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
能使人类感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统称为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它们的包围之中,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会生病,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节 免疫
根据课本99页探究竟·资料分析,说明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阻挡和清扫异物
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溶解病菌细胞壁,使病菌死亡
人体的
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
第二道防线
皮肤
黏膜
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
人体生来就有
非特异性免疫
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的免疫
当遭遇病原体侵害时,人体一般先调动非特异性免疫进行防御。
如果仍然有病原体突破了这两道防线,会怎样呢?
第三道防线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1页,来探究甲型肝炎病毒入侵人体的过程。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①当甲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将甲型肝炎病毒消灭呢?
②什么是抗原?抗原和甲型肝炎病毒有什么关系?抗体是如何产生的?
③当侵入人体的甲型肝炎病毒被清除后,抗体也随之消失吗?
④当甲型肝炎病毒再次侵袭时,原来的抗体还能清除他们吗?
⑤甲型肝炎病毒能否清除天花病毒或其他病毒?为什么?
甲肝病毒(病原体)
人体
抵抗甲型肝炎病毒的特殊物质
淋巴细胞
甲肝病毒
部分抗体留在体内
再次入侵的甲型肝炎病毒
迅速出击
围攻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组成: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的
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的免疫
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
疫苗种类 接种对象月(年)龄 接种剂次 预防传染病种类
1 乙肝疫苗 0、1、6月龄 3 乙型肝炎
2 卡介苗 出生时 1 肺结核
3 脊髓灰质炎疫苗 2、3、4月龄,4周岁 4 脊髓灰质炎
4 白百破疫苗 3、4、5月龄,18~24月龄 4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5 麻疹疫苗 8月龄 1 麻疹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人群接种,使人群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对多种病原体
非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
弱
强
后天获得的
专一性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免疫类型 作用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
免疫对人体不利的一面:
花粉、粉尘过敏
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血压降低、休克等症状,因此注射青霉素之前要进行皮试。
过敏症状
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
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作用: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组成:皮肤和黏膜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过敏反应:
计划免疫:
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物质构成,
免疫系统过于敏感
接种疫苗,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免疫系统:
作用:杀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作用:产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