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讲义】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8讲 小数的简便运算专题精讲(解析版)
知识要点梳理
课程目标 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程重点 在计算时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课程难点 正确的进行简算并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的比较,让学生发现在加法、连减如果适当交换,把一些容易计算的数结合在一起,使计算变得简便。2、在和学生一起探索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运算律可以达到简算。
考点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为:a+b=b+a
考点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c)。
考点3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
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变“-”,“-”变“+”,
a+(b+c+d)=a+b+c+d
a-(b+a+d)=a-b-c-d
a-(b-c)=a-b+c
a-(b+c)=a-b-c
(一)加法交换律
例1.小东进行越野体能训练,第一天跑了3.6千米,第三天跑了4.7千米,第三天跑了5.3千米,小东三天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解答
3.6+4.7+5.3=3.6+(4.7+5.3)
=3.6+10
=13.6(千米)周答:三天一共走了13.6千米。
分析:
族求三天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只要把三天走的路程相加即可.
【随堂演练一】
【A类】
1.计算下面各题。
3.3+2.3+6.7 1.4+1.08+8.6 14.2+1.39+25.8
4.09+1.63+2.91 0.51-0.78+0.49 5.1+3.6+4.9
解答
3.3+2.3+6.7=12.3 1.4+1.08+8.6=11.08 4.2+1.39+25.8=41.39
4.09+1.63+2.91=8.09 0.51-0.78+0.49=0.22 5.1+3.6+4.9=13.6
2.妈妈去超市买水果花了15.8元,买蔬菜花了12.6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和蔬菜的总和还多1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
解答
18.5+5.6=24.1(元)
答:妈妈一共用了24.1元钱
3.崂山小学的同学利用周日采集树种,第一周采集12.8千克,第二周采集比第一周的少0.63千克,两周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解答
12.8+12.8-0.63=24.17(千克)
答:两个月共节约用水24.17吨。
分析:
根据题意,第一周采集比第二周少0.63千克,用第一周的12.8减去第二周的少0.63,就是第一周的,再减去第二周的就是两周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4.小西爸爸买了一瓶色拉油,连瓶共重3.4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重1.9千克,你知道这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瓶有多重?
解答
油重:(3.4-1.9)×2=1.5×2=3(千克)
瓶重:3.4-3=0.4(千克)
答:这瓶油原来有3千克,瓶有0.4千克。
分析:
族原来连瓶共重3.4千克,倒出后还剩下1.9千克,倒出的油是3.4-1.9=1.5千克,1.5千克是一瓶油的一半,所以用1.5千克乘2就是一瓶油的质量,再用连瓶共重的质量减去一瓶油的质量就是瓶子的质量.
5. 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了1.9米,第二次用去了1.8米,剩下的比第一次用去的铁丝长1.1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解答
1.9+1.8+1.9+1.1=6.7(米)
答:还剩下6.7米。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应用,掌握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求出第一次和第二次一共用去多少米;再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原来的长度1.9米减去两次一共用去的,即可得到剩余的长度。
加法结合律
例2.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第一天骑了4.8千米,第二天骑了5.4千米,第三天骑了5.2千米。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解答
4.8+5.4+5.2=15.4(千米)
答: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15.4千米
【随堂演练二】
【B类】
1.小西买了一本故事书14.9元,一本漫画书8.5元,一盒水彩笔15.1元,小西买这些一共用去多少元?
解答
14.9+15.1+8.5=38.5(元)
答:小西买这些一共用去38.5元
2.某天早上气温是6.5℃,中午气温比早上升高了3.1℃,晚上比中午降低了4.5℃, 请问这天晚上的气温是多少?
解答
6.5+3.1-4.5=5.1℃
答:这天晚上的气温是5.1℃
4.计算 0.01+0.02+0.03+0.04+……+0.99+1.0
解答
0.01+0.02+0.03+0.04+·+0.99+1
=(0.01+1)×100÷2族=101×100÷2
=101÷2
=50.5
小数的连加、连减
例3.小东有10元零花钱,买了一个笔记本花了6.9元,买了一中性笔用去了1.1元,小东还剩多少钱?
