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唐诗三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下面划线词语注音及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者挂罥长林梢(guà juàn) 挂住,缠绕
B.汗出浃背(jiā) 湿透
C.罍而歌者(léi) 举起酒杯
D.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小猪?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⑤①②③⑥④ B.⑤③⑥①②④
C.⑤③①②⑥④ D.⑤①②⑥③④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4. 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
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5. 诗文默写,根据提示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 根据《卖炭翁》默写
①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
②________ ,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③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④________ , 黄衣使者白衫儿。
⑤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
⑥________ , 回车叱牛牵向北。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北冥有鱼》)
【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对【丙】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中的“铁”字,既写出天气的寒冷难耐,又写出被子的陈旧,表现作者生活极其贫苦。
D.语言华丽、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 ? ? ?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 ? ? ?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谢中书书》)
C.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D.食之不能尽其材? ? ? ? ? ? ? ? ? ? ?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分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在诗歌中的作用。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乙】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节选)
(1)请给下面句中的画线字标注拼音。
①大庇________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翩________翩两骑来是谁
(2)下列句中画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安得广厦千万间? ? 安分守己
B.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五颜六色
C.回车叱牛牵向北? ? 叱咤风云
D.系向牛头充炭直? ? 直言不讳
(3)【乙】段文字中前四句是对“宫使”的描写,请赏析这些精彩的句子。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但【甲】侧重表达________的博大胸怀,【乙】表达的是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两段文字的抒情方式也有所不同,【甲】文有作者的内心独白,是直接抒情;而【乙】则是________。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2)“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11. 综合性学习
为传承民族文化,学校决定开展“诵读经典,传承传统”的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诵读经典)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支持人,请你设计一下这次比赛活动的开幕词。
(2)(活动经典)毕业在即,请你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班长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推荐经典)你校将向来访的美国交流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12. 作文:心灵的阳光
(1)记叙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答】A挂胃:缠挂。B正确C岳:酒樽也可用来盛水。D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2.【答案】B
【解答】这段话总体上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⑤句先总说生物有时间观念,为首句;③⑥两句列举了动物有时间观念的例子,由③句中“例如”和⑥句中“还有”可知,⑥句应在③句后;①句是一个过渡句,根据“不仅……也”可知,此句前面应承接动物的例子,后面衔接植物有时间观念的例子,即②句;最后④句作总结。故选B。
3.【答案】B
【解答】A“方便”后边加“的优势”;C去掉“开始”;D去掉“的原因”
4.【答案】C
【解答】A.杜甫不是“唐宋八大家”B作者用意在于揭露统治者的残暴,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D“阴阳割昏晓”用的是实笔。故选C。
5.【答案】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答案】
①两鬓苍苍十指黑,②可怜身上衣征单,③晓驾炭车辗冰辙,④翩翩两骑来是谁,⑤系晌牛头充炭直,⑥手把文书口称敕
【解答】
此题考查对白居易《卖炭翁》的记诵,要注意一一些字词的写法,如“警”、"辗’“敕等。
7.【答案】
(1)D
(2)B
(3)①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②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解答】
(1)D项,“语言华丽”有误。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
(2)A项,为:成为/做,指雕刻。
B项,色:颜色/颜色。
C项,故:所以/旧的、原来的。
D项,食:通“饲”,喂养/食物。
故选B。
(3)①“其”:表示选择。
②第一个“其”:表诘问语气,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大概。
四、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45分 )
8.【答案】
(1)运用环境描写,渲染凄苦的氛围,烘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蓄势。
