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凉州词 王之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边
塞
诗
一、新课导入
出塞(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
塞
诗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征战之苦
卫国豪情
自然风光
思乡情切
二、边塞诗内容特点
边塞诗中常见意象:
景:落日、黄昏、冬雪、寒
雁、玉门关、大漠、黄
沙
物:羌笛、琵琶、号角、战
马、烽火、干戈
人:征夫、戍卒、将军、思
妇
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边塞诗
人的重要代表。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
作者简介
三、作者及文题背景介绍
文题背景
《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
文题背景
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杀敌立功的高昂斗志。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齐读诗歌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漫天的浓云
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在甘肃省
这里指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
古代士兵穿的铠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解读诗歌
(一)关键字词翻译
(二)逐句分析
1、“长云”这一意象有无特殊含义?
“长云”不仅指大片的阴云,也代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他们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天空中,渲染了一种紧张气氛。
2、思考“暗”字的词性,并分析其作用。
从地理位置来讲,此处的雪山是指祁连山,它以雪白壮丽而闻名,此时“暗”下来,是因为“长云”笼罩。此处“暗”字应理解为使动用法,四起的硝烟让整个边塞都黯淡下来了,因而开篇的画面是冷色的、苍凉的。
青海长云暗雪山
(二)逐句分析
1、“孤城”应如何理解?
写战争形势紧张、以“孤独之师”守卫边疆;是写征人应思乡、思念亲人而产生的孤独之情。
2、为何“遥望玉门关”?
“玉门关”即是保家卫国的防线,也是征战结束归乡之路的开始。 “遥”字从地理位置上写出了距离之远,传达出战争持续时间长,归家遥遥无期之感,更突显思乡之情的浓烈。
孤城遥望玉门关
(二)逐句分析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前两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借景抒情。诗人借助“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孤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壮阔悲凉、气势雄浑的画面,写出了边塞壮丽的风光的同时,也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苦。
(二)逐句分析
请逐一分析此句中的字词。
黄沙:黄沙遍地、满目荒凉,写战争环境的艰苦。
百战:战争频繁不敢松懈、战争历时之久。
穿:战斗的激烈、战士们浴血奋战。
金甲:铠甲,写出了战斗的惨烈。
黄沙百战穿金甲
(二)逐句分析
1、此句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用典”的写作手法。“楼兰”原是西汉时期的敌人,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遣傅介子前往楼兰,计杀楼兰王。此处借指西北地区的敌人。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逐句分析
2、此句中哪一个字最应该重读?请简要分析。
“破”字。此处的一个“破”字一扫前三句带来的阴霾与凄凉之感,给人一种破壶沉舟、摧枯拉朽的力量感,将士们誓死守卫边疆,定将敌人粉碎,此时最应该用重读将满腔豪情与热血宣泄出来。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环境渲染,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
渲染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战斗艰苦激烈
用典,表达报国的意志。
(三)全诗总结
(四)情感总结
主要述说了身经百战的边塞将士们誓死守卫疆土、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同时也道出了边塞将士们久戍之苦以及思乡情切。
(四)情感总结
思考:如何理解这两种情感的结合呢?
前三句都是写“还”,最后一句表明决心“不还”,诗人在写作中已经暗示了这两种情感的选择倾向。正是有“不还”的牺牲,有对各种艰苦条件的克服,对思乡情感的压制,才更加凸显了将士们的难能可贵与英勇豪气,同时也是思乡的情感在支撑着将士们浴血奋战。
渲染:青海长云暗雪山
借景抒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用典:不破楼兰终不还
手法
六、写作特色总结
语言
言简意赅:孤、破……
大量选取地理位置名词
六、课后拓展阅读
闺 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人除了直接写边塞将士们的情形之外,还通过其他方面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我们不妨来学习一下。
注释: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称“闺怨诗”。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
3. 凝妆:盛妆。
4.陌头:路边。
5.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6.悔教:后悔让。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使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展示了戌边将士恶劣的生活环境。
B.“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写边塞的遥远及戌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写战争的频繁和残酷。
D.“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戌边将士有家不能归的怨愤之情。
D
七、课后习题
王昌龄《从军行》主要是表现戍边将士( )
A.艰难困苦的生活
B.出生入死的经历
C.报国御敌的壮志
D.思念家乡的感情
C
1、归纳边塞诗中的典型情感;
2、从本诗中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字进行赏析,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