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昆虫》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喜爱的昆虫,知道结构、外形、颜色、花纹上的特点。能用油画棒、彩笔等工具画一张自己和昆虫在一起玩耍的画面。
2、通过对各类昆虫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观察的过程,掌握昆虫外部特征。通过游戏活动、教师演示等方法学习大胆表现我和昆虫的画面。
3、在观察昆虫的活动中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昆虫外形、颜色以及花纹的美感。在欣赏、创作、评价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趣味。
教学重点:
用对称的形式表现昆虫的外形、结构、花纹特点。
解决措施:
在白板演示中学习昆虫的外形特点——身体结构、左右对称、色彩丰富。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表现一幅构图饱满的人和昆虫生动有趣的作品。
解决措施:
通过对构图不饱满的作品创作过程进行演示修改,让学生观察学习如何让构图饱满丰富,并在优秀学生作品中故事的欣赏分析中大胆想象并画一幅自己和昆虫在一起玩耍的画面。
学习者分析
昆虫是孩子们非常喜欢也乐于表现的内容之一,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颜色、花纹千差万别。它们身体虽然很小,却给自然界增添了无限生机和趣味。华昆虫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好途径。
但是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还未建立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昆虫,所以尽管他们非常喜欢画小昆虫,却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的形态、结构、花纹等。并且一年级学生在对白板的使用及电脑的操作上有实际困难,所以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设计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大胆想象并表现人和昆虫有趣的动态。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音乐,教师说故事。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大家想听吗?
这个故事叫做《毛毛虫的“飞”凡蜕变》
有一条毛毛虫爬了好久,肚子饿坏了。突然,她看到一个紫色的大蘑菇,啊呜一口吞了下去;爬呀爬,看到一个红色的大苹果,啊呜一口又吃了下去;爬呀爬,又看到几片绿叶子,啊呜啊呜吃的可香了!吃饱了,也爬不动了,于是它搭了一间小房子,在里面安稳地睡着了!
教师提问:一觉醒来,你们猜发生了什么事呀?
学生回答: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老师要把这只美丽的小蝴蝶送给这位聪明的小朋友!
二、设置情景,观察汇报
除了这只美丽的小蝴蝶,老师还带来了几个小家伙,它们就藏在下面这个小游戏里,想要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就要睁大眼睛开动脑筋,猜一猜他们是谁。
白板聚光灯出示各种小动物(蚂蚁、甲虫、螳螂、瓢虫、蜜蜂)的局部,同学们猜一猜,猜出的小朋友奖励一个小昆虫的卡通画,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出示游戏中出现的各种小家伙,我们把他们统称为昆虫(板书:昆虫),学生统一辨认,加深印象。
三、观察探究
孩子们,刚才的小昆虫们可爱吗?(可爱)
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哪些小昆虫呢?
学生回答:竹节虫,蜻蜓,知了,蚱蜢,蜘蛛等。
教师:刚才大家提出的竹节虫、蜻蜓、知了、蚱蜢都是昆虫,但是蜘蛛并不是。想要知道为什么,就要先了解昆虫有什么特征。
1、出示蜜蜂图片。
以小蜜蜂为例,昆虫的身体有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头、胸、腹、触须、翅膀和足。
(板书:特征,1、身体结构)
其中,触须有一对,翅膀有几对呢?(两对,用记号笔画出)足有几对?(三对)
那蜘蛛有几对足呢?(八条也就是四对,而且蜘蛛有没有翅膀呀?没有,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那老师把蜜蜂换成螳螂,你还能找到昆虫的这六个部分在哪里吗?
(出示螳螂图片,请六位同学上前指认。)
2、出示蝴蝶图片
除了身体构造以外,小昆虫的外形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从这只美丽的小蝴蝶身上寻找答案吧!
老师用一条竖线把蝴蝶的身体分为左右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形状和花纹有什么特点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左右两边的图案和形状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昆虫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
(板书:2、左右对称)
3、出示各种穿着花衣服的小昆虫图片。
这些小昆虫都穿着美丽的花衣服,就像小朋友们一样。在这么美的花衣服上究竟有多少种颜色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学生观察发言。
教师出示图片中出现的颜色。
小结:看来,小昆虫不仅种类繁多,他们的花衣服也是五彩斑斓的!
(板书:3、色彩丰富)
四、欣赏分析
1、看一看
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小家伙们吗?
学生:喜欢!
除了你们,还有很多的小朋友们也很喜欢这些小昆虫,并且把他们画进了自己的画作中。
(板书:我和)
2、说一说
快看,这些小朋友们都在和小昆虫做什么呢?
学生欣赏思考。
学生发言:第一幅作品中小女孩带着小猫咪在和蝴蝶、蜻蜓一起玩耍。第二幅作品中一个小女孩在和螳螂捉迷藏,另外一个小女孩在和蝴蝶一起飞翔。
3、想一想
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
你想要和它一起做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鼓励小结:孩子们,你们的故事真有趣真棒啊!
五、探究学习构图方法
想要完成一幅优秀的画作,只有精彩的故事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
1、出示一幅未完成的构图不饱满的作品。
教师:看,老师这里有一幅画,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预设:学生回答:不好看)
教师提问:哪里不好看呢?
(预设:学生回答:画面当中的小朋友和小蜜蜂太小了,画上的东西太少等。)
现在不好看没关系,老师有办法。
2、教师用步骤图展示如何修改直至呈现一幅构图饱满的作品
(出示步骤图一)首先把主体物放大,并且放在主要位置;
(出示步骤图二)添加一些昆虫,使内容更加丰富;
(出示步骤图三即完成作品)添画上环境背景。
一幅我和昆虫的小故事就完成啦!
教师提问:现在这副画同学们觉得构图怎么样啊?
(预设:学生回答:比刚才好看。)
六、想象情景,大胆创作
孩子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动手画出你和昆虫有趣的小故事吧!
创作要求:
1、昆虫的样子漂亮可爱
2、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3、构图饱满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作品中有好的想法或者作品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七、交流展示
请三位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上讲台,说一说自己和昆虫有趣的小故事,师生共同分享评价。
评价标准:
1、色彩是否丰富;
2、情节是否生动;
3、构图是否饱满。
八、课后拓展
1、在今天认识的这么多昆虫它们可爱吗?这些可爱的小昆虫中有一种非常特殊,它就是蚂蚁。
我们经常见到的是这种没有翅膀的蚂蚁,叫做“工蚁”(出示工蚁图片);
在蚂蚁的王国里有翅膀的这种叫做“繁殖蚁”(出示繁殖蚁图片)。
2、情感提升:
这些可爱的小昆虫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勤劳的蜜蜂、团结的蚂蚁、美丽的蝴蝶(出示这些昆虫的卡通想想图片),它们虽然弱小,却用生命装点着大自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也为画家们的创作带来了灵感,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