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5月联考地理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5月联考地理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22 17:46:25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1
34
78910
答案 AC BB C
6B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AADCC DB
1.A解析:昼夜长短相等时,可确定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通过正午时的杆影长度
来判断,进而确定二至日。古人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按照太阳黄经,每隔15度
划分一个节气,形成二十四节气,因此与月球无关;海洋潮汐的变化和日、月等天体的引潮
力有关。
2.C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
气温较低,故与实际物候相比,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推后。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
生长周期短、单产量高、品质优的农作物品种大面积推广,无论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是长江
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活动的指导功能均减弱。
3.B解析: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流运动中对右岸冲刷严重,河床较陡。
4.B解析:在丙处,②地是河流曲流凸岸处,河流侵蚀弱,以堆积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用水方便,最适合建居民区
5.C6.B解析:由材料可以分析出子库(前置库)是为主库服务的,生物群落有净化水质的
功能,径流先经过子库,水质得以净化,泥沙主要沉积在子库,污染物质得以过滤,再进入
主库,保证主库水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确保大型水库发挥其生态和经济功能
7.B解析: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为1010°1940米,属
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为针叶林。该地冬冷夏热,降
水较少,光照较强,大风日数多,地表为沙质土壤且较贫瘠
8.C解析:塞罕坝地区气候自温带大陆性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形从内蒙古高原向华
北平原过渡;河流水文自内流区向外流区过渡;植被自荒漠、草原向温带针阔混交林过渡。
9.A解析: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过去拥有众多钢厂,是因为山西能源丰富
10.D解析:材料中“这项技术打破了日、德等少数发达国家对‘手撕钢’的垄断”,说明“手
撕钢”是高科技产品,抢占欧美市场主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水平,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以品质
取胜。
11.A解析:该企业产品升级为高科技产品,具有产品价值高,同等价值产品体积小、重量
轻的特点,相对于以往的钢材,运输方式发生改变,由海运变成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成本增
加,只是在整个生产成本中的比重降低;高科技产品利润更高,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更快。
12.A解析:黄河金三角地区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依靠本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13.D解析:该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经济收入,有利于产业升级,增加区
域活力。但资源开发的加大,会造成环境污染
14.C解析: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农业垦殖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草方格沙障固
沙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措施。
15.C解析:四个选项中描述的特点,甲地即东北商品粮基地都具备。但东北人均耕地面积
大才是导致其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16.B解析:丁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过去因气候条件温暖湿润,复种指数高,粮食总产
量大,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区。但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提
高,导致耕地减少,加上农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大,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17.C解析:要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就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无
污染的环保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姓名
准考证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年上学期高二五月大联考
地理
命题:天壹名校联盟命题组审题:天壹名校联盟审题组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
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囫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
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
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
大寒立春雨水
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据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才
惊蛰
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小雪
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立冬“二十四节气

住行。困示为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规律,完成1~2题。
时间表

1.除了夜观天象,古人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间,最可能依据
寒露
秋分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海洋潮汐的变化
④月相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东北地区实际物候相比,惊蛰节气推后
B.与东北地区实际物候相比,霜降节气提前
C.对我国农事活动的指导功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减弱
D.对我国农事活动的指导功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增强
【高二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图示为我国某河流局部水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则该河流中
A.甲处北岸冲刷严重
B.乙处北岸冲刷严重
C.甲处南侧河床较缓
D.乙处北侧河床较缓
4.该河流丙处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建设居民区的是
A.①
B.②
D.④5是
前置库就是在大型河湖、水库等水域的入水口处设置规模相对较小的水域又叫子库,将河道
来水先蓄在子库内,经子库调节之后,再排入河湖、水库等水域(主库)。在前置库中,一般配置沉
水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底栖动物群落、浮游动物群落。图示为前置库示意图,
完成5~6题。
径流方向
前置库溢流坝
主库
水面
土壤层
淤泥层

5.地表径流经前置库调节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流量增加
B.流速减缓
C.含沙量减少
D.水位季节变化加大
6.前置库的主要作用是
A.改善气候
B.净化水质
C.美化环境
D.保护生物多样性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
显著的过渡性特征,生态脆弱。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开始在
不治D
这里建设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
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
奇迹。图示为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7~8题。
图例
省界
7.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其主要原
因是该地
⊙沙地
4山峰
A.冬暖夏热,光热充足
一河流
B.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C.山地面积广阔
D.土壤肥沃,水源充沛
【高二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