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科学测量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思考:如果你的书桌在现有高度的基础上提高或降低一个茶杯的高度,你会有什么感觉?
参考答案:我们会感觉太高或太低而不舒适。
这是因为制作一张桌子或椅子都需要根据使用者的舒适程度规定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这就需要进行长度的测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的测量。
新知讲解
一、长度的单位以及其换算
1.测量的定义: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2.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符号是:m。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知讲解
(2)长度常用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 米(mm)、微米(μm)、纳米 (nm)
(3)测量较大的距离时一般用____________;测量较小的距离一般用_________和_______;在研究微观世界时,还会用到微米(μm)和纳米(nm)等单位。
km
cm
mm
(4)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千米 = 1000米 1米 = 100厘米 = 1000毫米 1毫米 = 1000微米
1微米 = 1000纳米
1m=_____ dm= ________cm= _________mm= __________μm= ____________nm
新知讲解
(5)米与其它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你知道1纳米(nm) 有多大吗?
10
100
1000
1000000000
1000000
太大或太小的数字记和写都不方便,我们可采用科学计数法。
1000=103 1000000=106 1000000000=109
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
新知讲解
单位 符号 与米的换算关系
千米 km 1km=————m=————m
分米 dm 1dm=————m=————m
厘米 cm 1cm=————m=————m
毫米 mm 1mm=————m=————m
微米 ?m
纳米 nm
1000
103
10-1
0.1
10-2
0.01
10-3
0.001
1μm=0.000 001m=10-6m *
1nm=0.000 000 001 m=10-9 m *
(6)其它长度单位与米的换算关系
新知讲解
每下一级扩大1000倍
dm
m
cm
mm
km
m
mm
?m
nm
每下一级扩大10倍
新知讲解
(7)单位换算方法步骤
进行单位换算时,数字保持不变乘以(或除以)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为目标单位即可。
15μm=15×10-6m=1.5×10-5m
1. 4.5 m= cm = μm
450
4.5×106
2. 33nm= mm= km
3.3×10-5
3.3×10-11
针对练习:
例如: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测量下图中物体,应该选用什么长度单位?
自来水水管的内径
课桌面的长度
高速公路的长度
自来水水管的内径选用毫米(mm),课桌面的长度选用厘米(cm) ,高速公路的长度选用千米(km)作为长度单位。
新知讲解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三角板
软尺
盒尺
刻度尺
直尺、卷尺等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
新知讲解
其它长度测量工具还有:
螺旋测微器
游标卡尺
它们是比较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
新知讲解
2.认识刻度尺
做一做: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刻度尺找出零刻度线的位置、单位、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以及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大?
如图所示:零刻度线是刻度尺的起始刻度线;单位是cm;
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mm或0.1cm;测量范围是0-8cm。
新知讲解
3.刻度尺的使用
(1)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的刻度尺。
思考讨论:在实际的测量中,是不是选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参考答案:根据测量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而不是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例如:安装门窗玻璃需选用分度值1毫米,测两地间的路程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新知讲解
(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歪斜。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意:有厚度刻度尺则应与被测物体垂直放置。
薄刻度尺的正确放置
厚刻度尺的正确放置
新知讲解
思考:测量的时候,如果零刻度线已经磨损,此刻度尺还能用吗?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此刻度尺还能用,如果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边,用物体另一边对准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的刻度值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长度。
新知讲解
(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正对刻度线。
(4)会读: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大格儿及小格的数目。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如图准确值:__________估读值:_________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新知讲解
2.78 cm
2.7cm
0.08 cm
注意:估读值有且只能有一位
新知讲解
活动:1. 你如何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测量时应注意:①刻度尺要放正;②铅笔的一端要与0刻度线或与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
参考答案:铅笔的长度与刻度尺平行,铅笔的一端要与0刻度线或与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读出另一端对应的刻度即为铅笔的长度。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知讲解
如图铅笔长度为
_________毫米
③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④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
×
69.6
新知讲解
2. 用刻度尺测量一 下,《科学》教科书的长是______厘米;
宽是_________厘米,如果《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 18.3厘米和 18.4厘米之间,你应该怎样读数?
