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2 21: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他是谁?
你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一.郑和下西洋
速读教材“郑和下西洋,完成表格:
郑和下西洋
时间/皇帝
目 的
远航路线
主要活动
满载________、瓷器、________及金银货币等物品,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1405——1433 明成祖
亚洲和非洲
非洲东海岸
丝绸
茶叶
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_______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先后到达___________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和红海沿岸。

明成祖
要提高我朝威望啊,也别忘了找惠帝!
遵命!
材料阅读: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目的是什么?
明惠帝
朱元璋之孙
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的宝船
郑和浩大的船队
规模大,货物多
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远航?
客观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造船水平的高超;
(3)指南针的发明并使用于航海事业、
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1)郑和是下西洋的合适人选;
(2)统治者的支持。
主观条件:
中国明代(郑和时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英)李约瑟博士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早半个
多世纪
次数多
船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大
范围广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首航
时间 次
数 船
数 人
数 船只
大小 到达
地区
郑 和
1405年 7次 200多艘 27000人 最大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哥伦布 1492年 4次 17艘 最多时1500人 长24.5米,宽6米 美洲
达·伽马 1497年 1次 4馊 16人 120吨100吨
50吨 印度
比较
结果
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
亚非各国
丝绸、瓷器等
珠宝、香料、药材等
中 国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郑和船队访问
许多国王、使臣随船回访
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中 国
亚非各国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 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二、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倭患?
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
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台州
登州
平定了浙江的倭寇
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1)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 “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与其他军民密切配
合,同仇敌忾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时间:1553年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
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
课堂小结
1
2
3
4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中国逐步落伍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
2.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C
B
A
C
达标训练
5.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6.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8.“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A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