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曲鉴赏梳理及中考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曲鉴赏梳理及中考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1 16: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曲鉴赏梳理及其练习
课内36首古诗词曲鉴赏分类一览表
分类 篇目名 统编 分类 篇目名 统编
一、山水田园 游山西村 七下 六、爱国诗 木兰诗 七下
钱塘湖春行 八上 春望 八上
饮酒(其五) 八上 七、关注民生 过零丁洋 九下
二、赠别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七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八下 卖炭翁 八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九上 八、壮志抒怀 满江红(小住京华) 九下
三、思乡怀人 次北固山下 七上 十五从军征 九下
天净沙·秋思 七上 观沧海 七上
夜雨寄北 七上 望岳 七下
黄鹤楼 八上 九、爱情诗 登飞来峰 七下
己亥杂诗(其五) 七下
水调歌头 九上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八上
四、咏史怀古 登幽州台歌 七下 行路难(其一) 九上
赤壁 八上 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九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 九下 关雎 八下
五、边塞诗 使至塞上 八上 蒹葭 八下
雁门太守行 八上
渔家傲·秋思(也属于思乡怀人类) 九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九下
一.诗词曲赏析
第1首 渔家傲·秋思
【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写作背景】范仲淹于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间,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赞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塞下①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②/无留意。四面边声③/连角起,千嶂④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西北边疆秋天的风光和中原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军中号角一吹,四面边声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夕阳西下暮霭沉沉,孤零零的城门紧闭。①〔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②〔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为符合格律而倒置。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③〔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④〔千嶂〕层峦叠嶂。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内容: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第二句借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写出塞下天气极其寒冷;最后一句通过写坐落在层峦叠嶂里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的景象,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炼字:“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为下文写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作铺垫。用典:借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写塞下天气极其寒冷,与词人的家乡截然不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⑤泪。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惜战争未胜,归家无期。悠扬的羌笛吹响,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须发都变白了,出征的士兵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⑤〔征夫〕出征的士兵。 内容:下片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用典: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表达了词人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亲念乡的复杂感情。内容、表现手法:“羌管悠悠霜满地”表明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最后一句运用互文的手法,悲怆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还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主旨】本词上片写塞外秋景,景中有情,下片抒发边关将士的愁情。词人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表现了边关将士的爱国之情和思乡忧国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惆怅、伤感、自勉、悲慨等情感。
第2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文学常识】本词作者苏轼,“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表明了写作内容。这首词为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
【写作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老夫/聊①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③。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轻狂,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过山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①〔聊〕姑且,暂且。②〔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黄,指黄犬。擎,举着。苍,指苍鹰。③〔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孙郎,指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这里是作者自喻。 内容: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词人有少年人的豪情。后一句写词人派人为他报知全城百姓随他狩猎,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特别突出地表现了词人的“少年狂气”。炼字:“狂”字,贯穿全篇,统领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用典: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词人以孙权自比,表现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表达了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酒酣/胸胆/尚开张④。鬓微霜⑤,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会⑦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⑧。 我痛饮美酒,胸襟开阔,胆气豪壮。(虽然)鬓角稍白,(但)这又有何妨!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我终将使尽力气将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的军队。④〔胸胆尚开张〕胸襟开阔,胆气豪壮。尚,还。开张,开阔雄伟。⑤〔鬓微霜〕鬓角稍白。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这里作者以魏尚自许。⑦〔会〕终将。⑧〔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内容:下片以抒情为主。“酒酣”之后,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以“鬓微霜”的“何妨”衬托“少年狂”,表现了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用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含蓄地表现了词人企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借代:“天狼”即“天狼星”,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射天狼”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主旨】本词通过密州出猎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并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出期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为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