解答
10-6.9-1.1=2(元)
答:妈妈还剩20元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整数减法,理解减法的意义即可求解,只不过这要分步考虑第一次花多少,第二次族花多少,分别减去即可;也可以用总钱数减去冬衣与手套花去的钱数和即10-(6.9+1.1)也可求出结果.
【随堂演练三】
【A类】
1.计算下列各题。
5.0-1.6-2.4 48.3-25.6-4.4 58.2-15.7-14.3
17.5-(3.4+7.5) 7.8-(5.6-2.2) 0.76+(0.85-0.66)
解答
5.0-1.6-2.4
=5.0-(1.6+2.4)
=5.0-3
=1
48.3-25.6-4.4
=48.3-(25.6+4.4)
=48.3-30
=18
58.2-15.7-14.3
=58.2-(15.7+14.3)
=58.2-30
=28.2
17.5-(3.4+7.5)
=17.5-10.9
=6.6
7.8-(5.6-2.2)
=7.8-3.4
=4.4
0.76+(0.85-0.66)
=0.76+0.19
=0.95
2.农贸市场运来大白菜54千克,上午卖出13.7千克,下午卖出26.3千克。运来的大白菜还剩多少千克?
解答
54-13.7-26.3=14(千克)
故答案为:14(千克)
分析
灵活运用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进行解题,是本题的重点,根据“总重量=每筐载重量×筐数”
3.师徒二人共同加工长18米的铁丝,师傅加工了7.8米,徒弟加工了5.2米。这根还剩多少米没有加工?
解答
18-7.8-5.2=5(米)
答:这根还剩5米没有加工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计算时适当的运用运算律,可以简便计算,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为: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c);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字母表示为:a-b-c=a-(b+c。
【A类】
一.填空: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
2.加法结合律( )
3.4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可以写成 元,也可以写成小数是( )元。一本成语词典的标价为4.08元,改写为元、角、分为( )。
4.7分写成小数是( )元,6厘米用分米作单位写成小数是( )分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小数是( )米。1米8分米写成小数是( )米。
5.在○里填上“>”、“<”或“=”。
0.06米○0.6米 3分米○0.3米 9厘米○0.9米
1米○0.99米 3.51米○3.15米 3.2元○3.02元
解答
1、a+b=b+a
2、a+b+c=a+(b+c)
3、,0.4,4元8分;
4、0.07,0.6,0.06,1.8;
5、<,=,<,>,>,>;
二.对号入座。
1.小华身高130厘米,写成小数是( )
A.0.13米 B. 1.30米 C.1.03米
解答
130厘米=1.30米;
故选:B.
分析:
把厘米化成米,用130除以进率100即可.
2.用3、4、5和小数点一共能组成( )个小数。
A.3 B.6 C.9 D.12
解答
根据分析可得,共有3×2×1×2=12(种)
答:用3、4、5和小数点一共能组成12个小数。
故选:D.
分析:
先不考虑小数点,先排百位,有3种排法;再排十位,有2种排法;再排个位,有1种排法,共有3×2×1=6种;小数点只能放在百位和十位、十位族和个位之间,又有两种方法,所以共有6×2=12种.
3.在3.1和3.2之间( )。
A.有9个小数 B.有无数个小数 C.没有小数
解答
在3.1和3.2之间的小数,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有无数个小数.
