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历史选修三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历史选修三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1 20:4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战争
灾难
和平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
战争
1、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对奥
和约 对保
和约 对匈
和约 对土
和约
名称
时间
内容 疆域
政治
军控
赔款
《圣日耳曼条约》
《纳伊条约》
《特里亚农条约》
《色佛尔条约》
《洛桑条约》
1919.9
1923.7
1920.8
1920.6
1919.11
注:体系还包括对德《凡尔赛和约》
一、凡尔赛体系
探究一:对奥、保、匈、土的条约有什么共同点?
军控方面:
→以削弱它们的军事实力,防止它们再度制造战争
赔款方面:
都要求它们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为了保证某些国家能顺利支付赔款,还对其进行财政监督(如对奥地利和土耳其)
领土方面:
都对其领土进行分割或重新安排
→以削弱它们的实力或抑制它们的发展
都受到了严格的军备限制
体现了什么?
掠夺性;
探究二:比较一战前后欧洲地图发生了哪些变化?
探究二:比较一战前后欧洲地图发生了哪些变化?
1、四大帝国解体: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
2、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3、有些国家领土变小了:保加利亚、德国、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
4、有些国家领土变大了: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 意大利 希腊 法国等
说明了什么?
掠夺性;
妥协性;
进步性;
一、凡尔赛体系
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的基础上,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战后新秩序。
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年 份 英 国 法 国
1919年 89.8 57.0
1924年 108.4 109.9
1926年 106.4 127.2
1929年 125.3 125.2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英国、法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材料二:……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达到48.5% ,超过了英、德、法比重总和的79%。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王国
匈牙利
欧洲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的出现
民族自决:指外国奴役和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可以决定或经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本地区的独立,组成新的国家,并对其领土拥有主权
一战后的欧洲
①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中东地区的矛盾,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②部分地承认民族自决原则,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欧洲新兴民族国家,顺应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③通过国际会议上的外交斗争调解国际关系比起军事对抗方式是一大进步。
一、凡尔赛体系
3、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1)凡尔赛体系的进步性
④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欧洲中心地位受到削弱,美、苏、日崛起。
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被视为官方喉舌的柏林《前进周刊》大声疾呼:“我们必须永不忘记(和约)只是一纸空文,基于暴力之上的条约仅仅在武力存在时才能生效。不要失去希望,复兴之日就要来临。”
德国政府总理菲利普·谢德曼咬牙切齿地诅咒:“威尔逊总统是个伪君子,凡尔赛和约是历史上最卑鄙的犯罪。”
中国五四运动






学生游行
媒体报道
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人们义愤填膺,于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发表声明: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
甘地: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凯末尔:
土耳其革命领导人
法国寻求的安全保障
法国认为自己没有完全得到满足,克里孟梭在随后的大选中下台。
(2)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
②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
(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复仇主义)
①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主要矛盾:
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
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④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
“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
(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⑤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原因:
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提供条件)
③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仇视苏联
凡尔赛体系的调整和瓦解:(补充和延伸):
1.调整:
(1)1924年,协约国通过了道威斯计划,这是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调整
(2)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定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
2.瓦解崩溃:
①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废除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冲击了凡尔赛体系。
②德国扩军备战,1933年退出国联。
③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④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体系。
⑤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开始,凡尔赛体系崩溃。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军元帅福煦
面对极不稳定的国际体系,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各自利益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进行维护呢?
(一)背景:
全欧洲都渴望和平、裁军、安全、摆脱军国主义和免除恐惧,当外交家和军人们表示怀疑和冷淡的时候,人民群众便指望威尔逊和将来的国联实现他们的愿望。
——《国际联盟史》
1、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2、《十四点原则》的倡导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
(二)概况:
1.成立:
(1)1919年4月通过盟约;
(2)1920年初,正式建立,总部日内瓦;
2.主要机构:
3.盟约:
(1)宗旨:“促进国际间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2)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全体一致。
4.成员国:
23个创始会员国
苏俄及德、奥等战败国最初被排斥,美国未参加。
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
(二)概况:
5.操纵国:
6.实质:
7.性质:
英国、法国
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
美国提出但不参加国联的原因?
1.提出建立国联的原因:
(1)美国经济实力增长;
(2)依靠“十四点原则”攫取世界领导权。
2.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
(1)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
(2)美未实现攫取世界霸权的目标;
(3)英法抵制。
3.反映的问题:
(1)英美矛盾成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
(2)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获取世界领导权;
(3)国际关系中心仍在欧洲。
国际联盟的弱点:桥梁中的缺口
国际联盟
威尔逊
美國沒有加入
国联之失:排斥苏俄等大国,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
盟约·第一条
国际联盟之创始成员国,应以本盟约附件之各签字国,及附件内所列愿意无条件加入本盟约之各国为限。
思考:“本盟约附件之各签字国”为何意?
签署凡尔赛和约的三十二个协约国或自治领和十三个中立国具有创始成员国资格。
苏俄和战败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

























国联之失:盟约缺乏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盟约·第八条
联盟会员国承允为维持和平起见,必须缩减本国军备至适足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
国联之失:盟约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盟约·第五条
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者,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于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
盟约·第十条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集体安全原则
全体一致原则
国联之失:大国操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斥其中
盟约·第二十一条
国际协议如仲裁条约或区域协商类似门罗主义者,皆属于维持和平,不得视为与本盟约内任何规定有所抵触。
资料:门罗主义(1823年,门罗总统提出)
内容:宣布任何欧洲列强不得干涉美洲事物。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实质:为美国控制拉丁美洲制造借口
国联之失:委任统治制度
盟约·第二十二条
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而亦乐于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
实质是一种新的更隐蔽的殖民统治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国联决定“各国自行对日本制裁”
国联之失: 放任二战爆发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制裁不包括石油等战略物资
国联之失: 放任二战爆发
基础——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
成员——排斥苏俄等大国,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操作性——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可操作性差
实质——大国操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斥其中
结果——面对30年代的法西斯侵略,英法等纵容列强侵略,
国联毫无作为,放任二战爆发。
1、国联之失
(三)评价: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
结合三组材料,想一想,国联的成立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一:传统国际法认为,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是合法的,国家有诉诸战争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即所谓的“诉诸战争权”。
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材料三:国联使人们为组织一个世界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采取的第一个有效步骤。
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发生变化:
战争
国际合作与和平安全
判断自身行动的依据发生变化:
本国利益
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评价:
2.积极作用: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
(1)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有进步意义;
(2)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4)为联合国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3)国联初期,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
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综合一战后的经验教训,你觉得维护世界和平的方法有哪些?
①坚持民族自决原则;
②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③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以发展促进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⑤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和平。
凡尔赛和约
对奥匈保土和约
第一部分:国际联盟盟约
凡尔赛体系
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巴黎和会
战胜国 战胜国
战胜国 战败国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苏联
资本主义国家 被压迫国家(民族)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