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复习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复习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2 14: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标要求
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对外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复习要点
1.知道经济特区建立的目的、过程及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及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世界贸易组织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意义。
2.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运用地图了解对外开放进程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分析地图的方法。
3.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无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二、知识建构
三、重难点阐释
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和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四、达标测试
(一)单选题
1.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又积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沿海城市
3.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正式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我国兴办的首批经济特区分布于(  )
A.广东、海南 B.广东、福建
C.福建、海南 D.上海、广东
4.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
5.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部分。右图是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的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开平碉楼。江门位于下列哪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
A.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B.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C.闽南三角地区 D.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6.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首要举措是(  )
A.设立4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浦东新区
C.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D.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7.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  )
A.有重点开放阶段 B.由点到线阶段
C.点线面结合阶段 D.全方位开放阶段
8.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德国财经网评论“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对比雄安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据此,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深圳经济特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中国新区1.0”
B.浦东新区是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是“中国新区2.0”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对外开放成果的重要体现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10.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  )
①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②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④标志着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材料二:我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时间 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0年 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992年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情况
(1)材料一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对创建经济特区进行了肯定,请你说说创建经济特区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依照怎样的步骤进行的?
(3)材料三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出口货物总量呈现一种怎样的发展态势?出现这一发展态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直击中考
1.(2015安徽7题)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要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下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
A. 重庆 B. 南京 C. 深圳 D. 杭州
2. [2017安徽14(3)题2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980年,我国决定在珠海、汕头、厦门、广州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改正:
3.[2011安徽,16(2)(3)题]
【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自1986年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身为关贸总协定)的谈判历经15年,“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2001年中国终于成为其正式成员。
(1)既然谈判如此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世贸组织?
【对话与合作的时代】
2010年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铜版纸反倾销反补贴案税令,美海关将从税令公布之日起开始对华输美铜版纸产品征反倾销反补贴税。
(2)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摩擦与分歧?请写出你的建议。
4.[2010安徽,17题]历史小板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索新知的一种好形式。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问题。
历史小板报
前 言
从旧社会的“十里洋场”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靓丽的中国名片,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
第一篇 走向开放
从19世纪40年代的被迫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主动敞开“心扉”,再到如今世博会的海纳百川,上海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见证。
第二篇 融入世界
从近代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到近代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的诞生,再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举行,上海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
☆史实求证☆
请在空格上填写正确内容。
(1)20世纪90年代主动敞开“心扉”是指 。
☆论点提取☆
(2)在板报正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本篇内容的一句话作为主要论点,把它写在下面对应的位置上。
第一篇 。
第二篇 。
(3)认真阅读板报内容,请你为这期板报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六、课外拓展
你了解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的关系吗?
前言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4%B9%E9%9D%A9%E5%BC%80%E6%94%BE?/?886098" \t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4%B8%8E%E4%B8%96%E7%95%8C%E8%B4%B8%E6%98%93%E7%BB%84%E7%BB%87?/?_blank?)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的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40多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交融,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96%E7%95%8C%E8%B4%B8%E6%98%93%E7%BB%84%E7%BB%87?/?150837" \t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4%B8%8E%E4%B8%96%E7%95%8C%E8%B4%B8%E6%98%93%E7%BB%84%E7%BB%87?/?_blank?),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加入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实现更广互利共赢,在对外开放中展现了大国担当。
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是全球贸易健康有序发展的支柱。中国坚定遵守和维护世贸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工作,为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维护者和重要贡献者。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既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中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迈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增进了全球福祉,促进了共同繁荣。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过去40多年的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将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与各国构建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一、中国切实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加强同多边贸易规则的对接,切实履行货物和服务开放承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显著提高,为多边贸易体制有效运转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
(二)履行货物贸易领域开放承诺
(三)履行服务贸易领域开放承诺
(四)履行知识产权保护承诺
(五)履行透明度义务
(六)为履行承诺付出巨大努力
二、中国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各项工作,推动世贸组织更加重视发展中成员的关切,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与各成员共同推动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二)有效维护争端解决机制法律地位
(三)深度参与贸易政策审议
(四)全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
(五)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遵循世贸组织自由贸易理念,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开放胸襟、拥抱世界,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增加全球民众福祉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一)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二)对外贸易发展惠及全球
(三)双向投资造福世界各国
(四)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
四、中国积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止步于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面对汹涌澎湃但又充满曲折的经济全球化,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更广泛的互利共赢。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二)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准入
(四)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五)规范引导企业对外投资
(六)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
结束语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近年来,逆全球化潮流涌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遭遇挑战。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与多边贸易体制休戚与共。中国将继续践行承诺、遵守规则,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坚定支持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中国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继续加强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使技术发展和创新不仅造福中国而且惠及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
中国主张各国共担时代责任、共享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愿继续与各国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性问题,加强沟通、携手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为各国分享中国红利创造更多机会。中国愿与全球贸易伙伴一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
达标测试
一、单选题
1-5 CABAD 6-10 BDCBB
二、材料分析题
11.(1)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态势:逐年增长,且在进入新世纪后增长迅速。原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直击中考
1.C
2.ד广州”改为“深圳”。
3.(1)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在其框架内寻求解决;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合作与双赢。(言之有理即可)
4.(1)浦东开放(开发)
(2)上海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见证
上海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
(3)例:上海,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意思相近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