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15自相矛盾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V
1吾(WWu)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其人弗(6)能应也。
3夫(f0)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
世而立。
基础乐园
二、根据拼音填上正确的汉字。
欲)望比(喻
荣(誉)
【mao】抛(锚)(毛)病(矛)盾
三、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誉之曰。
誉:夸耀
(2)其人弗能应也。
弗:不
(3)不可同世而立。
立:存在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利:A.锋利,尖锐
B好处
C.顺利
(1)坐收渔翁之利。
(B
2)出师不利。
(C
3)吾矛之利。
(A
陷:A掉进,坠入B凹进C设计害人
D穿透E缺点
(4)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D)
(5)地陷下去了。
6)助听器有助于克服听觉缺陷。
(E)
⑦)他两眼深陷,一看就是昨天晚上没睡好。
(B)
(8)捏造事实诬陷他人,是违法的行为。(C)
四、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
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
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阅读天地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卖
B.于物无不陷也(缺陷)
C吾盾之坚(坚固)
D或曰(有人
2请你翻译下列句子。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同
时并存的。
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A)
A.他自己把“矛”和“”的功用都夸大到绝对化的
程度,因此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
B.他没有听清楚别人说的什么。
C他只想把自己的“矛”和“盾”推销出去,不想
理睬别人说什么,所以不屑于回答。
4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
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时,往往说的
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5学完这则寓言后,我得到的启示是(C
A.做人不要过分炫耀自己,否则会把自己置于
尴尬的局面。
B推销自己的产品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C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全,不要自相矛盾。(共14张PPT)
语文园地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
项是(A
A.坚硬坚固坚不可摧吾盾之坚
B道路道别道义
道旁李
C.反复复习收复
翼复得兔
D应答呼应应该
弗能应
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
去了。
②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
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
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上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第①句让人
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过去了;第②
句让人觉得时间太长。
2.根据所给情景,仿照加点的部分写句子。
比赛已经结束,选手们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分钟——选手们觉得时间太漫长了。等
评委们说出冠军的名字时,队友们紧紧地抱住
了他,向他祝贺。
三、下列句子的病因,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A.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
心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B.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情趣。(词语搭配
不当)
C小红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词语重复)
D语文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序颠倒)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
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盼望已久的新书即将终于到了同学们高兴
极了。
3我们开会采纳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五、按要求填空。
《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知天命。”所以30岁被称作“而立之年”,表
示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人到
中年,对很多事情都能看透,不再像年轻时对很
多事情都感到很迷惑,所以40岁被称作
“不惑之年”。经历了半生风雨,已经有了
洞悉世事的大智慧,所以50岁被称作“知
天命之年”。
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
古来稀。”于是,70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
别称。
我们习惯把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称作
“豆蔻年华”。我还知道一些关于年龄的说法,
如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被称为“弱冠之年”;人
百岁被称为“期颐之年”。(至少写两个)
六、一起来交流。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
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菲菲
是的。例如:在学习《田忌赛
马》和《跳水》时,我们就可以通
过推测孙膑和船长的思
维过程,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成成
你说得太好了。在生活中,遇
到问题,也应该先分析当时的情
况,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去
状状解决。(共29张PPT)
16田忌赛马
选一选。
1.“膑”的读音是(A)。
a, bin
B bin
基础乐园
2表示的字是(C)。
A.覆
B曦
C蔑
二、词语综合练习。
1.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胸有(成)(竹
兴致(勃)(勃)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出(谋)划(策
遥)(遥)领先
(1)上面词语中,含有近义词的词语是摩拳擦
出谋划策。这样的词语还有争分
夺秒、欢天喜地等。
(2)仿写两个与画“”的词语结构相同的
词语。
大名鼎鼎
议论纷纷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①孙膑(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有我为你
(出谋划策),你一定能赢得比赛。”
②听说要举行劳动技能大赛,工人们一个个精
砷振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决心要
取得好名次。
2用“识”字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1)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状状很清楚地(认识)
到了自己的错误。
(2)他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赏识)。
(3)成大事者不但要有智慧,还要有(胆识)。
三、下列句子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选择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疑惑
B.自信
C.好奇
1.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B)
2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
谋划策了?