分析:
由题意可知要求的小数在3.1和3.2之间,没有说明是几位小数,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有无数个小数。
4.一包口香糖标价5元4角改为小数表示是( )
A.5.40元 B.5.04元 C.54.04元
答案解析
A。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人民币的认识、进率及换算的知识点,牢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根据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关系,把题目中的4角转化成0.4元,6分转化成0.06元,相加即可解答第一个空格;同理,把1角转化成0.1元,把3分转化成0.03元,计算2元+0.1元+0.03元即可解答。
5.0.9的计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A 0.1,10 B 0.1,1 C 0.1,9 D+,1
正确答案:C
6.0.56里有( )个千分之一。
A 56 B 560 C 50 D 6
正确答案:B
三.判断对错。
(1)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
(2)4.72+0.1-4.72+0.1=0 ----------------------------- ( )
(3)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 )
(4)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
解答:√ ,×,×,×。
【B类】
四.火眼金睛辩对错,并且改正。
(1)12.45-1.35-0.65 (2)21.32-(6.32+8.3)
=12.45-(1.35+0.65) =21.32-6.32+8.3
=12.45-2 =15+8.3
=10.45 =23.3
( ) ( )
1、. ( √ ) 2,( × )
五.算一算
1.2-0.3= 1.4+0.8= 6.2+3.8= 8.4+1.9=10.3
6.8+3.4= 6+0.5= 2.7-0.4= 1-0.3=
0.8+0.7= 4.5-3= 7.8-1.1= 3.4-1.5=
3米+0.5米= 0.7米+0.3米= 0.6元+1.5元=
2.1+0.2= 0.3+0.7= 3.6+1.6= 7.5-0.5=
3.7-0.9= 2.13-0.02= 3.51+0.2= 10.2+0.3= 1.12-1.02= 4.5-0.01=
解答
1.2-0.3=1.5 1.4+0.8=2.2 6.2+3.8=10 8.4+1.9=10.3 6.8+3.4=10.2 6+0.5=6.5 2.7-0.4=3.2 1-0.3=1.3
0.8+0.7=1.5 4.5-3=1.5 7.8-1.1=6.7 3.4-1.5=1.9
3米+0.5米=3.5米 0.7米+0.3米=1米 0.6元+1.5元=2.1元
2.1+0.2=2.3 0.3+0.7=1 3.6+1.6=5.2 7.5-0.5=8
3.7-0.9=4.6 2.13-0.02=2.15 3.51+0.2=3.71 10.2+0.3=10.5 1.12-1.02=2.14 4.5-0.01=4.49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3+73.2+72.7 (2) 5.85+1.89+2.15 (3) 5.85-1.75-0.25
(4)7.68-2.74-1.26 (5) 5.85+1.8+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
解答
(1)27.3+73.2+72.7
=27.3+72.7+73.2
=100+73.2
(2)585+189+215
=585+215+189
=800+189
=989
(3)5.85-1.75-0.25
=5.85-(1.75+0.25)
=5.85-2族-3.85,
(4)768-274-126=768-(274+126)
=768-400
=368,
(5)5.85+1.89+2.15
=5.85+2.15+1.89
=8+1.89
=9.89
(6)24.8+14.6+15.424.8+(14.6+15.4)
=24.8+30
=54.8
(7)42.5-22.17-7.83
=42.5-(22.17+7.83)
=42.5-30
=12.5
(8)3.8+1.37+6.2+12.63
=(3.8+6.2)+(1.37+12.63)
=10+14
=24
分析:
(1)(2)(5)(8)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计算即可。
(3)(4)(7)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即可.
(6)根据加法结合律计算即可。
七.我会应用。
1.学校举行跳高比赛,小华跳了1.05米,小明跳了1.12米,小兵跳了1.21米,小春跳了1.1米。请把他们的成绩按名次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解答
因为1.21米>1.12米>1.1米>1.05米;所以它们的成绩排名依次是:
第一名小兵,第二名小明,第三名小春,第四名小华.分析:
先依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出四个小数的大小,数据大的就好,数据小的就差,据此即可得解.
2.一堆煤12.4吨,连续三个星期分别用去2.8吨、3.4吨和3.8吨,还剩多少吨煤?
