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总复习(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总复习(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2 21:45:23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数与代数(2)
教学目标 1.复习时间单位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巩固小数的基础知识,学会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相关问题。2.复习平年、闰年,巩固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的计算方法。3.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年、月、日的基础知识,会简单的换算。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难点:学会联系生活进行综合运用。
教学内容 重点:掌握年、月、日的基础知识,会简单的换算。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难点:学会联系生活进行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第6、7单元的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每年的下半年都有184天。 ( )(2)35分米比3.5米长一些。 ( )(3)2.56读作二点五十六。 (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年、月、日”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1)提问:①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②如何判断平年、闰年?③如何转化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以上问题,交流汇报。①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闰年2月有29天,平年2月有28天。记忆大、小月可以用拳头记忆法,动手数一数;也可以用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②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通常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③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要求经过时间,就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如果不在同一天,可以分段计算,但要注意必须是相同的计时法才能直接计算。(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9页第1(2)题。指名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2.引导学生复习“小数”的相关知识。(1)提问:①什么样的数叫做小数?②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读写?③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④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有何联系与区别?组织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分组交流讨论并汇报。(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0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 1.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三”第8题。2.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三”第9题。3.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三”第11题。4.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练习中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境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练习课和复习课是比较枯燥的,但是问答这个方法能够使得其增加一点小乐趣,使得课堂不那么枯燥。第1课时 数与代数(1)
教学目标 1.对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梳理和巩固,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进一步提高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除法的估算能力,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乘、除法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难点:能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09页第1(3)题、第110页第2题和第111、112、114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2、3、4、5、14、15、16、17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并整理本册所学乘除法计算的相关法则。计算下面各题。408÷8= 35×16=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计算,指名学生回答,订正时说说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内容。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5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5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数”的相关知识。(1)提问:说一说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①口算除法时,把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使算式化为表内除法,再应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然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个位和十位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把被除数分成几十加几,分别除以除数,再把除得的商相加。②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要写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③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千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方法来计算。④没有余数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10页第2题,第111页第3题,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全班交流计算过程当中应注意的问题。2.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1)提问: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①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时,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在末尾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0。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9页第1(3)题,第111页第4题,第112页第5题。交流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6分钟) 1.完成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1、2题。2.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三”第14、15题。3.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三”第16、17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梳理,形成知识网络,能更好地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复习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发展空间观念;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能估计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八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熟练地解决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难点: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描述行走路线;正确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09页第1(1)(4)题和第112页“练习二十三”的第6、7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8分钟) 1.引导学生初步回顾“位置与方向(一)”和“面积”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翻阅教材,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交流这两个单元的相关知识。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要求理清相关知识要点。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和巩固图形和几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位置与方向(一)”的相关知识。(1)组织学生相互合作,翻阅课本,整理本单元知识,解决以下问题,构建知识结构。提问:①如何确定方位?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八个方位是哪些?它们相应的方位是什么?②在生活实践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平面图,为了看图方便,图上的方向一般是如何规定的?③如何根据路线图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各小组选派小组代表回答以上问题,全班订正补充:①确定方位的方法: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辨认方向,如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可借助工具辨认方向,如指南针。②八个方位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③平面图一般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④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的方向:以出发点为基准点,先确定方向,再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2)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09页第1题第(1)小题。让学生按照方位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引导学生复习“面积”的相关知识。(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有关知识要点,组长做好记录。(2)全班交流,解决以下问题,构建知识结构。提问:①面积的意义是什么?②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③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你在生活当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请举例说明。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是如何推导出来的?那正方形的呢?⑤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你会进行换算吗?各小组选派小组代表依次回答以上问题,全班订正,补充。(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12页第6题。先组织学生分别做一做,再分小组分别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的数据,然后进行计算。组织汇报,集体订正。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5分钟) 1.完成教材第109页第1题第(4)小题。2.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三”第7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复习位置与方向和面积。学生已经认识了八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但在描述行走路线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同时在复习面积知识时,复习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初步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体系。但是还都需要加强练习,将所学知识熟练应用。第4课时 统计与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巩固复式统计表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复式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学会如何设计复式统计表。2.能正确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能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简单的数据整理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难点:能正确找出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10页第3题和第113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3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8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复式统计表”和“数学广角——搭配(二)”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翻阅教材,并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交流这两个单元的相关知识。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要求理清相关知识要点。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和巩固统计与数学广角。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复式统计表”的相关知识。(1)提问:在本册的“统计”单元中,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组织学生翻阅教材,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相互交流。追问:①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统计的新知识呢?②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哪些优点呢?③如何绘制复式统计表?组织各小组选派小组代表回答以上问题,全班订正并作补充,教师归纳。(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10页第3题。提问:观察图表,你们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有什么感想?组织学生交流反馈,指名回答,全班订正。2.引导学生复习“数学广角——搭配(二)”的相关知识。(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有关知识要点。组长作好记录。(2)全班交流,解决以下问题,构建知识结构。提问:①简单的排列方法是什么?简单的组合方法又是什么?②对于稍复杂的组合,你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各小组指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交流订正。(3)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搭配问题,并说清思路和方法。课件出示:拔河比赛中,三年级四个班每两个班之间比一轮,一共要比多少轮?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清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5分钟) 1.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三”第13(1)题。2.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三”第13(2)题。3.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三”第13(3)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复习有关复式统计表和搭配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本节课秉承着贴近学生,激趣导入,活跃课堂气氛进行教学,同时因势利导,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主课堂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