3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A
四、品析句子。
1.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
告诉了他
请”字说明孙膑对田忌很尊重;之所以
“悄悄地”,是为了防止被他人知晓这一计策
2.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
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这句话是对孙膑的神态
语言描
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的孙膑。
五、课内阅读。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
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
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
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阅读天地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
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①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
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
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②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
胜了一场。③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嬴了齐威王。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田忌的神态描写。
它们分别体现了田忌怎样的心理?选一选。
①(C
②2(A
③(B)
A孙膑的计策果然有效,但我还不能骄傲。
B终于赢得比赛了,真让人高兴。
C我对孙膑有信心,我一定会赢得比赛的。(共15张PPT)
第六单元知识盘点
A字音字形
1.易读错的字
吾盾之坚(WuW)
孙膑( bhn bin)
目瞪口呆( dengdeng)赢( yn ying)
龇牙(zTc)
咧嘴(leh
2.多音字
老夫(fu)子还在摇头晃脑地读着:逝者如
斯夫(fu),不舍昼夜。”
3易写错的字
矛盾(不要写成“茅”
丧气(笔顺是:横、竖、点、撇、横、竖提、撇、捺
帽子(右下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撕坏(右部是“斯”,不要写成“期”
海鸥(右部是“鸟”,不要写成“乌”
B词语
1词语听写
矛盾荣誉吾辈输赢摩拳擦掌出谋划策
引荐一艘船航行放肆帽子桅杆
撕扯逗弄吓唬钩住扭动咧嘴船舱
海鸥瞄准
2近义词
猜测—猜想
故意—刻意
追赶——追逐
惊胆战—提心吊胆
3反义词
着急——镇定放肆—收敛
灵巧——笨拙
胸有成竹—束手无策
4.词语搭配
(胸有成竹)地说(兴致勃勃)地猜测
张开)胳膊(爬上)桅杆(走上)横木
5好词积累
(1)ABCC式:兴致勃勃风尘仆仆白发苍苍
(2)AABC式:哈哈大笑彬彬有礼步步高升
(3)描写神情的词语:不动声色龇牙咧嘴
哭笑不得心惊胆战
(4)成语:自相矛盾摩拳擦掌胸有成竹
风平浪静
C句子
●●●●●●●6b●●●●●●●●●●●●●0●●●0●●●●●0●
1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比
喻句)
2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环境
描写)
3.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
身来。(含关联词
4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神态描写)
D课文概要
●●●●●●●●●●●●●●●●●●●●●●●●●●●●●●●●●●●
1.《自相矛盾》一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的
是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
说话前后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结果被问得哑
口无言的故事。该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都要
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现在
用“自相矛盾”来形容做事或言语前后不统
2《田忌赛马》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
助齐国大将田忌在赛马时以智慧赢了齐威王的
故事。该故事说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
察,认真思考,只有采用恰当的方法,发挥出自
己的优势,才能取胜。
3《跳水》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记叙
了在一艘帆船上,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
子挂到了桅杄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
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
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共29张PPT)
17跳水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A.桅杆(Wei)
放肆(si)
唬人(hu)
B龇牙(c)
咧嘴(ie)
艘(sou)
基础乐园
、看拼音,写词语。
hang xing
si hua
航行
(帽子)
(撕坏)
dou nong
gou zhu
niu zhe
(逗弄
(钩住
扭着
chuan cang
hai ou
mido zhun
船舱)
海鸥)
(瞄准
三、选出每组词语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个词
语,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A.风平浪静
B是非不分
C电闪雷鸣
D兵强马壮
(B
2A哭笑不得
B进退两难
C.莺歌燕舞
D黑白相间
C)
3.A龇牙咧嘴
B.挤眉弄眼
C.眉开眼笑
D虎头虎脑(D
四、读句子,完成练习。
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
巴巴地望着猴子
(1)“哭笑不得”的意思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此刻,孩子心里
会想: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
(2)对于孩子哭笑不得的原因,下面说法有误的
项是(C
A.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孩子被猴子弄得没有
办法。
B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感到尴尬。
C孩子其实是想哭,但强装高兴,就又面带笑容。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
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也)难以回转身来。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将上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2)从所填的关联词可以看出孩子此时的处境
A
A.十分危急B.十分艰难C.+分有趣
(3)用所填的关联词写句子。
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即使这次不成
功,下次也会成功的。
五、课文内容回顾。
1.根据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
容补写完整。
水手拿猴子取乐
猴子逗孩子,孩子追
猴子)—(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2本文为什么以“跳水”为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
项是(B)
A.因为“跳水”是这个故事发展的结局。
B.以“跳水”为题,可以显示这个故事发生的地
点与水有关。
C.因为“跳水”是解救孩子最直接的办法,突出
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
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
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
阅读天地
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
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
二!”刚喊出
“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