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65-66页《数的认识》,练习十七第1-7题。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沟通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体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
⑵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水平,增强探索和掌握数学知识、规律和方法的能力。
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体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
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⑴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小学阶段数学复习阶段。今天,先复习数的认识。板书:数的认识。
⑵明确目标。
教师谈话:复习的方法,我打算准备用先学后交流的形式。“数的认识”第一课在课本的第83页,你们先自学,思考: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数?数与数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⑶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思考第83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与实践1-4题。(计划用时5-8分钟)
二、交流讨论,梳理知识。
⑴初步梳理。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思考的问题: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预设学生回答:整数,自然数,小数,正数,负数,分数,真分数,假分数,百分数等。
根据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梳理成三类: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正数,负数。
交流“练习与实践”第1题。
⑵再次梳理。
思考:这些数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整数、自然数、负整数;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自然数:象0、1、2、3、4、……就是自然数;负整数:像-1、-2、-3、……就是负整数。
分数,小数,百分数;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百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正数,负数;
正数:大于0的数都是整数;负数:小于0的数都是负数。
⑶沟通联系。
整数和小数:
教师谈话:在表示数的时候往往整数和小数或组合在一起,想想为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相同,都是10。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练习与实践”第2题中的两小题:3.7元=()元()角,4000千克=()吨。
观察0.7-7,4000-4的变化,体会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同时整理人民币和质量的单位及其进率。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练习与实践”第2题中的另两小题:0.45时=()分,200秒=()分()秒。
整理时间的单位及其进率。
分数和百分数:
体会分数和百分数和区别和联系: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
沟通小数和分数的性质:利用例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提升,深入认数。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练习十二”第1-7题。
四、全课小结
谈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