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1 观潮
品读释疑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句话吗?
复习引入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学习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充分感悟理解中心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和语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感受大潮的声音和形态,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积累文中重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学法导读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中心句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认识中心句
概念:中心句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运用:这句话起统领全文的作用。“自古以来”说明这个称呼历史悠久;“天下奇观”说明钱塘江大潮闻名于天下,名气很大。
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想一想: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潮来前平静壮美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横卧”形象的写出了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
抓住这个重点词语,我们更好地体会到了钱塘江的形态美,感受到了钱塘江的宽阔。
语文要素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平静”写出了潮来之前,钱塘江的风平浪静样子。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抓住这几个重点词语,我们更好地体会到了人们等待大潮时的心情。
语文要素
潮来时雄伟壮观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大潮从远处来时的声音,作者是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
大潮从远处来时的声音,作者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人声鼎沸”“踮着脚”生动地写出了观潮人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作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
语文要素
学法小结
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想象。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江潮的变化,体会钱塘潮之“奇”时,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的词语“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浪吼”等来理解。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先找到描写大潮变化的关键词,然后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把这些词语所描绘的景象还原成画面在自己的脑海中呈现出来,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和壮观。抓出重点词句,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和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抓重点词句还可以帮助学生们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本课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
潮去后余波弥漫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
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
自由自在
所作所为
风言风语
积累:
“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是ABAC式的四字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要素
归纳小结
本文的描写顺序比较明显,通读课文就会发现整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具体来说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文章描绘的画面。想象时要抓住关键词语、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景象或事物进行想象。
按顺序描写景物
自然界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写景物时可以按时间顺序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景物的特点描写清楚。如《观潮》一文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先写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像闷雷滚动,再写潮来时江水由一条白线逐渐变为两丈高的水墙,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大地好像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最后记叙了潮头过后江面逐渐恢复平静的景象,这种描写方法让文章的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也让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写法借鉴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下雨的过程。
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傍晚的时候,天气阴沉沉的,非常闷热。这时,乌云从四面八方聚集一起,雨点稀稀落落地洒了下来,在地上溅起了朵朵水花。如同一个个优秀的舞蹈家在地上跳出了一支支舞蹈。
闪电划过天空,如同划破天空的宝剑。雷声一阵阵的,像一声声猛虎的吼声,震耳欲聋,又让人胆战心惊。
雨下得越来越大,狂风恶作,把马路上的广告牌吹得摇摇欲坠,一棵棵高大的树木,被吹得摇来摇去。我和妈妈把家里的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狂风打在窗户上,发出奇怪的“呼呼”声。狂风又像个调皮的小男孩,把街上大大小小的人的头发都吹乱了。
渐渐地,渐渐地,雨小了,风也小了,城市又恢复原来的平静。
潮来前
潮来过后:
江面宽阔、薄雾笼罩
潮来时
1.观潮
课文图示
观潮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一条白线、闷雷滚动
白浪翻滚、山崩地裂
余波漫天、风号怒吼
恢复平静、江水涨高
天下奇观
奇特壮美
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由衷地赞美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奇丽、壮美的自然景象。
主题感悟
观潮来变化万千,气势磅礴;看潮去余波汹涌、漫天卷地。正所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我们惊叹钱塘江大潮的奇丽与壮美,惊叹自然的神奇造化,同时更为祖国能拥有如此的奇观而感到由衷地自豪。
独特感悟
1 观潮
知识源于积累,读书引领背记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拓展积累
形容声音的四字词语: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震耳欲聋
鸦雀无声 万籁俱寂
描写形态的四字词语:
浩浩荡荡 漫天卷地 汹涌澎湃
惊涛骇浪 波涛汹涌
词语积累
描写江河形态的句子:
1.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 淮河像一条翡翠色缎带,在中原大地金黄色的地毯上飘过;又像一条碧绿的玉带,紧紧系在巨人的袍子上。
课内美句积累
美文拓展阅读
迷人的张家界
未到张家界,我就听人说,湖南的张家界地貌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这次来到张家界,我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
乘车出张家界市区向东北方向走了一个多小时,虽见群山连绵不断,但却平淡无奇。不料,车子刚转过一个山头,眼前的景色突变,就像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托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重重叠叠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zhì),像一支长长的利剑……它们纷纷排列在你的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xù)絮低语。每一座山峰,都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在张家界处处可见的峰林之中,最使人难以忘怀的要数金鞭岩。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与其他山峰迥(jiǒng)然不同,从山脚到山顶,像斧砍刀劈(pī)似的,只在它的顶上生长着几株苍翠的松树。夕阳映照下的金鞭岩,金光闪耀,有如一支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一座巨大的山峰紧靠着金鞭岩,巨峰酷似雄鹰,鹰首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着金鞭岩,气势磅(páng)礴(bó),这就是有名的“神鹰护金鞭。
群峰中最高的要算黄狮寨(zhài)了,寨顶有一片平地,四周天然形成十多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张家界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们来到一处叫点将台的地方,朝下望是万丈深渊,台的对面齐刷刷地屹立着大小八九座山峰,像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威武将军,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
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溪水弯弯曲曲自西向东流去,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走近金鞭溪,满目青翠,连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色。流水潺(chán)潺,伴着声声鸟语,走着走着,忽然感到一阵清凉,才觉察有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你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鱼儿欢快地游动,红、绿、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闪亮。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洒落斑驳的影子,给人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
因为有了这奇山秀水,张家界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据统计,这里已发现的木本植物就有93科,517种,有活化石之称的珙(gǒng)桐、银杏、水杉(shān)比比皆是。野生动物达五百余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娃娃鱼、红腹锦鸡、猕(mí)猴等。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这里四季如春,景色怡人。那莽(mǎng)莽苍苍的绿色,奇异艳丽的花朵,使张家界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由于张家界举世无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张家界的武陵源于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里因此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成为人类共同拥有和保护的宝贵财富。
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作者从景色和资源两方面来写的。写景,重点写了山与水;写资源,重点写了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的?
烟台的海(节选)
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深褐(hè)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íng)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lüè)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è)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xiān)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莹莹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jiāo)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从文中找出与本课中描写的情景相似的句子。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