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曲鉴赏梳理及其练习
课内36首古诗词曲鉴赏分类一览表
分类 篇目名 统编 分类 篇目名 统编
一、山水田园 游山西村 七下 六、爱国诗 木兰诗 七下
钱塘湖春行 八上 春望 八上
饮酒(其五) 八上 七、关注民生 过零丁洋 九下
二、赠别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七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八下 卖炭翁 八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九上 八、壮志抒怀 满江红(小住京华) 九下
三、思乡怀人 次北固山下 七上 十五从军征 九下
天净沙·秋思 七上 观沧海 七上
夜雨寄北 七上 望岳 七下
黄鹤楼 八上 九、爱情诗 登飞来峰 七下
己亥杂诗(其五) 七下
水调歌头 九上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八上
四、咏史怀古 登幽州台歌 七下 行路难(其一) 九上
赤壁 八上 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九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 九下 关雎 八下
五、边塞诗 使至塞上 八上 蒹葭 八下
雁门太守行 八上
渔家傲·秋思(也属于思乡怀人类) 九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九下
一.鉴赏梳理
第1首 观沧海
【文学常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内容丰富,风格慷慨激昂。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该诗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乐府诗本是合乐的,可以歌唱。
【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东临①/碣石,以观/沧海。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①〔临〕到达,登上。 炼字:“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直陈其事,语言质朴,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②〔澹(dà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③〔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炼字:“涌”字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表现了诗人对沧海的惊叹和赞美。内容、手法:采用写实手法(实景),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④/灿烂,若出/其里。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④〔星汉〕银河。 修辞: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内容、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情感: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幸甚/至哉⑤,歌以/咏志。 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得很,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⑤〔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主旨】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方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苍凉中又有慷慨,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第2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人又称“谪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擅长乐府歌行和绝句,诗大多飘逸洒脱,诗歌语言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著称。代表作有《行路难》《渡荆门送别》等。
【文化常识】古时尊右卑左,故称贬官为“左迁”,表贬官的还有“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和“贬”。表升官的有“擢”“拔”“拜”,表免官的有“罢”“黜”“免”。
【写作背景】王昌龄在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杨花①落尽/子规②啼,闻道龙标③/过五溪。 柳絮已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要经过五溪。①〔杨花〕柳絮。②〔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③〔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内容: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暮春,“杨花”给人飘忽不定的感觉,“子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二者合起来有了伤感的气氛。借用这两种意象来烘托凄凉悲惋的气氛,以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次句由写景转入言事,点题,“五溪”是偏远之地,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情感:表达了诗人悲愁、哀怨的心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希望它伴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修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抒发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主旨】本诗通过对暮春景象的描写,奠定了全诗悲凉伤感的基调,再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第3首 次北固山下
【文学常识】王湾,唐代诗人。题目中“次”是“停宿”的意思。
【写作背景】先天元年王湾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客路①/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我要前行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①〔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修辞:以对偶点题。“青山”即北固山,“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客路”在“青山”之外,诗人是看不到的,可见是诗人的想象,明写青山与绿水,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白帆高高悬挂。 炼字: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阔”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潮平”一语为“江春”一语作铺垫。修辞、情感: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海日/生残夜②,江春/入旧年。 夜将尽未尽之时,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②〔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内容: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在夜将尽未尽之时,东方的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上已是春天。炼字:用“生”“入”二字使“日”和“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哲理:这两句蕴含了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修辞、情感:运用设问,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愁。
【主旨】本诗是一首羁旅行役诗。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第4首 天净沙·秋思
【文学常识】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此曲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
【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枯藤/老树/昏鸦①,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①〔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内容:前三句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的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作者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深秋晚景图。画面描述: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
夕阳/西下,断肠②人/在天涯③。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悲伤到极点的游子还在远离家乡的地方。②〔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③〔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表现手法:“夕阳西下”点明了时间,照应上文的“昏”字,“断肠”一词是全曲之“眼”,直抒胸臆,表现了游子浪迹天涯时的孤苦悲伤之情。语言: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关联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处在于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
【主旨】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沦落异乡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二.经典练习
(一).(2019?黑龙江)阅读古诗文,回答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颈联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答:
(二).(2019?淮安)阅读下面诗歌,充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答:
(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三)(2017·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答: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答:
(四)(2017·南充中考)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也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答:
(五)(2017·沈阳中考)下面两首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别夔州官吏①