第3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文学常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著名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情怀,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淳熙八年,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同甫的。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①,五十弦/翻塞外声②,沙场③/秋点兵。 在迷离恍惚的醉态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接连响起号角声。军营里,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乐器演奏着悲壮粗犷的军乐,这是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军队。①〔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意思是,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 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kǎi)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麾下,军旗下面,指部下。炙,烤熟的肉食。②〔五十弦翻塞外声〕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③〔沙场〕战场。 内容:上片描写军旅生活。“醉里”点明酒醉之中“挑灯看剑”的动作和神态,表现词人杀敌报国的迫切愿望。“梦回”指回到梦中,是词人的想象而非现实,“吹角连营”表现士气的高涨、军心的振奋,描绘了一幅词人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炼字:“秋”字点明季节,烘托出征前肃杀的氛围,隐含词人仍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马作的卢④/飞快,弓如霹雳⑤/弦惊。了却⑥/君王天下事⑦,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离弦像惊雷一样震耳。(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取得生前死后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自己已生白发!④〔的(dí)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⑤〔霹雳〕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⑥〔了却〕了结,完成。 ⑦〔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内容:下片前四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结语点明词人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白发生”一句,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说明了词人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理想难以实现,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词人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修辞: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弓弦发声”比作“霹雳”,将激烈的战斗场面惊心动魄地描绘了出来。炼字:“马”“快”“弦”“惊”四个字,准确地刻画了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词人渴望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愿望。
【主旨】本词虚实结合,追忆了梦境中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描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第4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文学常识】秋瑾,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她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写作背景】本词作于光绪二十九年,时作者与丈夫寓居北京。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后于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①。四面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徒/思浙③。苦将侬④/强派/作/蛾眉⑤,殊⑥未屑⑦!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我也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念浙江故乡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很不甘心做女子!①〔拭〕擦。②〔四面歌残终破楚〕《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垓(gāi)下,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丧失信心,引兵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③〔思浙〕思念浙江故乡。④〔侬〕我。⑤〔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⑥〔殊〕很,甚。⑦〔未屑〕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内容:词的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院落篱下,菊花盛开,成为节日最好的点缀和提示。北国的秋天,明净如洗,“秋容如拭”。一个“拭”字,写秋色澄明,十分传神。然而,美好的节日,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最后两句既道出了命运的不公,也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炼字:“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用典:“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用《史记》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国破。
身不得,男儿列⑧,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⑨/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⑩!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人世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⑧〔列〕属类,范围。⑨〔莽红尘〕莽莽人世。⑩〔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内容:下片抒情,格调高昂激越。前四句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和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了“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化用诗句:“青衫湿”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寄寓颇深。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主旨】本词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表现了词人开阔的胸怀。
第5首 十五从军征
【文学常识】《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修辞: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炼字: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彩。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①累累②。” 路上碰到一个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①〔冢(zhǒng)〕坟墓。②〔累(lěi)累〕众多的样子。 表现手法:“遥看”一句运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友的离世。
兔从/狗窦③入,雉④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⑤,井⑥上/生旅葵。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中钻进去,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③〔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④〔雉(zhì)〕野鸡。⑤〔旅谷〕野生的谷子。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⑥〔井〕这里指井台。 内容:野兔从狗洞中钻进去,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的情景,表现出一片破败的景象。摄取中庭、井台随意生长的谷物和葵菜两个“镜头”,从侧面表现征人从军时间之久,一切已物是人非,揭露了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手法:近景描写,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出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
舂谷/持⑦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⑧熟,不知/饴⑨阿谁。 拿着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⑦〔持〕拿着。⑧〔一时〕一会儿。⑨〔饴〕同“贻”,送给。 内容:用野谷和野葵做饭,再次表明家园荒芜,没有粮食。“不知饴阿谁”表现了老兵的孤苦伶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表现手法:运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主旨】本诗借一个老兵从军回家后的见闻,运用语言、动作描写,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流露出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乱世中人对战争的厌恶。
第6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文学常识】岑参,唐代诗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与高适并称为“高岑”。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本诗是一首古体诗。
【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①八月/即飞雪。 北风席卷大地,连白草也被刮断,塞北的天空,刚到八月就下起了大雪。①〔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内容: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炼字:“卷”和“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北风之猛。“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飞”字勾勒出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了一样。 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联想把边塞雪景描绘成春景,营造出一种情趣盎然、壮美浪漫的意境。炼字:“忽如”写出了胡天的变幻无常,更表现了雪之骤和雪之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惊异、好奇之感。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②,都护③铁衣/冷难着④。 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帐幕,穿着狐裘也不觉得暖和,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将军都护的手冻得都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戴。②〔控〕拉开(弓弦)。③〔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④〔着(zhuó)〕穿。 内容:前两句从正面描写天气寒冷,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后两句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是从侧面描写天气寒冷。修辞: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侧面烘托天气的寒冷,极显边塞苦寒,角度新颖。
