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细胞 观察法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细胞 观察法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2 20:4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观察法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授课教师 韩立娟
工作单位 首师附通州校区
授课班级 初一(2)班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教案
学科 生物
任课教师 韩立娟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日期
教学课题 观察法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指导思想和教学分析本节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节的重要概念: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学习是为后面打下基础,如教学中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学生只有了解清楚细胞的结构,才有可能理解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所以,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本章要达到的首要目标。学习了使用显微镜之后,怎样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呢?学生通过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达到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制作临时装片是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节课知识点清晰,一是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是薄而透光的。二是制作临时装片,三是通过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初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初步学习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对于利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生物的材料有着强烈的愿望。但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还要教师认真指导,纠正不足。教材中虽然详细地列出了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具体步骤,但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对步骤中“量”和“度”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犯得错误,给学生以纠正。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能力目标:1. 初步学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能在显微镜下观察2. 能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3. 能表达关于植物细胞结构相关的结论,并尝试推测结构相关的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帮助学生树立细胞多样性,结构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法 学习方法:观察法
五、教学重点: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难点:1. 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对一些细节和技巧的把握 2. 显微镜的规范操作使用
七、教学用具:ppt、显微镜等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显微镜结构和如何使用显微镜,利用显微镜走进了微观世界,通过观察了永久装片,我们看到了细胞。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如果想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要调整成什么状态?回答:光路畅通。提问:显微镜怎么操作?对光。提问:材料怎么处理才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呢?今天,继续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并尝试用观察法观察植物细胞。 思考回答获取信息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临时装片的制作:提问:材料怎么处理才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临时装片的制作。现在学习制作的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谓临时装片,就是现场制作,制作完成后马上可以进行观察的装片,不宜长久保存,它是相对于永久装片而言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完成实验过程记录。提问:用一个字简单概括以下操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学生进行操作】1.第一步: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拭的目的是为了后期在观察装片时能够更加清晰。2.第二步:要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过多会弄湿载物台,甚至会污染物镜。3.第三步:取材。紫色的一面为外表皮,这一面为内表皮,用镊子从一角上把中间的一小块薄薄的内表皮撕下。它只有一薄层细胞,非常便于我们观察。4、第四步:把撕下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再用镊子把它 思考阅读获取信息进行操作获取信息 通过思考获取信息。通过自学了解相关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加深记忆。通过教师引领,逐步进行临时装片的制作。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平,保证我们观察到的是一层细胞。5、第五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约倾斜45°,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提问:为什么要加盖玻片?学生回答因为我们的载玻片上有水,加盖玻片时候可以防止液体污染物镜,同时也可以使焦距聚焦在一个平面上。此时,我们将初步制作完成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取显微镜】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显微规范操作的步骤。前三步。提取安放,转动转换器,对光。请同学们操作。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进行观察。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小格子”就是一个洋葱表皮细胞,一个挨着一个,非常的紧密。但是现在我们还不能清晰的观察到细胞的内部结构,所以还可以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细胞。6、第六步:用滴管吸取少量的稀碘液,滴加在盖玻片的一端。7、第七步: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反复多次,直至标本被染色为止。用吸水纸另一侧吸引,可以使标本快速,均匀的被染色。提问:和前面没有染色的细胞对比,你们观察到什么不同?同学们都发现了在细胞内部有一个被染成深色的部位,那就是细胞核。(指一下细胞核)。染色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观察到细胞的内部结构。制作成功的临时装片,应该是只有一层细胞,干净、清晰、染色均匀、没有气泡干扰观察。提问:你在观察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困难?影响你进行观察。学生回答。【自由观察】材料:番茄、黑藻等。请学生自由选取观察。【观察并填写实验记录单:】学生讨论、回答。【实验结果及结论】植物细胞一般包括 、 、 、 细胞核位于 ,染色时 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形态、结构 (相同还是有差异),推测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实验反思】气泡 盖玻片 滴水 【复习总结】 通过以上观察,请同学们试着描述下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学生回答。归纳: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等。不同的植物其细胞形态不同,功能也不同。同种植物的不同细胞形态也可能不同。细胞不是单独存在的是呈细胞群存在的。也称为多细胞生物。不同形态的相似细胞组成了完整的多细胞植物体。【练习】【拓展延伸】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思考回答获取信息学生带领复习显微镜的操作。进行操作观察观察被染色部分:细胞核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反思获取信息学生自由选取,描述观察填写学案讨论分析回答反思填写学生回答总结获取信息练习巩固拓展绘制 通过思考回答获取信息。通过学生引领,逐步进行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的过程。通过观察,真实看到植物细胞。通过观察,学生看到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加深对结构的理解。通过思考反思,进一步理解显微镜操作和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点。通过拓展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形态特征,初步体会细胞的多样性。通过分析,进一步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通过反思,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总结归纳,进一步了解知识内容。通过练习巩固学以致用。通过绘制了解植物细胞结构。
课后反思关于课上阅读的渗透,面向中考,加强训练实验课要记录观察结果,而不是草草结束学生能逐步会描述形态、结构、功能,会表述理科说理,要能体现思维,逻辑关于取舍,一节课有限,如何做好取舍学习目标的设置一定要明确细节,如口误,试验台的小垃圾桶等
实验记录单
【学习目标】 1.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2. 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
3.描述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4. 表达关于植物细胞结构相关的结论,并推测结构相关的功能
【学习目的】:观察法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鳞片叶、黑藻、番茄、清水、稀碘液、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实验过程】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临时装片制作步骤归纳为:
【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材料 细胞颜色、排列形态 细胞形态(画简图) 推测细胞功能
1
2
3
4
5
【实验总结及结论】
实验结论
1、 植物细胞一般包括 、 、 、
2、 细胞核位于 ,染色时
3、 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形态、结构 (相同还是有差异),推测与细胞的功能有关。
【实验反思】
1、 气泡

2、 盖玻片

3、 滴水

【拓展延伸】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