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多组由小立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2.在摆一摆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空间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重点难点 重点:从同一位置观察多个物体,能辨认所看到的各个物体的图形。难点:体会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所 观察到的图形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4页例2、“做一做”和第15~16页“练习四”的第4~6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2.学具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右边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填一填。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摆一摆,同学们不仅能摆出许多图形,而且能用语言进行表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引导学生探究从同一位置观察多个物体的图形。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题中的3个物体都是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都由上、下两层拼摆而成,上面一层1个小正方体,下面一层3个小正方体。通过从同一位置观察这3个物体,看看图形是否相同。2.引导学生自己摆一摆。以小组为单位,照样子摆一摆。3.引导学生从同一位置观察这3个物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站在同一位置轮流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再交流各自看到的每个物体的形状。交流并汇报:从上面看: 得出:看到的都是3个左、右并排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3个图形相同。同样的方法,再从左面和前面看这3个物体,再比较看到的图形形状是否相同。学生观察,交流并汇报:从左面看:得出:看到的都是2个上、下并排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3个图形相同。从前面看:得出:下面一排都是由3个小正方形并排组成的,上面的小正方形的位置各不相同,3个图形各不相同。小结: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四”第4题。3.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5题。4.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6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数量较多的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相同的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本节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三个立体图形,并让学生画出观察到的图形,眼、手结合,既让学生学会了观察物体,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2.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难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从观察到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3页例1、“做一做”和第15页“练习四”的第1~3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2.学具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若干张小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5钟) 1.引导学生回顾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大家都喜欢搭积木吗?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再从不同方向看看你所搭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例1,引导学生探究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图形。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题中的物体是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前、后共两行,第一行3个小正方体,第二行1个小正方体。通过观察,辨认三个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2.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让学生按照例1中图的样子,先摆一摆,然后相互检查摆的对不对。教师巡视,发现摆错的及时纠正。3.引导学生自己用小正方形纸片摆一摆。学生分组摆一摆,从前面、上面、左面分别看到的图形,同桌相互交流,集体展示:让学生在课本上连一连,再全班订正。4.提问:我们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指名说一说。小结:(1)在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判断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形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图形。(2)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0) 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四”第1题。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四”第2题。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四”第3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3)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观察由小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画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从而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注重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从不同位置看物体的不同,在操作中掌握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