瀚海⑤阑干⑥/百丈冰,愁云惨淡⑦/万里凝。 沙漠上纵横交错着大片的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的阴云。⑤〔瀚(hàn)海〕指沙漠。⑥〔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⑦〔惨淡〕暗淡。 内容: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从正面描写天气寒冷。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氛围。炼字:“愁”“惨”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之情。修辞: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
中军⑧置酒/饮⑨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主将摆设酒席宴请归客,弹奏胡琴、琵琶,吹奏羌笛来助兴。⑧〔中军〕指主将。⑨〔饮(yìn)〕宴请。 表现手法:渲染,用“胡琴”“琵琶”“羌笛”等具有西域特色的乐器给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渲染了送别的隆重场面。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⑩红旗/冻不翻?。 傍晚时分,辕门前大雪下个不停,红旗冻住了风扯着也无法飘动。⑩〔掣(chè)〕拉,扯。?〔翻〕飘动。 内容: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炼字:“掣”字真实地表现了红旗被冻住,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修辞、表现手法:运用夸张和反衬,写出了边塞的奇寒和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的画面,象征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诗人心中奔涌的豪情。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内容:写轮台东门送别的情景,诗人把友人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雪大风狂,归途遥远,诗人的心中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隐隐的担忧,情绪复杂。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的身影,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的印迹。 内容:从壮丽的雪景回到送行的主旨,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炼字:“空”字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写作手法:运用留白手法,含蓄委婉,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主旨】本诗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第7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文学常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南乡子”是词牌名。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辛弃疾于开禧元年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何处/望/神州①?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①〔神州〕中原地区。 内容:上片借景抒情,落笔眼前引遐思。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整体情感沉郁悲怆。极目远眺,不禁兴起千古兴亡之感,通过一问一答,自然地引出下文。“千古兴亡多少事”这一问句纵观千古成败,表达了作者望不见中原的惆怅之情。炼字:“悠悠”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情感:末句借用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作者无奈、伤感、抑郁的情感。
年少/万兜鍪②,坐断③/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④。生子/当如/孙仲谋⑤。 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②〔兜鍪(móu)〕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③〔坐断〕占据。④〔曹刘〕指曹操与刘备。⑤〔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仲谋,孙权的字。 内容、情感:下片借曹刘来衬托孙权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修辞: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强敌,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用典:“生子当如孙仲谋”,借对孙权英勇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暗讽今事,暗示了对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主旨】本词通过对三国时期孙权的歌颂,表达了词人浓浓的爱国之情,但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第8首 过零丁洋
【文学常识】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本诗选自《文天祥诗集校笺》。
【写作背景】本诗是文天祥被俘后的第二年,被押解路过零丁洋时所作,以明志节。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辛苦/遭逢①/起/一经,干戈②/寥落③/四周星④。 遇到朝廷选拔,历尽辛苦,终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抗元战争已进行了四周年,战事逐渐消歇。①〔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②〔干戈〕指战争。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③〔寥落〕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④〔四周星〕四周年。 内容:诗人回顾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诗人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山河/破碎/风/飘絮⑤,身世/浮沉/雨/打萍⑥。 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⑤〔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内容: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修辞: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心,使其言辞倍增凄楚,表达了诗人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⑦/洋里/叹/零丁。 昔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自己的孤苦无依。⑦〔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内容: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已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修辞:用双关、对偶的修辞手法,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前面的“惶恐滩”和“零丁洋”是地点,而后面的“惶恐”与“零丁”则描写了诗人的心情,概括了诗人难忘的经历。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遇的危苦。情感: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之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⑧。 人生自古以来谁能不死?留下这颗忠心永垂史册。⑧〔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内容: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表达方式、情感: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主旨】这是一首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的爱国主义诗篇。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舍生取义的豪情壮志。
第9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
【文学常识】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山坡羊”是曲牌名。
【写作背景】天历二年,因关中旱灾,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这首作品是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的。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①/潼关路。 (关上)群山绵延起伏,像从不同的方向聚集到潼关来,(关下)波涛滚滚,像在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关外有黄河,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地势十分险要。①〔山河表里〕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内容: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和中华山川的壮美,赋予自然风光以人格化的感情。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再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及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炼字:“聚”字写出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的雄伟气势;“怒”字将黄河人格化,写出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望/西都②,意/踌躇③。伤心秦汉/经行处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远望长安,心潮起伏。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那成千上万间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尘土。②〔西都〕指长安。③〔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④〔秦汉经行处〕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西面。经行处,行程中经过的地方。 内容:写经过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陷入历史的沉思中。炼字:“踌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动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无论哪个朝代兴起,受苦的都是百姓;无论哪个朝代灭亡,受苦的还是百姓。 内容:“曲眼”,升华了整首曲的主题。从对现实场景的描写转入议论抒情,诗人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