参考答案: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往往要,如果《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 18.3厘米和 18.4厘米之间,在毫米以下估读一位例如:科学教科书的宽度是 183.6毫米,其中的0.6毫米就是估读值,估读值有且只能有一位。
新知讲解
三、长度测量方法
1. 估测法:生活中常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度。
正常成年人“一柞”(约20cm);“一步”(约70cm);
成年人的一拳宽为10cm,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尺”估测长度。
10dm
1cm
课桌高约:0.75m
一柞
一拳
拇指指甲宽度
新知讲解
潜水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飞机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
声呐。
电磁波反射。
激光。
激光测距仪
2.利用波的发送与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距离。
3.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
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积累起来,将小量变大量的测量方法叫累积法。
例如:测纸张的厚度,测细丝的直径。
采用累积法不仅使测量过程变得很容
易, 而且能提高测量的精度。
新知讲解
(2)替代法
用“替代法”(或轮滚法)测量较长曲线的距离。
新知讲解
测出滚轮的周长L,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n,可算出曲线长度s=nL。
(3)化曲为直法
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长度,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把弹性极小的细棉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和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新知讲解
(4)相互配合法
借助其它测量工具,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换为可用刻度尺测量的长度。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1. 你能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吗?
把科学课本压平放好,用刻度尺测量出整本书的厚度H,再看它的页数n,则纸张数为 ,一张纸的厚度为 。
思考讨论2:你能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测量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试说出具体方法。
新知讲解
参考答案:可以用软尺测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L,并在车轮的某个辐条上做一个明显记号,数出自行车从学校到家里车轮转过的圈数n,然后根据S=nL算出学校到家的距离。
新知讲解
国际单位制
长期以来,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例如,我国曾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美等国用英尺作为长度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都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计量单位。1960 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一套单位制,称为国际单位制(SI),推荐给世界各国使用。
我国现行计量单位的国家标准就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一切属 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阅 读
课堂练习
1. 上面的刻度尺精确到————,物体的长度——————厘米。
下面的刻度值只能精确到————,物体的长度——————————厘米。
4.3(或4.2 )
1毫米
4.25
1厘米
课堂练习
2.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
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越小越好
C.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避免产生实验误差
D.记录测量结果时所用单位不同,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一样
D
课堂练习
3. 有一棵参天大树,三位七年级的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这棵树的周长可能是( )
A.100厘米
B.42分米
C.36000毫米
D.0.45米
B
课堂练习
4. 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们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在配破损的玻璃时,下列尺子中最适合的是( )
A.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B.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D.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C
课堂练习
5.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刻度尺沿被测物放正,不能歪斜
B.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放置
C.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必须更换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C
课堂练习
6.在下列的单位换算中,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2.5 m=2.5 m×100 cm=250 cm
B. 75 mm=75×10-3m=7.5×10-2 m
C. 42 cm==0.42 m
D. 24 m==0.024 km
B
课堂总结
长度 的测量
单位:m、km、cm等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累积法
相互配合法
化曲为直法
轮滚法
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板书设计
一、长度的单位以及其换算
1.测量的定义: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2. 长度的单位
国际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3.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2.正确使用刻度尺及会正确读数。
板书设计
三、长度测量方法
1、估测法
2、利用波的发送与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距离。
3、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2)替代法(3)化曲为直法(4)相互配合法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上《科学测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4科学测量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上第1章第4节的内容, 本节共分3课时,第1课时主要学习长度的测量,学生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具备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规范地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正确测量,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2.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的方法。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的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计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重点 单位的引入、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计测量
