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期中试题 (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期中试题 (PDF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2 16:3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六年级科学试题
等第
、判断(在正确的题号前括号里打√,在错误的题号前括号里打×。每题1
分,共20分)
()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会看到一个个由红、黄、蓝组成的小点。
()3.在放大镜下观察不同昆虫的触角,发现它们的形状都相同。
()4.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
()5.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由晶体组成的。
()6.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也可以形成矿物晶体。
()7.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8.调节显微镜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
圈就可以了。
()9.所有生物的细胞都是一样的。
()10.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11.鸡蛋也是一个细胞。
()12.微生物对人类没有什么益处,应该全部消灭。
()13.大树、高山是物质,声音、光不是物质。
()14.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15.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16.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很大
的关系。
()17.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食用碱、食盐的水溶液滴在玻璃板上形成
的晶体都是松针状。
()18.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与自己预想不同的现象,应当忽略,不要做记

()19.水分和氧气共同作用是使铁生锈的原因,任意切断其中一个条件
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生锈。
()20.北京时间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
验船返回舱于东风着陆场区安全着陆。
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的括号里。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放大镜说法错误的是。
A.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B.放大镜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
大倍数越低C.放大镜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高
()2.下列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方法错误的是
A.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眼前不动,在物体以外移动放大镜B.观察对象
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
动直至图形大而清楚?.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3.我们要观察蚜虫,最好选择
A.直接用肉眼观察B.用5倍放大镜观察C.用10倍放大镜
观察
()4.下列不具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的是
A.水滴B.平板玻璃C.装满清水的透明烧瓶
()5.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白糖,记录观察到的形状,以下三种方法中不可
行的是
A.拓印B.画图
C.语言描述
)6.自然界中雪花的形状是
A.四方体B.六面体C.不规则体
()7.在用两个凸透镜制作简易显微镜时,两个凸透镜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A.随意放B.叠放在一起C.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
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8.世界上最早制成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B.培根C.罗伯特·胡克
()9.从显微镜里看到要观察的细胞偏左了,将载玻片向(▲)移动就
可以了
左B.右C.下
()10.在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玻片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A.盖玻片从正上方直接盖在标本上面B.盖玻片平着从一侧推放
到标本上面C.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
()11.制作微生物装片,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下列方法不能有效控制微
生物运动的是
A.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继续操作B.用吸水纸在
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使劲摔打载玻片,把微生物吓晕
()12.加热白糖的过程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