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七章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第七章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2 06: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
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下做法不环保的有(  )
A.用纸袋代替塑料袋 B.用一次性木筷代替普通木筷
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D.循环使用教科书
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环境更宜居”,下列措施符合“生态淮南”理念的是(  ) ①将垃圾分类处理 ②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面的几种行为中,不属于保护环境行为的是(???? )
A.?植树造林??B.?退耕还林?C.?退耕还草?D.?使用一次性筷子
5、今年我省出现的“毒大米”事件,是由于水稻被工业废水中的镉污染所造成的,你认为这种污染属于(  )
A.重金属污染 B.大气污染 C.噪声污染 D.光污染
6、关于废电池最好怎样处理:(  )
A.埋入土里 B.丢入垃圾箱
C.烧掉 D.收集起来交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
7、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
A.吸收紫外线 B.吸收红外线 C.阻挡微波辐射 D.防止酸雨
8、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指的是( )
A.?水土流失、沙尘暴、水体富营养化??B.?砍伐森林、围湖造田、水华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过多使用农药、使用含磷洗衣粉
9、如果雨水中的pH值(? ),这样的雨就可以成为酸雨.
A.?大于5.6???B.?小于5.6???C.?大于6.5???D.?小于6.5
10、保护和改善环境最切实可行的个人行为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
C.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
D.发展垃圾处理新技术
11、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空气
12、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以下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焚烧秸杆 B.火力发电
C.开私家车上下班 D.使用新能源公共交通
13、人类大量使用以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和空调等,会导致(  )
A.?温度效应???B.?臭氧层被破坏?C.?河流被污染??D.?酸雨的发生
14、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都有关的一组是(  )
①酸雨②潮汐③夜盲症④水俣病⑤大脖子病⑥痛痛病.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 D.?①③⑤
15、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B.把回收来的污染物倾倒到江河中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D.以上做法都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近年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低碳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低碳,意指较低(更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
(1)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   ,释放   ,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所以我们应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把我们的家园或生活环境建设得更加美好.
(2)树林还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降低噪音等作用,这些现象说明植物能   环境.
A适应环境 B影响环境 C依赖环境 D不影响
(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响应“低碳”生活方式的?(举一符合题意的例子即可)
17、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数量相同)
(1)该小组同学应选择   和   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l粒种子,目的是   .
(3)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小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   ;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大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   .
18、如图中的曲线表示1960﹣199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气候变化,请分析回答:
(1)3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________?趋势,这些二氧化碳来源于各种生物的________及________ .
(2)图中温度几乎在持续________?,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它最终造成世界各地的农作物减产和多种生物的________? .
19、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易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毫升)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节) 0 2 1 2 2
加满江红的数量(克) 0 0 0 15 30
放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目(条) 5 5 5 5 5
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5 3 5 8 10
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和E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____进行对照实验。
(3)请在坐标图中画一个说明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鱼存活影响的曲线图。
(三)实验反思(略)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20、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锌、铅、镉、汞、锰等,据专家测试,一粒组扣电池能污染600立方米水,对水生动物和植物都有严重的危害,李明想利用小鱼探究电池对鱼类生活的影响,准备:10个废电池放入500mL水中浸24小时,小鱼、清水,实验方法如下,请协助他完成:
(1)提出问题: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影响小鱼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会影响小鱼的生活.
(3)实验步骤:取两个烧杯编号为①、②:给①烧杯加入100mL废旧电池浸出液,②烧杯加入   ,在①、②中都放入10只小鱼.
(4)观察与记录:   .
(5)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   ,则假设成立.
(6)利用上述材料,还可以进一步探究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D 5、C 6、D 7、A 8、C 9、B 10、C 11、A 12、D 13、B 14、C 15、A
二、非选择题
16、 二氧化碳;氧气;B
17、A;C;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影响;酸雨促进种子的萌发
18、(1)上升;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
(2)升高;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温室效应;灭绝
【解析】【解答】(1)、从图中看出3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这些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2)、从图中看出温度几乎在持续升高,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由于温室效应,地球的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它最终造成世界各地的农作物大量减产和多种生物的加剧灭绝.
故答案为:
(1)上升;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
(2)升高;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温室效应;灭绝.
【分析】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的短波辐射可以透大气射到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得使用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
温室效应可能会导致有些地方降水增加引发洪灾,有些地方极度干旱引起沙漠化;气候变暖还会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19、(1)是否加满江红 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2)A、B(或A、C)
(3)如图所示。
20、废旧电池浸出液;等量清水;小鱼死亡数量和死亡时间;①号烧杯中的小鱼比②号烧杯中的鱼死得快;不同浓度的土壤浸出液对小鱼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