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2 20: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晋六中教学设计
学科 生物 课题 第六章《植物的蒸腾作用 课时 1 主备人 曹永辉
个案或定案 定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0月 审核人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蒸腾作用。 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 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技能性目标: 1、尝试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 2、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情感性目标: 1、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2、确立“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念。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意义;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气孔是如何调节蒸腾作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为主,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观察思考、探究合作、表达交流。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什么是呼吸作用?在上述两个生理过程中都有水的参与,说明水对于植物体非常重要。从根本上讲,水是从哪里来的?植物吸收的水是否都被植物体利用了呢?由此引出本节课题: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套演示实验装置,即准备三个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的塑料袋,分别套在没有叶的枝条、少叶的枝条和多叶的枝条上,袋口扎紧,将这套实验装置放在教室温暖向阳的地方。或不播放实验视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制的实验装置中所产生的现象,接着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
(1)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什么物质生成?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3)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4)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体的形式从气孔中流出来的?还是以气态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思考并且回答问题,自然而然地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发出去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教师进一步指出,植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蒸腾水分,但蒸腾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
这时教师可以把自己准备好的一套演示装置放在讲台上,请两名学生到台上仔细观察并告诉全班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这套实验装置所发生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由叶片来完成,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的多少成正比关系,即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强,散失的水分越多。
为了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教师可将课本水分蒸腾的全过程绘制在投影片上(或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图)。对着示意图进行提问:
(1)植物根毛的作用是什么?
(2)导管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一步指出,植物体内根、茎、叶中的导管是相联通的。)
(3)气孔的作用是什么?
一系列的提问,促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渐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最后教师利用板书总结出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一根毛一根、茎、叶的导管一叶肉细胞一气孔一大气 3.讨论: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量的水分。教材对此未做过多的解释。
教师可以利用气孔开闭的活动模型或复合投影片演示保卫细胞的结构以及控制气孔开闭的过程,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了解气孔开闭的原理,使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
4.教师可以用这样一个问题引入: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却能从根部流向树叶呢?问题提出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讨论、看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在自然界中,水确实是往低处流,但是如果加上动力,水也可以往高处流。平时人们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就可以沿着吸管被吸人口中。
植物体内的水从低向高处流的原因就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了蒸腾拉力,即能促进根毛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也可以促使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沿着导管向上运输。
教师利用投影片指出,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以外,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植物所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只有1%用于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过程,这是否是一种浪费呢?对植物有什么意义呢?然后让学生看书和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意义。
5.在讲述蒸腾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
(1)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2)春季造林为什么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夏季造林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3)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菜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荫?
(4)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联系实际应用: 阅读知识链并进行总结当堂训练:1.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
A.根,茎,叶 B.叶和幼嫩的茎 C.所有器官 D.花,果实,种子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运输作用
3.控制气孔开闭,调节植物体内水分蒸腾的是 ( )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保卫细胞 D.叶脉细胞
4.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由于_____的结果. ( )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5.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用横线标明错处并改正)
(1)植物由根所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 )
(2)气孔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过程中气体进出的门户. ( )
6.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你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这句话进行解释吗
7.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 ( )
A.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B.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C.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D.土壤→根毛→叶脉→表皮→大气
8.种花或种菜时,最好是在阴天或傍晚,并且要去掉几片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操作方便 B.减少蒸腾作用 C.加强水分吸收 D.减少光合作用
9.落叶乔木在冬季吸收水分大大减少,主要是植物几乎停止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渗透作用
10.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
A.根能保持水土 B.光合作用旺盛 C.蒸腾作用旺盛 D.呼吸作用旺盛
11.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C.植物体吸收的水被蒸腾作用散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