【主旨】本诗通过写景与想象,勾勒出王朝兴亡更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二.经典练习
(一)【2017年中考河南卷】(4分)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
(二)(2019?河南)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答: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答:
(三)【2016年中考江苏苏州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
6.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7.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A.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五更归梦两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妆州作》)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四)8.(2019?云南)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来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答: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4分)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答:
1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分)
?答:
(六)【2017年中考云南昆明卷】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3分)
答:
(七)(2019?宜宾)阅读下面曲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贏,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
答:
(2)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
(八)(2019?黄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①
骆宾王
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
(2)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答:
(3)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九)【2017年中考黑龙江牡丹江卷】(5分)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下列各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写出这首元曲中表现作者同情百姓的语句。
答:
(2)试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答:
(十)【2017届中考湖北省孝感卷】古诗词赏析(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 的决心。(1分)
(2)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诗妙哪里?(2分)
答:
(十一)【2016年中考青海西宁卷】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3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十二)【18届福建省福州市春季与福州屏东中学九年级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有了肃杀之意。
C.“羌管悠悠霜满地”紧承“长烟落日”写夜景,笛声悠扬,秋霜遍地,进一步渲染了征人的乡愁。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将军”因年岁老去而悲伤,“征夫”因思家不得归而落泪,情感慷慨激昂。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分析。
答:
(十三)【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9―10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0.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附中考古诗词曲赏析知识整合梳理
1.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要点
常见考点 具体考点 作品 题型 答案示例
理解诗意 炼字 《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见”是无意中看到,诗人采菊时无意中看到南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然闲适和恬静的心境。答题思路:字词含义+句子描述+表达作用(感情、意境)
炼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远离,并不能分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心在一起就算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样,这两句诗不同于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诗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答题思路:诗句含义+表达作用、艺术效果(景、情、意、理等)
内容 《卖炭翁》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这首叙事讽喻诗,写了卖炭老人辛勤劳动所得被宫使掠夺一空的经过,揭露了“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答题思路:确定题材+具体分析
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要分析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答题思路:知作者,审题目,明内容,把握关键词句
哲理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它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答题思路:表层含义+深刻意义(人生道理)
品味语言 豪放婉约恬淡清新 《饮酒》(其五) 本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语言风格艺术) 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前四句写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内心的宁静。后四句具体描绘隐居生活。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答题思路:点明特色+具体分析
感知形象 景物 《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人物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 本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个壮志难酬的壮士形象。
分析主旨 主题思想 《雁门太守行》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坚定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答题思路:具体内容+抒发感情
分析技巧 表现手法 《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句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运用典故,借“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答题思路:指出手法+具体分析+表达作用(感情或旨意)
抒情手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对这两句诗表达的情感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诗寄情明月,赋予明月以人情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思念、惆怅之情。
修辞手法 《望岳》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本诗前三联作简要赏析。 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表达方式 《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请分析这两句诗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来抒发诗人的离京感受。 这两句诗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虽然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热情。
2. 赏析诗词曲写作技巧归类梳理
分类 具体 作品 赏析
表现手法 烘托渲染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景物描写,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人物的惆怅心情。
比兴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用关雎的叫声起兴,写出男子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
以小见大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以两个美女的命运代表东吴命运,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运用典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向秀闻笛、王质烂柯”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及对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无限悲痛与怅惘之情。
动静结合 《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态静态相映衬,描写了大海苍茫、壮阔,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色,表现了山河的雄伟壮丽。
以乐写哀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深切地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
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满江红》(小住京华):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茫茫红尘世界,去哪里寻找我的知音呢?想到这里眼泪不由得打湿了青衫!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的痛苦之情。