难点 刻度尺的估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思考:如果你的书桌在现有高度的基础上提高或降低一个茶杯的高度,你会有什么感觉?参考答案:我们会感觉太高或太低而不舒适。这是因为制作一张桌子或椅子都需要根据使用者的舒适程度规定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这就需要进行长度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的测量。 学生思考回答 引入本节课题长度的测量
讲授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以及其换算1.测量的定义: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要测量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2. 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符号是:m。(2)长度常用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 米(mm)、微米(μm)、纳米 (nm)(3)测量较大的距离时一般用____________;测量较小的距离一般用_________和_______;在研究微观世界时,还会用到微米(μm)和纳米(nm)等单位。答案:Km cm mm(4)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千米 = 1000米 1米 = 100厘米 = 1000毫米 1毫米 = 1000微米 1微米 = 1000纳米(5)米与其它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m=_____ dm= ________cm= _________mm= __________μm= ____________nm答案: 10 100 1000 1000000 1000000000太大或太小的数字记和写都不方便,我们可采用科学计数法。1000=103 1000000=106 1000000000=109你知道1纳米(nm) 有多大吗?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6)其它长度单位与米的换算关系单位符号与米的换算关系千米km1km=————m=————m分米 dm 1dm=————m=————m厘米cm1cm=————m=————m 毫米mm1mm=————m=————m微米?m1μm=0.000 001m=10-6m *纳米nm1nm=0.000 000 001 m=10-9 m *答案:1000 103 ; 0.1 10-1 ; 0.01 10-2; 0.001 10-3每下一级扩大10倍每下一级扩大1000倍(7)单位换算方法步骤进行单位换算时,数字保持不变乘以(或除以)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为目标单位即可。例如:15μm=15×10-6m=1.5×10-5m针对练习:1、4.5 m= cm =_________μm答案:450 4.5×1062、33nm=_________mm=_________ km答案:3.3×10-5 3.3×10-11思考与讨论:测量下图中物体,应该选用什么长度单位?出示图片:自来水水管的内径;课桌面的长度;高速公路的长度。自来水水管的内径选用毫米(mm),课桌面的长度选用厘米(cm) ,高速公路的长度选用千米(km)作为长度单位。二、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出示图片:刻度尺;软尺;三角板;盒尺。直尺、卷尺等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其它长度测量工具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它们是比较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2.认识刻度尺做一做: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刻度尺找出零刻度线的位置、单位、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以及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大?如图所示:零刻度线是刻度尺的起始刻度线;单位是cm;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mm或0.1cm;测量范围是0-8cm。3.刻度尺的使用(1)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的刻度尺。思考讨论:在实际的测量中,是不是选最小刻度越小越好?参考答案:根据测量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而不是最小刻度越小越好。例如:安装门窗玻璃需选用分度值1毫米,测两地间的路程一般以千米为单位。(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歪斜。薄刻度尺的正确放置厚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思考:测量的时候,如果零刻度线已经磨损,此刻度尺还能用吗?应该怎么办?参考答案:此刻度尺还能用,如果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边,用物体另一边对准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的刻度值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长度。(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正对刻度线。(4)会读: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大格儿及小格的数目。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如图准确值:__________估读值: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答案: 2.7cm 0.08 cm 2.78 cm注意:估读值有且只能有一位活动:1. 你如何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参考答案:铅笔的长度与刻度尺平行,铅笔的一端要与0刻度线或与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读出另一端对应的刻度即为铅笔的长度。测量时应注意:①刻度尺要放正;②铅笔的一端要与0刻度线或与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③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④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图铅笔长度为_________毫米答案:69.62. 用刻度尺测量一 下,《科学》教科书的长是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_厘米,如果《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 18.3厘米和 18.4厘米之间,你应该怎样读数?参考答案: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往往要,如果《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 18.3厘米和 18.4厘米之间,在毫米以下估读一位例如:科学教科书的宽度是 183.6毫米,其中的0.6毫米就是估读值,估读值有且只能有一位。三、长度测量方法1. 估测法:生活中常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度。正常成年人“一柞”(约20cm);“一步”(约70cm);成年人的一拳宽为10cm,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尺”估测长度。出示图片:一柞 一拳 拇指指甲宽度 课桌高约:0.75m2.利用波的发送与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距离。