唐?刘禹锡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②联延喧驿步③,白头俯伛④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⑤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⑥.【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②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③步:码头。④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⑤《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⑥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_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六)【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卷】
(二)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2分)
(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2分)
答:
(七)【2016·云南省曲靖卷】
(一)(4分)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含9-10小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1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
三、附中考古诗词曲赏析知识整合梳理
1.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要点
常见考点 具体考点 作品 题型 答案示例
理解诗意 炼字 《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见”是无意中看到,诗人采菊时无意中看到南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然闲适和恬静的心境。答题思路:字词含义+句子描述+表达作用(感情、意境)
炼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远离,并不能分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心在一起就算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样,这两句诗不同于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诗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答题思路:诗句含义+表达作用、艺术效果(景、情、意、理等)
内容 《卖炭翁》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这首叙事讽喻诗,写了卖炭老人辛勤劳动所得被宫使掠夺一空的经过,揭露了“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答题思路:确定题材+具体分析
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要分析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答题思路:知作者,审题目,明内容,把握关键词句
哲理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它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答题思路:表层含义+深刻意义(人生道理)
品味语言 豪放婉约恬淡清新 《饮酒》(其五) 本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语言风格艺术) 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前四句写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内心的宁静。后四句具体描绘隐居生活。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答题思路:点明特色+具体分析
感知形象 景物 《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人物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 本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个壮志难酬的壮士形象。
分析主旨 主题思想 《雁门太守行》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坚定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答题思路:具体内容+抒发感情
分析技巧 表现手法 《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句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运用典故,借“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答题思路:指出手法+具体分析+表达作用(感情或旨意)
抒情手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对这两句诗表达的情感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诗寄情明月,赋予明月以人情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思念、惆怅之情。
修辞手法 《望岳》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本诗前三联作简要赏析。 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表达方式 《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请分析这两句诗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来抒发诗人的离京感受。 这两句诗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虽然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热情。
2. 赏析诗词曲写作技巧归类梳理
分类 具体 作品 赏析
表现手法 烘托渲染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景物描写,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人物的惆怅心情。
比兴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用关雎的叫声起兴,写出男子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
以小见大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以两个美女的命运代表东吴命运,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运用典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向秀闻笛、王质烂柯”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及对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无限悲痛与怅惘之情。
动静结合 《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态静态相映衬,描写了大海苍茫、壮阔,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色,表现了山河的雄伟壮丽。
以乐写哀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深切地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
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满江红》(小住京华):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茫茫红尘世界,去哪里寻找我的知音呢?想到这里眼泪不由得打湿了青衫!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的痛苦之情。
借景抒情 《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自己因摆脱束缚而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情景交融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渲染孤寂愁苦的气氛,表达了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对偶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词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寓意深刻,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好景不长的惋惜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伤,被称为“天下奇偶”。
比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地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的壮丽美景,既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颇富浪漫色彩。
拟人 《望岳》:造化钟神秀。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
设问 《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写出了卖炭翁卑微的愿望,表现了他生活的贫困。
夸张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千寻”是用夸张手法来写古塔之高。
对比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 “一杯”和“万里”形成强烈的对比,描写了饮下一杯浊酒,思念着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但如今功业未成,敌患未除,无法归家的复杂情况。
反复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节奏鲜明,旋律感强,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互文 《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概括了战事频繁,战斗激烈悲壮的情景。
表达方式 叙述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回顾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描写(外貌) 《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卖炭翁的形象,表现了他年老体弱、劳动艰辛。
抒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作者由衷的感叹,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及伟大的牺牲精神。
议论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通过议论,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体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启迪人们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决心。
3. 典故、哲理、意象类诗句归类梳理
典故
诗句 典故及情感分析