借景抒情 《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自己因摆脱束缚而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情景交融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渲染孤寂愁苦的气氛,表达了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对偶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词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寓意深刻,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好景不长的惋惜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伤,被称为“天下奇偶”。
比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地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的壮丽美景,既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颇富浪漫色彩。
拟人 《望岳》:造化钟神秀。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
设问 《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写出了卖炭翁卑微的愿望,表现了他生活的贫困。
夸张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千寻”是用夸张手法来写古塔之高。
对比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 “一杯”和“万里”形成强烈的对比,描写了饮下一杯浊酒,思念着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但如今功业未成,敌患未除,无法归家的复杂情况。
反复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节奏鲜明,旋律感强,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互文 《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概括了战事频繁,战斗激烈悲壮的情景。
表达方式 叙述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回顾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描写(外貌) 《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卖炭翁的形象,表现了他年老体弱、劳动艰辛。
抒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作者由衷的感叹,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及伟大的牺牲精神。
议论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通过议论,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体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启迪人们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决心。
3. 典故、哲理、意象类诗句归类梳理
典故
诗句 典故及情感分析
《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其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后遂以“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情感】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垂钓碧溪: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情感】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情感】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情感】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中的“连二乔”,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曹操父子以此侮辱东吴无人,要攻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攻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去锁在铜雀台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周瑜的不屑与嘲讽,以及胸怀大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 后为信使的代称。【情感】表达相互关切之情。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雁去衡阳: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情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然勒功: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亦称为“燕然勒石”)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情感】表现了词人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亲念乡的复杂感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亲射虎,看孙郎。 看孙郎亲射虎: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情感】表现词人打猎时的英勇形象和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遣冯唐:《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情感】这里作者以魏尚自许,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 八百里:《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内容】描写出战前的给养准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作的卢飞快。 的卢:《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情感】抒发了词人决心杀敌卫国的思想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鸣声异常凄苦动人。【情感】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被贬而悲伤的情感。
《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陈叔宝)溺于声色,作此靡靡之音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到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的怀念。【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已逝的伤感之情。王质烂柯:南朝梁任昉所撰《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常用来形容人世间的沧桑巨变。【情感】既暗示了自己遭遇贬谪的时间之久,又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满江红》(小住京华):四面歌残终破楚。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垓下,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丧失信心,引兵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这里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之事。【情感】西方列强逼近,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前途危殆的愤恨之情。
哲理
诗句及出处 哲理(寓意)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必将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会有美好的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机遇造就人才;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必定会有所作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常用于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能“绝处逢生”。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要有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歌颂了勇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
《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只有不畏艰险地去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事物的新陈代谢规律;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在社会发展中,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意象
意象 诗句及出处 情感/思想
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对远行朋友的关切、思念和同情之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表现了词人的豪放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表现了词人的孤独与寂寞。
西风 《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 衰败、落寞之景,表现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夕阳(落日)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表达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
《渔家傲·秋思》:长烟落日孤城闭。 渲染边地荒凉、肃杀的氛围,表现了守边将士孤独难耐的悲凉之情。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以及惊喜之情,暗含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杜鹃(子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点明了暮春特定的节令,渲染了伤感的气氛,象征着漂泊之感和离别之痛,表达了对友人深切关心之情。
雁 《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表达了思乡之情。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反衬边塞的荒凉寒冷,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辛。
