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达标训练
〖基础练习〗
1.“秃山荒丘,川梁相间,沟壑纵横,地表残破(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山西省
2.关于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3.图片中的地表景观是
A.黄土塬景观 B.黄土梁景观
C.黄土峁景观 D.山地景观
4.“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这说明的问题是( )
A.黄土是流水冲积而来的 B.黄土是风带来的
C.黄土是地质演变形成的 D.黄土是人为造成的
5.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臭氧空洞
C.冰川融化 D.水土流失
6.贝贝家乡的人们热爱唱秦腔,歌声高亢.往往是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可能是因为(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塔里木盆地沙丘起伏
C.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D.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7.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
A.窑洞 B.吊脚楼 C.帐篷 D.蒙古包
8.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乌鞘岭以东
B.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C.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9.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在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环境破坏
B.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锐减
C.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D.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0.读“甲、乙两省级行政区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①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②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地区
③两省黄河流经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土流失严重是两省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
读图“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在高原上所采取的措施可能造成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A.在缓坡地建梯田 B.在整个高原面上开荒种地,发展农业
C.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坝等 D.在陡坡地植树造林
12.当地传统民居窑洞的特点是
A.多依山挖掘 B.窑洞门口多向北 C.多占用良田 D.造价较高
13.黄土高原比山东半岛所产苹果口感更甜,其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日照充足 C.水源丰富 D.昼夜温差小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 16 亿吨。结合图 ,完成下列各题。
14.近些年来,在黄河入海口处监测到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量有所减少,其原因是( )
A.下游加固大堤导致泥沙沉积量变多 B.气候干旱,中游降水量减少
C.中游治沙成效显著 D.在入海处修建了拦蓄泥沙的大坝
15.以下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陡坡坡耕地改梯田 B.全面退耕还林还草
C.在沟谷打坝淤地 D.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右图中沟壑纵横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搬运
C.风力侵蚀 D.流水搬运
17.有关图示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煤炭资源特别丰富 ②森林资源特别丰富③甘肃、宁夏水能资源丰富④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图中表示太行山和秦岭的字母分别是()
A.a、b B.b、c
C.c、d D.a、d
19.下列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A.青海 B.四川
C.甘肃 D.陕西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 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 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 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下图示意黄河“桥上 桥”。
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0.“桥上桥”最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河套平原
21.“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壳变动 B.过度开垦 C.水土流失 D.围河造田
22.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据此回答小题.
如下图中的实验,验证的地理现象是( )
A.同等条件下,降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B.同等条件下,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C.同等条件下,土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D.同等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及地区是
A.海平面上升、珠江三角洲 B.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C.土地荒漠化、塔里木盆地 D.全球变暖、青藏高原
24.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疏通河道 B.加固大堤 C.退田还湖 D.加强水土保持
25.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 )
A.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B.发展种植业,提高粮食产量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试试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陕西省、山西省简图
材料二:2018年6月29日,第六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在陕西西安开幕,来自中国、保加利亚、吉尔吉斯斯坦、泰国等国家的城市代表,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展开交流。
(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市。
(2)山西省最著名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出两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所处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简述该区域传统地域文化的特点(从主食、传统民居、地方戏曲和民歌中任选两方面说明)。
(5)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耕作区,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7.读“黄土高原组图”,回答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北连___________,南抵_________。
(2)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______,说明黄土高原的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3)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
① 黄土土质__________,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②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__________的保护 ③ 降水集中在 7、8 月份,多_______ ④ 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多遭破坏。
(4)一方面,采取__________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__________,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过渡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28.读图甲“黄土高原地区略图”和图乙“黄土高原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
A??????? ,B ??????, C????????。
(2)由图乙可知,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是????,这种气候给当地常带来???和?????灾害。
(3)图示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简要分析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简要说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能带来的危害。
(5)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当地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之间关系,某班同学产生了以下三种观点:
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最为合理?并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B2.A3.B4.B5.D6.C7.A8.C9.B10.D11.B12.A13.B14.C15.C16.A17.D18.A19.C
20.B21.C22.D23.B24.D25.A
26.(1)西安
(2)煤
(3)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4)面食为主;传统民居为窑洞;地方戏曲为秦腔;民歌为信天游
(5)夏季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7.太行山脉 乌鞘岭 内蒙古高原 秦岭 小(细) 疏松 植被 暴雨 植树种草 生产活动
28.(1)秦岭 太行山脉 乌鞘岭
(2)温带季风气候 旱灾 涝灾
(3)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多暴雨 植被稀少
(4)带走地表肥沃土壤, 使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下游输送泥沙,阻塞河道,给整治增加困难给下游防洪造成困难
(5)第三种 理由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