《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其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后遂以“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情感】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垂钓碧溪: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情感】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情感】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情感】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中的“连二乔”,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曹操父子以此侮辱东吴无人,要攻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攻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去锁在铜雀台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周瑜的不屑与嘲讽,以及胸怀大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 后为信使的代称。【情感】表达相互关切之情。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雁去衡阳: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情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然勒功: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亦称为“燕然勒石”)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情感】表现了词人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亲念乡的复杂感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亲射虎,看孙郎。 看孙郎亲射虎: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情感】表现词人打猎时的英勇形象和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遣冯唐:《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情感】这里作者以魏尚自许,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 八百里:《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内容】描写出战前的给养准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作的卢飞快。 的卢:《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情感】抒发了词人决心杀敌卫国的思想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鸣声异常凄苦动人。【情感】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被贬而悲伤的情感。
《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陈叔宝)溺于声色,作此靡靡之音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到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的怀念。【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已逝的伤感之情。王质烂柯:南朝梁任昉所撰《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常用来形容人世间的沧桑巨变。【情感】既暗示了自己遭遇贬谪的时间之久,又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满江红》(小住京华):四面歌残终破楚。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垓下,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丧失信心,引兵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这里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之事。【情感】西方列强逼近,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前途危殆的愤恨之情。
哲理
诗句及出处 哲理(寓意)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必将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会有美好的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机遇造就人才;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必定会有所作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常用于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能“绝处逢生”。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要有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歌颂了勇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
《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只有不畏艰险地去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事物的新陈代谢规律;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在社会发展中,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意象
意象 诗句及出处 情感/思想
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对远行朋友的关切、思念和同情之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表现了词人的豪放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表现了词人的孤独与寂寞。
西风 《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 衰败、落寞之景,表现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夕阳(落日)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表达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
《渔家傲·秋思》:长烟落日孤城闭。 渲染边地荒凉、肃杀的氛围,表现了守边将士孤独难耐的悲凉之情。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以及惊喜之情,暗含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杜鹃(子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点明了暮春特定的节令,渲染了伤感的气氛,象征着漂泊之感和离别之痛,表达了对友人深切关心之情。
雁 《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表达了思乡之情。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反衬边塞的荒凉寒冷,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辛。
《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表达了诗人的飘零之感,以及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抑郁、愤激不平之情。
莺、燕 《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写出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之景,展现出早春的一派生机与活力。
落花(落红、残红) 《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明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担心国家命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表明有情人情意深重,离别时难舍难分。
菊 《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现诗人闲适、悠然的心境。
杨花(柳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象征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心之情。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浮萍 《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 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身世的哀伤。
酒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表现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衬了作者内心的苦闷茫然。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表现戍边将士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 表现词人的豪情壮志和开阔的胸襟。
羌笛/琵琶 《渔家傲·秋思》: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了戍边将士思乡却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的哀伤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渲染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惆怅之情。
答案
(一).答案: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伴随着新的事物诞生。(或旧事物孕育新事物。)
【分析】此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诗句的意思,并从中提炼诗句包含的深意。
这首诗写了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揭示了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伴随着新的事物诞生的哲理。
(二).(1)“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飙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
(2)这里既有对老友通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
【解析】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1)本题考查景物的作用。
“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为后面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
(2)本题考査的是最后两句话的情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三)(1)阔”:传神地 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1)“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1)BE
(2)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译文: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家乡。
(五)D
(六)15.⑴设问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⑵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
(七)9.【答案】C【解析】“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清雅、安适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10.【答案】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