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新版导学案 必修 第三册 第1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新版导学案 必修 第三册 第1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22 15:4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一、电流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电流
(1)形成的条件: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标矢性:电流是标量,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两个表达式:①定义式:I=;②决定式:I=.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
(3)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不适用于气态导体或半导体元件.
(4)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
图1
①比较电阻的大小:图线的斜率k=tan θ==,图1中R1>R2(选填“>”“<”或“=”);
②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的电学元件,适用于欧姆定律;
③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的电学元件,不适用于欧姆定律.
自测1  (2019·吉林“五地六校”合作体联考)如图2所示为a、b两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图中α=45°,关于两电阻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2
A.电阻a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B.因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电阻b的阻值R==1.0 Ω
C.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等于电阻b的阻值
D.在电阻b两端加2 V电压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是4 A
答案 C
解析 I-U图像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由题图可知,电阻a的图像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大,故a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故选项A错误; I-U图像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但是由于横、纵坐标轴的长度单位不同,则不能由R==1.0 Ω求解电阻b的阻值,只能通过R== Ω=2 Ω求解,选项B错误;根据R=可知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等于电阻b的阻值,选项C正确;由题图可知,在电阻b两端加2 V电压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是1 A,选项D错误.
二、电阻及电阻定律
1.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
(2)公式:R=,其中U为导体两端的电压,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
(3)单位:国际单位是欧姆(Ω).
(4)决定因素: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其大小由导体本身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2.电阻定律
(1)内容: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2)公式:R=ρ.
其中l是导体的长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ρ是导体的电阻率,其国际单位是欧·米,符号为Ω·m.
(3)适用条件: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
3.电阻率
(1)计算式:ρ=R.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负温度系数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自测2 (2019·湖北武汉市四月调研)2019年3月19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称已成功制备出具有较高电导率的砷化铌纳米带材料,据介绍该材料的电导率是石墨烯的1 000倍.电导率σ就是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材料的电导率越小,其导电性能越强
B.材料的电导率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电导率的单位是
D.电导率大小与温度无关
答案 C
解析 材料的电导率越小,电阻率越大,则其导电性能越弱,选项A错误;材料的电导率与材料的形状无关,选项B错误;根据R=ρ,则σ==,则电导率的单位是=,选项C正确;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则电导率大小与温度有关,选项D错误.
三、电功、电功率、电热及热功率
1.电功
(1)定义: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电场力做的功.
(2)公式:W=qU=IUt(适用于任何电路).
(3)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公式:P==IU(适用于任何电路).
3.焦耳定律
(1)电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
4.电功率P=IU和热功率P=I2R的应用
(1)不论是纯电阻电路还是非纯电阻电路,电流的电功率均为P电=UI,热功率均为P热=I2R.
(2)对于纯电阻电路:P电=P热=IU=I2R=.
(3)对于非纯电阻电路:P电=IU=P热+P其他=I2R+P其他≠+P其他.
自测3  (多选)如图3所示,电阻R1=20 Ω,电动机的内阻R2=10 Ω.当开关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 A,当开关合上后,电动机转动起来,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应是(  )
图3
A.I=1.5 A B.I<1.5 A
C.P=15 W D.P<15 W
答案 BD
利用“柱体微元”模型求解电流的微观问题时,注意以下基本思路:
设柱体微元的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
(1)柱体微元中的总电荷量为Q=nLSq.
(2)电荷通过横截面的时间t=.
(3)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vS.
例1 如图4所示,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图4
A. B. C.ρnev D.
答案 C
解析 由电流定义可知:I===neSv.由欧姆定律可得:U=IR=neSv·ρ=ρneLv,又E=,故E=ρnev,选项C正确.
变式1 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的电子个数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在加速电场中有eU=mv2,得v= .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电荷量为q=IΔt=I?,则电子个数n== ,B正确.
1.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的比较
公式 R=ρ R=
区别 电阻的决定式 电阻的定义式
说明了导体的电阻由哪些因素决定,R由ρ、l、S共同决定 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伏安法,R与U、I均无关
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 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
2.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如图5甲、乙所示)
图5
(1)图线a、e、d、f表示线性元件,b、c表示非线性元件.
(2)在图甲中,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斜率越大,电阻越大,Ra>Re.
在图乙中,斜率表示电阻倒数的大小.斜率越大,电阻越小,Rd<Rf.
(3)图线b的斜率变小,电阻变小,图线c的斜率变大,电阻变小.注意: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不是电阻或电阻的倒数.根据R=,电阻为某点和原点连线的斜率或斜率的倒数.