解答
12.4-2.8-3.4-3.8=2.4(吨)
答:还剩2.4吨煤
3.小华的纸飞机在空中飞了15.6秒,比小玲的纸飞机多飞了2.8秒,小冬的纸飞机比小玲少飞2.1秒,小冬的纸飞机在空中飞了多少秒?
答案解析
15.6+2.1=17.7(秒)
答:小冬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了17.7秒.
解析
1、回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
2、此题已知王涛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了15.6秒,比李亮的纸飞机少飞了2.1秒,那么李亮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就比王涛的多2.1秒;
3、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列式计算即可。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54米,比宽多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答案解析
8厘米=0.08厘米
(0.54-0.08+0.54)×2
=(0.46+0.54)×2
=1×2
=2(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米.
解析
先根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54米,比宽多8厘米”求出长方形的宽是0.54-0.08=0.46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此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5.一个足球48.30元,一个篮球54.20元,王老师用150元买足球、篮球各一个,应找回多少元?
答案解析
48.30+54.20=102.5(元)
150-102.5=47.5(元)
答:应找回47.5元。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每个足球48.30元,每个篮球54.20元,王老师买了足球,篮球各一个,所以王老师一共花了48.30+54.20=102.5元,所以付给售货员150元,应找回150-102.5=47.5元。
6.一把椅子35.4元,比一张桌子便宜16.2元,小明买一套桌椅,共用多少元?
答案解析
35.4+16.2+35.4
=51.6+35.4
=87(元)
答小明买一套桌椅,共用87元.
解析
先计算出一张桌子的价格,即35.4+16.2=51.6元,再据加法的意义即可得解。
先计算出一张桌子的价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C类】
1.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数的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 是多少?
答案解析
6.18+6.75-10.43
=12.93-10.43
=2.56.18-2.5
=3.68(
6.75一2.5=4.25
答:甲是2.5,乙是3.68,丙是4.25.
解析
1、题目考查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解答题目用到的知识点是:小数加、减法的应用;用2、解答题目的关键是:根据甲、乙的和+甲、丙的和一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甲数,据此列式计算,解答题目;
3、本题的难点是:根据上面的关系式求出甲数,进儿而求出乙数和丙数的值
2.小风早上从家到学校上课,要走1.3千米,他走了0.3千米后发现没有带数学作业本,又回家去取。 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多走了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
0.3+0.3+1.3
=0.6+1.3=1.9(千米)
1.9-1.3=0.6(千米)
答: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多走0.6千米。
解析
本题考查加减法解决问题;已知“他走了0.3千米后发现没有带数学作业本,又回家去取”,那么一来一回他走了两个0.3千米,先求出这次上学走的千米数:
0.3+0.3+1.3
=0.6+1.3可知平时上学走13千米,那么比平时多:
1.9-1.3=0.6(千米)J最后解答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多走0.6千米。
3. 一瓶油连瓶重10.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5.6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答案解析
油重:(10.6-5.6)×2
=5×2
=10(千克)
瓶重:10.6-10=0.6(千克)族
答:原来有油10千克,瓶重0.6千克.
解析
根据题意,用“10.6-5.6”计算出油的一半是多少千克,进而乘2求出油的重量;进而用“油连瓶助重油重”解含即可。
4.小丽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牛奶每袋2.40元,比豆浆贵1.80元。小丽家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
答案解析
[2.4+(2.4-1.80)]×7
=(2.4+0.6)×7,
=3×7,
=21(元)
答:小丽家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21元钱.
解析
要求小丽家一个星期要花多少钱喝豆浆和牛奶,可以先算出他们家一天喝豆浆和牛奶要花的钱数(当然在此之前需要先求出一袋豆浆的价格),因为一星期有7天,再乘7就可以了,对于这类题目,可以从问题着手,看要解决问题需要哪两个已知条件,只要这两个已知条件找到了,问题也就助解决了.
5.张英、李强和肖红参加跳高比赛,张英跳了1.1米,比李强低了0.15米。肖红比李强跳得低0.09米,肖红跳了多高?
