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21 17:4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物质溶于水时伴随能量的变化,如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撒出一部分,剩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淀粉 C.面粉 D.蔗糖
3.在20 ℃时,将3 g A物质溶解于50 g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由此可知,该物质是(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
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入10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5.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辨析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汽油能清洗油污,利用的是乳化原理;②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均会减小;
③二氧化硫会引起温室效应;④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
⑤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⑥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A.②④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
6.有20'C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10 'C;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温度仍保持20'C。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量是
A.Ca(OH)2的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下列对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溶质 溶剂
A 硫酸铜溶液 铜 硫酸
B 碳酸钠溶液 碳酸钠 水
C 生理盐水 氯化氢 水
D 医用酒精 水 酒精
A.A B.B C.C D.D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涤剂去油污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不相同
B.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都易溶于水且溶解过程中都会放热
D.实验室配置生理盐水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胶头滴管
9.将100g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10%,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5g食盐 B.倒出50g溶液 C.蒸发掉50g水 D.加入50g25%的食盐溶液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但溶剂一定是水
C.某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
D.100mL 酒精和 100mL 水混合,总体积等于 200mL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12.在一个大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过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食盐水倒出,再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则食盐水的质量会
A.不变,因为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
B.增加,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但加入了食盐,故溶液的质量增加
C.增加,倒出的食盐水不饱和了,加入的食盐会溶解一部分
D.减少,因为有一部分食盐变成晶体析出
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
14.某学生俯视量取25mL的水,把水倒掉部分以后,再仰视读数是8mL,倒掉的水是( )
A.大于17mL B.等于17mL C.小于17mL D.无法确定
15.某同学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天平平衡后,砝码放左盘,氯化钠放右盘,游码在零处
B.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用生锈砝码称量
二、填空题
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镁离子______;(2)生理盐水中的溶剂分子_____;
(3)硝酸铵的化学式____;(4)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
17.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与生活:
(1)炒菜时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
(2)血红蛋白易与_____结合导致煤气中毒。
(3)眉山地区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8.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据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用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__和_______。
(2)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_______。
(3)刚打开雪碧饮料瓶,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过一会儿会停止,若再想瓶内产生气泡,可采取的措施是(答1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秋节观花赏月,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花的香味原因是____________。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甲醇(CH4O) B 乙醇(C2H6O) C .乙醛(C2H4O) D 甲醛(CH2O)
19.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g。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加入盛有100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①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则A、B中溶质的质量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20.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溶液是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图3中曲线N表示的是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3)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图2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B.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C.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图1中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4)30℃时,如果用甲的饱和溶液配制5%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
A.托盘天平(带砝码)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烧杯 F.量筒 G.胶头滴管
三、推断题
21.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__;
(3)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_;
(4)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6H6O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5)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g。
2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C为黑色固体,A具有磁性,D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反应为A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3:1,B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C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20℃时,将B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发生反应,且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为碱,C为纯碱,则在乙醇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时,B、C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水中的溶解度 乙醇中的溶解度
B 109g 17.3g
C 21.8g <0.01g
四、实验题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图,请按要求回答:
(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_____ ( 填编号)
(2)主要的实验步骤是:
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②称量:
a.使用称量仪器的第一步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称取_____g氯化钠固体,
b.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应选用量程是_____mL (填“10”、“50”或“100”)的量筒,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
③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容器中,然后加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④瓶装: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滴瓶中并贴上标签。
⑤误差分析: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请你指出图中一 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
(2)图②、 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 ;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_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 1g/cm3)
五、计算题
25.生铁是铁的合金,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生铁样品5.8g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加稀硫酸质量为 时,反应恰好完全,此时产生气体质量是 .
(2)计算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下同).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温馨提示:Fe+H2SO4=FeSO4+H2↑)
26.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27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试计算:
(1)将100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B 6.D 7.B 8.C 9.C 10.C 11.C 12.C 13.C 14.C 15.B 16.2Mg2+ H2O NH4NO3 S8
17.隔绝氧气 CO(或一氧化碳) 加热煮沸 减小
18.氧气 水 乳化作用 加热或振荡 分子在不断运动 AD
19.110 降温结晶 硝酸钾 不变 一定
20.饱和溶液 乙 AC CEFG
21.Fe + H2SO4 = Fe SO4 + H2↑ 过滤 CO2 7 : 9 1290
22.Fe3O4+2C3Fe+2CO2↑ 2CH4+3O22CO+4H2O 2NaOH+CO2=Na2CO3↓+H2O
23.CH 5 50 45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偏大
24.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使称量的氯化钠偏少 称量 溶解 12 偏小 100mL
25.(1)50g 0.2g (2)98.3% (3)19.6%
26.280 8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