例2 如图6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为ab=10 cm,bc=5 cm,当将C与D接入电压恒为U的电路时,电流为2 A,若将A与B接入电压恒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
图6
A.0.5 A B.1 A C.2 A D.4 A
答案 A
解析 设金属薄片厚度为d′,根据电阻定律R=ρ,有RCD=ρ,RAB=ρ,故=2=;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相同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两次电流之比为4∶1,故第二次电流为0.5 A,选项A正确.
变式2 用电器到发电站的距离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为使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那么,输电线横截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输电线的总长为2l,R==ρ·,则S=,故B正确.
例3 (多选)假设某同学研究白炽灯得到某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7所示.图像上A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  )
图7
A.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 β
C.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
D.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
答案 CD
解析 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选项A错误;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选项B错误,D正确;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选项C正确.
变式3  (2020·安徽黄山市质检)如图8所示是电阻R的I-U图像,图中α=45°,由此得出(  )
图8
A.欧姆定律适用于该元件
B.电阻R=0.5 Ω
C.因I-U图像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0 Ω
D.在R两端加上6.0 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2.0 C
答案 A
解析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欧姆定律适用,A正确;根据电阻的定义式R=可知,I-U图像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R,则得R= Ω=2 Ω,B、C错误;由题图知,当U=6.0 V时,I=3.0 A,则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q=It=3.0×1 C=3.0 C,D错误.
1.电功和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意义 公式 联系
电功 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 W=UIt 对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W=Q=UIt=I2Rt;对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大于电热,W>Q
电热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Q=I2Rt
电功率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P=UI 对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等于热功率,P电=P热=UI=I2R;对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率大于热功率,P电>P热
热功率 单位时间内导体产生的热量 P=I2R
2.非纯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1)抓住两个关键量
确定电动机的电压UM和电流IM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若能求出UM、IM,就能确定电动机的电功率P=UMIM,根据电流IM和电动机的电阻r可求出热功率Pr=Ir,最后求出输出功率P出=P-Pr.
(2)坚持“躲着”求解UM、IM
首先,对其他纯电阻电路、电源的内电路等,利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计算,确定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然后,利用闭合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间接确定非纯电阻电路的工作电压UM和电流IM.
(3)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要善于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能量守恒定律,利用“电功=电热+其他能量”寻找等量关系求解.
例4 (多选)如图9所示,电源电动势E=3 V,小灯泡L的规格为“2 V 0.4 W”,开关S接1,当滑动变阻器调到R=4 Ω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现将开关S接2,小灯泡L和电动机M均正常工作.则(  )
图9
A.电源内阻为1 Ω
B.电动机的内阻为4 Ω
C.电动机正常工作电压为1 V
D.电源效率约为93.3%
答案 AD
解析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L==10 Ω,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0.2 A,当开关S接1时,R总==15 Ω,电源内阻r=R总-R-RL=1 Ω,A正确;当开关S接2时,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UM=E-Ir-U=0.8 V,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用电器,电动机内阻RM内≠=4 Ω,电源效率η=×100%=×100%≈93.3%,D正确.
变式4  (2019·浙江超级全能生2月联考)小雷同学家里购买了一款扫地机器人,如图10所示,小雷同学仔细检查了这个新扫地机器人,发现铭牌上标有如下表所示数据,则该扫地机器人(  )
图10
主机基本参数
产品尺寸 345 mm*345 mm*96 mm
电池 14.4 V/5 200 mA·h锂电池
产品质量 约3.8 kg
无线连接 WiFi智能快连
额定电压 14.4 V
额定功率 55 W
A.额定工作电流为0.25 A
B.充满电后正常工作的时间为2.5 h
C.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总电荷量为18 720 C
D.以额定电流工作时每小时消耗能量为55 J
答案 C
解析 由铭牌知,扫地机器人工作的额定电压为14.4 V,额定功率为55 W,则额定电流I= A≈3.82 A,每秒钟消耗能量W=Pt=55 J,A、D错误;根据电池容量5 200 mA·h知,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总电荷量Q=5.2 A×3 600 s=18 720 C,充满电后正常工作的时间t=≈1.36 h,B错误,C正确.
变式5 如图11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和电热丝R构成.当闭合开关S1、S2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 V,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 W,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 000 W.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电热丝的电阻为55 Ω
B.电动机的电阻为 Ω
C.当电吹风吹冷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 J
D.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880 J
答案 A
解析 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为P=1 000 W-120 W=880 W,对电热丝,由P=可得电热丝的电阻为R== Ω=55 Ω,选项A正确;由于不知道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所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无法计算,选项B错误;当电吹风吹冷风时,电热丝没有工作,选项C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 J,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