潜水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声呐。飞机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电磁波反射。激光测距仪:激光。3、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积累起来,将小量变大量的测量方法叫累积法。例如:测纸张的厚度,测细丝的直径。采用累积法不仅使测量过程变得很容易, 而且能提高测量的精度。(2)替代法用“替代法”(或轮滚法)测量较长曲线的距离。测出滚轮的周长L,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n,可算出曲线长度s=nL。出示图片:轮滚法(3)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长度,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把弹性极小的细棉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和终点,然后拉直测量。(4)相互配合法借助其它测量工具,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换为可用刻度尺测量的长度。思考与讨论:1. 你能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吗?把科学课本压平放好,用刻度尺测量出整本书的厚度H,再看它的页数n,则纸张数为 ,一张纸的厚度为 。思考讨论2:你能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测量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试说出具体方法。参考答案:可以用软尺测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L,并在车轮的某个辐条上做一个明显记号,数出自行车从学校到家里车轮转过的圈数n,然后根据S=nL算出学校到家的距离。阅读 国际单位制长期以来,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例如,我国曾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美等国用英尺作为长度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都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计量单位。1960 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一套单位制,称为国际单位制(SI),推荐给世界各国使用。我国现行计量单位的国家标准就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一切属 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课堂练习1. 上面的刻度尺精确到__________,物体的长度__________厘米。下面的刻度值只能精确到__________,物体的长度__________厘米。答案:1毫米 4.25;1厘米 4.3(或4.2 )2.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越小越好C.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避免产生实验误差D.记录测量结果时所用单位不同,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一样答案:D3. 有一棵参天大树,三位七年级的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这棵树的周长可能是( )A.100厘米 B.42分米C.36000毫米 D.0.45米答案: B4. 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们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在配破损的玻璃时,下列尺子中最适合的是( )A.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B.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C.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D.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答案: C5.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刻度尺沿被测物放正,不能歪斜B.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放置C.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必须更换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答案: C6.在下列的单位换算中,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2.5 m=2.5 m×100 cm=250 cmB. 75 mm=75×10-3m=7.5×10-2 mC. 42 cm="42" /"100 m" =0.42 mD. 24 m="24 m" /"1000 " =0.024 km答案: B 了解测量的定义学生记住长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常用单位学生填空学生填空学生练习思考与讨论有关问题观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图片观察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观察图片认识刻度尺上的基本量学生观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学生练习刻度尺读数学生动手操作并动手记录学生操作阅读课文学生听老师讲解并思考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练习 理解要测出物体的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与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为单位换算打下基础明确米与其它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了解科学计数法掌握其它长度单位与米的换算关系掌握单位换算了解生活常识了解常用工具了解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掌握各量代表的意义。掌握刻度尺的正确读数加深了解所学知识掌握刻度尺的读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并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练习读数了解估测法以及声波、电磁波、激光等测量距离的方法了解并掌握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掌握特殊的测量方法积累法的应用掌握特殊的测量方法轮滚法的应用巩固本节知识
课堂小结 单位:m、km、cm等 刻度尺的使用:会选、会放、会看、长度的测量 会读、会记 累积法长度的特殊 相互配合法量方法 化曲为直法 轮滚法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长度的单位以及其换算1.测量的定义: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2. 长度的单位国际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3.常用单位及其换算二、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2.正确使用刻度尺及会正确读数。三、长度测量方法1、估测法2、利用波的发送与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距离。3、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2)替代法(3)化曲为直法(4)相互配合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科学测量 第1课时导学案