答案解析
1.1+0.15-0.09
=1.25-0.09
=1.16(米)
答:肖红跳过了1.16米。
解析
张英跳的高度是1.1米,比李强低了0.15米.也就是李强比张英跳得高0.15米,根据加法的意义可以知道李强跳的高度为1.1+0.15米,肖红比李强跳得低0.09米则肖红跳的高度为1.1+015-009米.
6.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答案解析
5.1-1.49=3.61(亿平方千米)
3.61÷5.1×100%
~0.7078×100%
=70.78%
答: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78%。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百分数的计算;已知地球表面积约是.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剩下的是海洋面积,海洋面积等于地球表面积减去陆地面积,即海洋面积是:
5.1-1.49=3.61(亿平方千米);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多少等于海洋面积除以地球表面积乘以100%,即:
3.61÷5.1×100%
≈0.7078×100%
=70.78%。
【资料介绍】该资料结合小数的简便运算的知识点、考点与考题精编而成,学生版+教师版双具备,适用性强,既方便学生高效复习,也便于老师备课,为授课之首选。
模块一
知识讲解
模块二
课堂精讲
模块三
小结
模块四
课后巩固练习
PAGE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页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讲义】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8讲 小数的简便运算专题精讲(学生版)
知识要点梳理
课程目标 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程重点 在计算时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课程难点 正确的进行简算并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的比较,让学生发现在加法、连减如果适当交换,把一些容易计算的数结合在一起,使计算变得简便。2、在和学生一起探索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运算律可以达到简算。
考点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为:a+b=b+a
考点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c)。
考点3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
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变“-”,“-”变“+”,
a+(b+c+d)=a+b+c+d
a-(b+a+d)=a-b-c-d
a-(b-c)=a-b+c
a-(b+c)=a-b-c
(一)加法交换律
例1.小东进行越野体能训练,第一天跑了3.6千米,第三天跑了4.7千米,第三天跑了5.3千米,小东三天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随堂演练一】
【A类】
1.计算下面各题。
3.3+2.3+6.7 1.4+1.08+8.6 14.2+1.39+25.8
4.09+1.63+2.91 0.51-0.78+0.49 5.1+3.6+4.9
2.妈妈去超市买水果花了15.8元,买蔬菜花了12.6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和蔬菜的总和还多1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
3.崂山小学的同学利用周日采集树种,第一周采集12.8千克,第二周采集比第一周的少0.63千克,两周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4.小西爸爸买了一瓶色拉油,连瓶共重3.4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重1.9千克,你知道这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瓶有多重?
5. 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了1.9米,第二次用去了1.8米,剩下的比第一次用去的铁丝长1.1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加法结合律
例2.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第一天骑了4.8千米,第二天骑了5.4千米,第三天骑了5.2千米。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随堂演练二】
【B类】
1.小西买了一本故事书14.9元,一本漫画书8.5元,一盒水彩笔15.1元,小西买这些一共用去多少元?
2.某天早上气温是6.5℃,中午气温比早上升高了3.1℃,晚上比中午降低了4.5℃, 请问这天晚上的气温是多少?
4.计算 0.01+0.02+0.03+0.04+……+0.99+1.0
小数的连加、连减
例3.小东有10元零花钱,买了一个笔记本花了6.9元,买了一中性笔用去了1.1元,小东还剩多少钱?
【随堂演练三】
【A类】
1.计算下列各题。
5.0-1.6-2.4 48.3-25.6-4.4 58.2-15.7-14.3
17.5-(3.4+7.5) 7.8-(5.6-2.2) 0.76+(0.85-0.66)
2.农贸市场运来大白菜54千克,上午卖出13.7千克,下午卖出26.3千克。运来的大白菜还剩多少千克?
