
看注释知道 “妆”“裁”碧玉“丝绦”是什么意思。
结合上下文知道了“似剪刀”的意思是。
(3)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高高的柳树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千万条绿色的柳条像美丽的丝绦一样垂下来。这细细的柳叶不知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
三、深入理解。
1.说说《咏柳》描绘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发挥自己的想象[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你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四、指导背诵。
想象情景,试背
想象 背诵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说说怎样识记。
重点指导:裁。
范写。
合体字,按部件记,也可用熟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
左右结构:妆 绦
上下结构:章 剪
内外结构:裁
2.写生字,先整体观察后再写。
3.试着默写《绝句》
然后对照原诗自我检查。
六、作业设计:
将这两首古诗背诵给家长听。
默写这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后小记:学生喜欢学习古诗兴趣浓,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