课题 1.4科学测量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长度的单位的学习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2.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3.通过练习使用刻度尺,掌握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方法与过程目标初步了解科学探究过程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长度单位的引入、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计测量
【教学难点】 刻度尺的估读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__________进行比较的过程,长度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 。2.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测量结果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3.观察刻度尺,最大能测量多长的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_,最小一格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思考:如果你的书桌在现有高度的基础上提高或降低一个茶杯的高度,你会有什么感觉?参考答案:提高或降低一个茶杯的高度我们会感觉太高或太低而不舒适。制作一张桌子或椅子都需要根据使用者的舒适程度规定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这就需要进行长度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的测量。
【合作探究】 一、长度的单位以及其换算1.测量的定义:是一个把__________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2.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单位符号与米的换算关系千米km1km=————m=————m分米 dm 1dm=————m=————m厘米cm1cm=————m=————m 毫米mm1mm=————m=————m微米?m1μm=0.000 001m=10-6m 纳米nm1nm=0.000 000 001 m=10-9 m *3. 单位换算针对练习:(1)30μm=____________m(2)89nm=____________mm= ____________km4. 归纳单位换算方法步骤:进行单位换算时,数字保持不变乘以(或除以)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为目标单位即可。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______________等。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__________ 2.认识刻度尺(1)观察:刻度尺量程是______________ ;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____。 (2)正确使用①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_________选择适当分度值的刻度尺。②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________ 。与所测长度______,不能歪斜。③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________,正对刻度线。④会读:测量值估读到准确值的______________,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三、长度测量方法1. 估测法:正常成年人“一柞”约_______“一步”约_______2. 长度的特殊方法思考与讨论:1. 你能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吗?思考讨论2:你能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测量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试说出具体方法。3. 归纳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m、km、cm等 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度的测量 ___________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___,不要使用磨损的零刻度;(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4)测量结果要由________和_______组成。2.测量长度时常用到卷尺、皮尺、声呐、雷达、激光测距、游标卡尺等,选择合适的工具(方法)填入下列空格中。(1)建筑工人常用________测长度。(2)潜水艇常用________测潜水艇与障碍物间的距离。(3)飞机用________测距离。3.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最小刻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尺不正确。A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按正确的方法读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厘4.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这时可测出n(如n取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用总厚度除以n,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在下列长度的测量中,与此种方法相同的是( )A.测一较短曲线的长度 B.测一枚硬币的直径C.测一圆锥的高 D.测细铜丝的直径5.下列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6.下列单位换算中,过程正确的是( )A.3.5米=3.5×1000毫米=3500毫米B.3.5米=3.5米×1000=3500毫米C.3.5米=3.5米×1000毫米=3500毫米D.3.5米=3.5×1000=3500毫米7.小红和小明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桌面的长度。小红测量的结果是122.9厘米,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8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红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C.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D.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公认的标准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 米(mm)、微米(μm)、纳米 (nm) 米(m) 刻度尺
2. 刻度尺的分度值 准确值、估读值 单位
3. 测量范围 分度值
合作探究:
一、长度的单位以及其换算
1. 待测的量
2.1000 103 ; 0.1 10-1 ; 0.01 10-2; 0.001 10-3
3. (1) 3.0×10-5 (2) 8.9×10-5 8.9×10-11
二、长度的测量
1. 直尺、三角尺、卷尺; 刻度尺
2.(1) 0-8cm 1mm或0.1cm; (2)
(2) ①测量要求 ②被测物体 平行 ③尺面垂直 ④下一位
三、长度测量方法
1.20cm 70cm
2. 思考与讨论1:把科学课本压平放好,用刻度尺测量出整本书的厚度H,再看它的页数n,则纸张数为 ,一张纸的厚度为。
思考讨论2:参考答案:可以用软尺测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L,并在车轮的某个辐条上做一个明显记号,数出自行车从学校到家里车轮转过的圈数n,然后根据S=nL算出学校到家的距离。
3.累积法 替代法 化曲为直法 相互配合法
课堂总结:
m、km、cm等 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累积法 相互配合法 化曲为直法 轮滚法
课堂练习:
1. (1)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2) 平行; (3)垂直; (4) 数字 单位
2. (1)卷尺 (2)声呐 (3)雷达
3. A B 1毫米 2.30
4. D
5. B
6. A
7.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