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2 11:0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周长》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83页。
教学目标:
在观察、比较的活动中认识封闭图形,感知周长。
在描、量、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合生活实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能指出各种封闭图形的周长。
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1、理解周长的概念。
2、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靠背、花边、课件、磁扣、 若干图形的放大图、直尺、软尺。
学具准备:水彩笔、刻度尺、答题纸、细线、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1、出示靠背: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几天我就想给这个旧靠背镶上花边,镶上花边,让它变得好看些。可花边镶在哪合适呢?(边)怎么镶?谁愿意试试?(指名学生演示至有序围一周)
2、谈话:刚刚这位同学正好沿着靠背的边镶了多少?(一圈)板贴“一周”
3、提问:什么是一周?下面我们来做下游戏:
以靠背为例,老师用手代替针从这里开始沿着边描,你们认为到了一周就喊“停”。
换个起点,再来一次。
4、讨论:什么是一周?
5、师生小结:起点和终点的第一次重合,就是一周。
6、这一周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靠背的周长。完善板贴: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7、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周长。板贴课题———“认识周长”。
8、过渡质疑:这个靠背的表面是哪种平面图形?是不是任何平面图形都有周长呢?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
二、 观察对比,理解周长
1、认识封闭图形
屏显:用水彩笔描一描,在能描出一周的图形下面的括号里划“√”。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圆形、角,树叶形。
学生活动、汇报。
讨论:角与其他的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可以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名称吗?板贴“封闭图形”。
屏显练习:下面各图中,哪些是封闭图形?
2、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有周长?
(角)这一行的图形有周长吗?为什么?
什么是周长?
3、整理板贴: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4、(逐一指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分析提问:
它的一周是由几条边围成的?它的周长是几条边的和?
圆形和这个不规则图形呢?
5、过渡:想知道这些封闭图形的周长吗,怎么办?
三、 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⑴屏显活动要求,学生读一读。
活动要求:
a、前后4人一小组,从上面的图形中选一个图形作为测量对象。
b、讨论测量方法,选择测量工具。
c、分工协作进行测量、记录。
d、活动时请注意文明。
e、活动结束请坐好,举手。
⑵学生活动。
⑶汇报交流:你们选的是什么图形?怎么测量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你是怎么算的?师适时板书。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归纳、小结:可以根据图形,灵活运用量、围、滚三种方法。
3、拓展延伸
⑴谈话:老师这里有一片树叶,你有办法量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
⑵小组讨论:有哪些方法?
⑶汇报交流。
⑷课件演示。用细线(软物)沿树叶的一周围一圈,最后展开细线(软物),量出树叶的周长。
四、联系生活,应用周长
1、谈话:周长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找一找,教室里有没有?生活中呢?
2、课件: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大家想检验一下自己对周长的认识吗?
⑴P83“做一做”
⑵P84T2
五、 课堂总结,挑战自我
1、谈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谈话:其实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