《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表达了诗人的飘零之感,以及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抑郁、愤激不平之情。
莺、燕 《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写出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之景,展现出早春的一派生机与活力。
落花(落红、残红) 《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明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担心国家命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表明有情人情意深重,离别时难舍难分。
菊 《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现诗人闲适、悠然的心境。
杨花(柳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象征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心之情。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浮萍 《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 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身世的哀伤。
酒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表现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衬了作者内心的苦闷茫然。
《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表现戍边将士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 表现词人的豪情壮志和开阔的胸襟。
羌笛/琵琶 《渔家傲·秋思》: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了戍边将士思乡却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的哀伤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渲染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惆怅之情。
经典练习参考答案
(一)(1)抒发了将士们戍边难归的无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思念家乡亲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抒怀诗,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这首词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
(1)试题分析: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 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这个典故委婉的表达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一杯浊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复杂情感。
(二)【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以从作者心态、举止、胸怀、气概等方面考虑。例如,从出猎时的装束气派“锦帽貂裘”和“倾城随太守”的庞大气势以及“亲射虎,看孙郎”的雄心壮志,都是“少年狂”的具体表现。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句中的“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挽弓射箭要冲锋陷阵,可以看都以为爱国英雄的形象。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可以从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修辞手法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答案:
(1)上阕描绘的心态和举止体现了词人之“狂”,如出猎时的英勇气派,出猎队伍的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之多,以孙郎自喻的豪迈等。下阕主要表现在对词人胸怀、气概的刻画,如“遣冯唐”“射天狼”皆由“狂”生发而来。
(2)示例:描绘了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抒写了词人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运用比喻,“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力量,表明了为国效命的决心;引用“射天狼”等典故,委婉地指出了边防重点。
(三)5.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马”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然人心惊不已。(2分)
6.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2分)
7.D(2分)
(四)【解答】(1)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手法,然后结合句子意思和诗歌主旨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词的意思是: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这里引用了四面楚歌的典故,所以是用典的写作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可知,这句话表现了当时国家四面受敌的困境,也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现了她渴望能投身革命,为国家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五)12.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由远及近地描写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
13. “十五”与“八十”相对照,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说明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诗歌的主题。
(六)划线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这句诗位置在中间,一般考虑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两句诗写的是大漠冬日冰天雪地的景象——戈壁滩上百丈冰雪遍地纵横,万里长空凝结着阴暗的愁云。雪虽暂停,但天气短时不会转为晴好。以夸张笔墨,写天写地,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喻武判官的归程将是艰辛难行的。
(七)(1)“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包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山坡羊?骊山怀古》咏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解答】(1)此题考查重点字词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意思是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2)此题考查了句意及作者的情感理解,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山坡羊?骊山怀古》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
(八)(1)D
(2)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
(3)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C.分析正确。
D.有误;颔联运用对偶手法。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诗句词语的鉴赏。这两句描写从军的盛状。为了保卫汉室的天下,手中紧握弓弦,踏平胡人的地盘,军队马匹飞奔过后留下满天的尘土飞扬。用字精妙,着一“抱”字,拉开弓弦像怀抱着明月,着一“践”字,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两个词动感极强,呈现激烈的战斗场景。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甲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乙诗“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以对待“生”“死”态度的对比,直接既写出了当时士兵鲜明的价值倾向。表达尾联表达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仰,突出精神气概。
(九)(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①“聚”,群山从四面八方聚集;“怒”,气势强盛、猛列,发怒;②这两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外有黄河拱卫、内有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的特点。
【解析】这是一首元曲。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无论一个朝代兴盛还是衰亡,最终受苦的都是百姓。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
(十)(1)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
(2)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解析】
(1)试题分析: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2)试题分析: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从词语的双关的角度进行分析。
(十一)(1)好在运用拟人手法,“聚”字化静为动,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字赋于了黄河人的情绪,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学¥科网
(2)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受苦受难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
【解析】
(十二)4.D
5.诗句表达了因为“燕然未勒”功业未建而思归不得的矛盾心理。
【解析】
4.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词,逐句进行分析。D项理解不正确,“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十三)9.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1分,意思对即可)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每点1分,结合词句分析加1分,意思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