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力的存在(课件 12张PPT+教案 反思 评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力的存在(课件 12张PPT+教案 反思 评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2 23:24:32

文档简介

《力的存在》反思
自从产假开始到现在,真的是很久没有走进课堂去上课了,真的感觉课还是要一直上,才会有进步,长时间没上课就感觉课堂的把握度没以前那么好了,对于课堂上的语言组织也弱了,学生的突发状况处理不够到位,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所以这个反思,也是对我这快一节没上课的总结。
总的来说,这节课下来,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话不会说了,很多问题的提出指向性不明确,学生接收信息不明确,导致课堂任务落实不到位。同时没有很好的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忽视了一些后进生。这是我接下来在课堂中亟需改进提高的地方。
本节课的难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这一个难点的处理上,先通过“动手试一试:两只气球,怎样挤压方式会能得到如图效果?”这一环节,让学生先产生疑惑,为什么分别用一只气球去挤压另一只气球产生的效果会跟两只气球相互挤压的一样,然后再去分析受力情况。但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不够好。应该改成:红球挤压绿球,绿球受到力发生形变,结果红球也形变了,说明什么?
在学生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结论之后,可以试着让学生再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佐证,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PPT呈现一些现象让学生来解释。为什么降低难度,同时让学生的讲述更加富有逻辑性,应该给好学生框架,让学生尝试模仿着来说。
希望接下来能不断是听课,争取机会上课,多多磨练提升自己!集体备课教案
时 间 月 日 执教人 集体研讨 二次备课
辅备人 七年级 科学 备课组全体老师
课 题 3.1力的存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从力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能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存在的一种方法,尝试简单的归纳。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动手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习惯,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能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 能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视频、图片、实验仪器、教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学生活动:请两个学生上来扳手腕,获胜的学生颁发大力士的荣誉称号。教师:那什么是力,你能看得到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力的存在。二、认识力分析下列各图文字所描述的现象中涉及的力,指出各个力涉及哪几个物体,反映的是物体之间怎样的作用。学生回答过程PPT投影跟上(讲明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总结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感受力 小组合作:请对老师提供的小车、气球、弹簧、乒乓球、橡皮筋以及你身边的物品分别施加力,并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力的存在。(限时3分钟)。学生发言,老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在副板书上进行记录。提问1:我们可不可以给刚刚看到的力产生的这些形式一个统称?(他们都属于力的作用效果)提问2:你能将这些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一个分类吗?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磨课时发现学生会说力是物体的位置发现变化,这里可以这么处理:位置的变化说明物体在做机械运动,而我们的机械运动是用速度来描述快慢的)能力提升 情景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有些是很容易观察到的,如手捏矿泉水瓶,瓶子变瘪。但有些形变又是很难察觉的,我们来看这么一个玻璃瓶,我用手去挤压它,发的形变我们刚如何观察呢? 追问:我们怎么把这种难以观察的形变放大? 提问1:今天老师带来了这样一个瓶子,这会不会给你一些启发呢? 提问2:它是怎样让我们观察到形变的?他的原理是什么? 教师演示——微小放大法提问3:实验可以怎么改进,让效果更加明显?(将玻璃管变得更细)情景2:手压桌子,桌子是否发生形变?要怎么设计实验观察?领会“力”动手试一试:两只气球,怎样挤压方式会能得到如图效果?请学生上来演示操作方法,补充完整三种操作形式。提问:为什么这三种方式都可以得到相同的作用效果?追问:这说明什么?总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六、应用“力”游泳时人转身后如何变快? 汽车撞柱子,汽车为什么受损?生:1、转身后,人的脚给泳池壁一个作用力。同时,泳池壁也给人的脚一个相反方向作用力,从而使人的运动加快。2、撞击时,汽车给柱子一个作用力。同时,柱子也给汽车一个相反方向作用力,所以汽车受损。反冲现象及应用实例教师讲述: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科学结论,其实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学习科学我们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来,最后运用到生活中去。
作业设计 校本3.1
板书设计 3.1 力的存在力
教学反思
可以先带学生说一个例子,然后再让他们自己说降低难度。
形变
运动状态的变化(速度大小,速度方向)
力的作用效果
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冲现象)(共12张PPT)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
第三章第2节
力的存在(第一课时)
谁是你身边的大力王?
游戏规则:全班推选两个力气比较大的同学,上台PK扳手腕,获胜的同学将获得大力王的称号!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力的作用的实例概括出力的意义。
2. 能由力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的两种效果。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确认力的存在。
3. 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认识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任务一、认识力
分析下列各图所示的现象中涉及的力,指出各个力涉及哪几个物体,反映的是物体之间怎样的作用。(限时1分钟)
人提水桶
压路机压路面
磁铁吸引螺钉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马拉车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任务二 体验力
小组合作:请对老师提供的小车、弹簧、乒乓球、橡皮筋以及你身边的物品分别施加力,并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力的存在。(限时3分钟)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
速度大小
速度方向
能力提升
手用力挤压玻璃瓶,玻璃瓶受到力了吗?
玻璃瓶的形变你能否想办法观察?
手用力挤压桌子,桌子的形变该如何观察?
微小放大法
任务三、领会“力”
动手试一试:两只气球,怎样挤压方式会能得到如图效果?
A.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
B.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右球
C.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任务四、应用“力”
游泳时人转身后如何变快? 汽车撞柱子,汽车为什么受损?
转身后,人的脚给泳池壁一个作用力。同时,泳池壁也给人的脚一个相反方向作用力,从而使人的运动加快。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撞击时,汽车给柱子一个作用力。同时,柱子也给汽车一个相反方向作用力,所以汽车受损。
任务四、应用“力”
【应用】反冲现象及应用实例。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对B
B对A
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的各情景中,表示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形式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2、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D
3、下列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
A、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B、船工用撑杆推岸,船随之离岸而去
C、用力拉弓,弓发生形变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
小 结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形态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存在》评课稿
本节课选自七下科学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力的存在》,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应该是突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整体上下来,整节课的各个环节设计是流畅的,任务明确。重难点清晰,师生互动良好。但是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在上课过程中,还是缺少了“学生为本”的思想,在很多问题的设问上还是将自己和学生区分开了,可以多用用“我们”。
2、各个环节的设计已经很清晰了,但是在任务交代上,交代得不明确,导致学生在执行任务时没有针对性。整个课堂老师的语句显得比较啰嗦不够精简,提出的问题不够有针对性。在对学生引导时,引导语句不够精准到位,很难让学生马上能想到正确的答案。
3、本节课的难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这一个难点的处理上,先通过“动手试一试:两只气球,怎样挤压方式会能得到如图效果?”这一环节,让学生先产生疑惑,为什么分别用一只气球去挤压另一只气球产生的效果会跟两只气球相互挤压的一样,然后再去分析受力情况。但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不够好。应该改成:红球挤压绿球,绿球受到力发生形变,结果红球也形变了,说明什么?
在学生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结论之后,可以试着让学生再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佐证,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PPT呈现一些现象让学生来解释。为什么降低难度,同时让学生的讲述更加富有逻辑性,应该给好学生框架,让学生尝试模仿着来说。
4、对于第一个任务——认识力,学生在看图描述的中显得有些吃力,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先拿一幅图讲清楚,再让学生讲剩下的图。同时,这里就没必要出现四幅图了,就按课本的图片来,降低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