(2)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心愿,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解答】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愁苦凄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进而与后面写其济世情怀形成对照,更能突出诗人的宽广胸襟。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9.【答案】
(1)①bì,②piān
(2)C
(3)这四句话描绘了“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翩翩”写出其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贯动作,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4)关心民生疾苦,间接抒情
【解答】
(1)“庇”应读作“bì”,“翩”应读作“piān”。
(2)A项,怎么,如何/安稳;B项,面容/颜色;C项,吆喝/吆喝;
D项,同“值”,价值/直接。故选C。
(3)“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中“翩翩”意思是轻快的样子,通过“翩翩”与“手把”“口称”等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宫使趾高气扬、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丑态;又用“叱”“牵”等动作描写,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欺压百姓的丑恶嘴脸。据此理解赏析作答。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意思是: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意思是: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抒发了诗人对人们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是直接抒情。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是间接抒情。
10.【答案】
(1)D
(2)①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路上已经结了冰,写出了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
②写出了“炭车”之重,说明卖炭翁的艰辛。
【解答】
(1)D项,错误。“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而是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2)“辗”字有车轮转动之意,符合“炭车”运动状态,此外,“辗”还有滚动碾磙子等使谷物去皮、破碎,或使其他物体破碎、变平之意。老翁一大早就赶着牛车沿着那结了冰的车道向集市赶去,此处用“辗”,体现了“炭车”之重,写出了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辛。
11.【答案】
(1)同学们,诗词经典是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将举行吟咏诗词比赛,把中国伟大的文化发展下去。(意对即可)
(2)示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愿你像秋日晴空中的冲天一鹤,奋发有为,大展宏图。
(3)示例:
《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殿堂,? 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
【解答】
(1)开幕词围绕“诵读经典,传承传统”这个主题展开,语言运用恰当,衔接自然即可。
(2)三句任选一个即可,注意结合诗歌的意境,不要出现错别字。句式仿写时要注意格式和内容保持一致。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愿你像秋日晴空中的冲天一鹤,奋发有为,大展宏图。
(3)任选一个即可,然后选择自己最了解的名著向外国友人推荐即可。如:《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
12.【答案】
心灵的阳光
日出日落,早已注定,光明时无人知晓下一个黑暗何时到来;黑暗时也无人预料下一个黎明会怎样进行。我能做到的,就是在独属于我的小天地里,守望心灵的阳光!
楼下的一间车库出租了,听爷爷说,租住的是一家三口。那家的孩子考取了城里的高中。于是乎,一家人欢欢喜喜地租下了小车库,进城给孩子陪读。
有关他们的一切都是从旁人口中听到的,近半个月了,一次也没有看见楼下那家特殊的邻居。直至那一天,我才真正见到了那一家“神秘”的邻居。中秋放假,我从外归来,不料,家里却没人,而我又没有带钥匙的习惯,只得在楼下干等。
那间车库的门恰巧打开,一个年纪与母亲相仿的女人抱着一盆子衣服走出来。基于礼貌,我乖乖地喊了声“阿姨”,她冲我朴实地一笑,似有些“受宠若惊”的嫌疑,“嗯,你是住这楼上的吧!”我本也不想多话,点了点头。“那你进来坐坐吧!”我本想推脱,却拗不过她的热情,只得随着她进了那间被称之为“家”的车库。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间车库不大,但装备设施倒是齐全,也被女主人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确担得上一个“家”的样子,我一面打量一面暗想。但瞅到一旁站着的女主人——局促地搓着手,有点惶恐的表情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不礼貌,“有点小,你,你不要介意啊!”“没,我觉着挺好的!”兴许是感觉到我的放松,那女主人也拉着我在床沿坐下,她说儿子争气,让一家人都有了希望和盼头。她还说这样的日子不算富裕,但却过得很踏实开心。
她眯着眼遥望着远方,仿佛在憧憬往后美好的日子,时而低头,又似细细咀嚼日子的酸甜,眼角的细纹,鬓边的白发,在镀金的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她的话语充斥着阳光的味道,似乎诠释着“知足常乐”四个字。她的日子不算优越,甚至还有些拮据,却洋溢着温馨与幸福,我这才发觉:阳光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挣来的!
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能握住心灵的阳光!
【解答】
【审题立意】“阳光”一词义项:①日光;②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③(事物、现象等) 公开透明。我们可在“阳光”这个义项的范围内拓展思路。阳光既是自然资源,又是文明的象征,它象征关怀,象征温情,象征奉献,象征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事物、现象等) 公开透明更可使我们展开联想,联系相关生活实际。
【构思点拨】阳光,从正面角度还可以想到“顺境,乐观,幸福,健康温暖,热情,希望,自信”等等,从反面角度则可以想到“逆境,挫折,失败,沮丧,颓废,消沉,堕落,灰心,绝望,放弃,沉沦”等一系列词语。【写法指导】写作时,可以结合人生历程,写出自己的丰富多彩的奋斗经过,学习生涯中遭遇的酸甜苦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