3.师徒二人共同加工长18米的铁丝,师傅加工了7.8米,徒弟加工了5.2米。这根还剩多少米没有加工?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计算时适当的运用运算律,可以简便计算,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为: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c);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字母表示为:a-b-c=a-(b+c。
【A类】
一.填空: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
2.加法结合律( )
3.4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可以写成 元,也可以写成小数是( )元。一本成语词典的标价为4.08元,改写为元、角、分为( )。
4.7分写成小数是( )元,6厘米用分米作单位写成小数是( )分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小数是( )米。1米8分米写成小数是( )米。
5.在○里填上“>”、“<”或“=”。
0.06米○0.6米 3分米○0.3米 9厘米○0.9米
1米○0.99米 3.51米○3.15米 3.2元○3.02元
二.对号入座。
1.小华身高130厘米,写成小数是( )
A.0.13米 B. 1.30米 C.1.03米
2.用3、4、5和小数点一共能组成( )个小数。
A.3 B.6 C.9 D.12
3.在3.1和3.2之间( )。
A.有9个小数 B.有无数个小数 C.没有小数
4.一包口香糖标价5元4角改为小数表示是( )
A.5.40元 B.5.04元 C.54.04元
5.0.9的计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A 0.1,10 B 0.1,1 C 0.1,9 D+,1
6.0.56里有( )个千分之一。
A 56 B 560 C 50 D 6
三.判断对错。
(1)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
(2)4.72+0.1-4.72+0.1=0 ----------------------------- ( )
(3)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 )
(4)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
【B类】
四.火眼金睛辩对错,并且改正。
(1)12.45-1.35-0.65 (2)21.32-(6.32+8.3)
=12.45-(1.35+0.65) =21.32-6.32+8.3
=12.45-2 =15+8.3
=10.45 =23.3
( ) ( )
五.算一算
1.2-0.3= 1.4+0.8= 6.2+3.8= 8.4+1.9=10.3
6.8+3.4= 6+0.5= 2.7-0.4= 1-0.3=
0.8+0.7= 4.5-3= 7.8-1.1= 3.4-1.5=
3米+0.5米= 0.7米+0.3米= 0.6元+1.5元=
2.1+0.2= 0.3+0.7= 3.6+1.6= 7.5-0.5=
3.7-0.9= 2.13-0.02= 3.51+0.2= 10.2+0.3=
1.12-1.02= 4.5-0.01=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3+73.2+72.7 (2) 5.85+1.89+2.15 (3) 5.85-1.75-0.25
(4)7.68-2.74-1.26 (5) 5.85+1.8+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
七.我会应用。
1.学校举行跳高比赛,小华跳了1.05米,小明跳了1.12米,小兵跳了1.21米,小春跳了1.1米。请把他们的成绩按名次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2.一堆煤12.4吨,连续三个星期分别用去2.8吨、3.4吨和3.8吨,还剩多少吨煤?
3.小华的纸飞机在空中飞了15.6秒,比小玲的纸飞机多飞了2.8秒,小冬的纸飞机比小玲少飞2.1秒,小冬的纸飞机在空中飞了多少秒?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54米,比宽多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5.一个足球48.30元,一个篮球54.20元,王老师用150元买足球、篮球各一个,应找回多少元?
6.一把椅子35.4元,比一张桌子便宜16.2元,小明买一套桌椅,共用多少元?
【C类】
1.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数的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 是多少?
2.小风早上从家到学校上课,要走1.3千米,他走了0.3千米后发现没有带数学作业本,又回家去取。 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多走了多少千米?
3. 一瓶油连瓶重10.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5.6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4.小丽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牛奶每袋2.40元,比豆浆贵1.80元。小丽家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
5.张英、李强和肖红参加跳高比赛,张英跳了1.1米,比李强低了0.15米。肖红比李强跳得低0.09米,肖红跳了多高?
6.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资料介绍】该资料结合小数的简便运算的知识点、考点与考题精编而成,学生版+教师版双具备,适用性强,既方便学生高效复习,也便于老师备课,为授课之首选。
模块一
知识讲解
模块二
课堂精讲
模块三
小结
模块四
课后巩固练习
PAGE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